羽毛球不關乎輸贏
在於錘鍊意志
在於磨礪品性
是佛法修行
也是人生歷練
你與佛意並不遙遠
佛法精神歷久彌新
感恩、包容、分享、結緣
皆禪意
羽你在一起
2016賀歲杯羽毛球電視邀請賽
2016年1月9日-10日
2016賀歲杯羽毛球邀請賽杭州隊一位特殊的球員引起了組委會的注意,靈隱寺的衍空法師,34歲的他,現在是靈隱寺的監院。他與僧友組建了一支由僧人組成的羽毛球隊,每周兩次的夜間羽毛球訓練成了他們的難得的業餘生活,衍空法師有個小心願,就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帶動,能讓更多的僧人也加入到這項運動中來,讓佛法之光和羽球之趣共同傳播出去。
在靈隱寺的羽毛球場上掛著「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的橫幅,這四個詞語描述了靈隱寺法師們對於參與並推廣羽毛球活動的心態及目的。
衍空法師:「我們參與這項活動不是說我們要贏或者要輸,最重要的是在參與過程當中去培養我們對生活的一種理解,羽毛球當中或許也有對抗,也需要有拼搏,我們人生也同樣需要這樣的精神。」羽毛球運動不關乎輸贏,而在於錘鍊意志,在於磨礪品性 ,其實這也是佛法中的修行,亦是人生的歷練。衍空法師:「我們應該從雙方面去理解,既是從僧人角度出發對社會大眾的包容,也應該有來自大家對僧人的包容。參與羽毛球比賽對年輕僧人的心態鍛鍊很有幫助。」衍空法師說,以前為大家做法事,一些年輕僧人見到許多人的大場面難免會緊張,這就和剛開始出去打比賽表現緊張一樣,但是比賽打多了,心態自然也就穩重多了,這些都是互相促進的。衍空法師:「我們生活當中或許也會受委屈,這就需要培養我們的一種耐力,也需要我們共同的一種合作,很多事情都需要團隊來完成。」分享是一種正能量的傳播,衍空法師用身體力行的表現傳達給大家一種快樂運動、健康生活的理念,分享羽毛球的快樂也是分享一種積極樂觀面對生活的態度。衍空法師:「大家之所以感覺,僧人運用這樣現代化的媒體和媒介來宣傳自己,或者感覺僧人的生活方式比較新鮮,是因為我們在生活當中跟佛教距離比較遠,結緣的比較少,佛法的精神是歷久彌新的。」
將此條微信轉發到朋友圈,「說一句你從打羽毛球過程重悟道的人生哲理……」,截圖給微信後臺,就有機會獲得由艾迪寶提供的球拍和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