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力父母」10月專訪:中英合資的「自然寶貝」——小麥克一家(Vol. 004) / 2020

2021-03-01 林間日誌

大加利島玩沙丘 / 2020

[自然力父母-Vol.004]@林間日誌

 前言: 

認識聞妤(麥克媽媽)是始於十幾年前的一個深秋。當時她是某雜誌社的記者編輯,而我是某唱片公司負責明星宣傳的企宣。通過高效的溝通,我們達成了第一次合作,也結下了惺惺相惜的情誼。

這次有幸採訪到麥克一家,其實是我蓄謀已久的計劃。「林間日誌」的成立是基於「英國森林學校」的理念,而如何將這一具有發展意義的教育方式推廣到家庭中去,更是「林間日誌」的工作核心。

麥克的家庭,是一個頗具教育意義和藝術修養的中西合璧家庭。麥克在幼兒園的時候也會參加英國的森林學校課程,擁有作為英國音樂家的爸爸和中國教育家的媽媽,麥克的童年又是如何創造驚喜的呢?本期的專訪,將會為大家帶來活力又童趣的「自然寶貝」——麥克一家。

Dale 提問1: 在英國居住已經有十年之餘,隨著小麥克的到來也有更多的機會走近真正的英式教育,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英國親子教育理念中最打動你的有哪些方面嗎?

說到英國,大家最容易想到彬彬有禮的英國紳士(gentleman),這個「gentle」不光是「溫柔,柔和」,它還有一種「體面,得體,有風度」的意思。我覺得這種習慣也體現在英國人的親子關係裡面。父母和孩子的溝通與交流方式總是很「甜蜜和得體」,「My sweet heart, my love, would you please hurry up…」,「Exercise me, I am sorry I have to stop you watching TV.」 即便是面對很讓人抓狂的局面,父母一時「訓斥」了孩子,他們也會很快平靜下來,和孩子道歉,「I am so sorry to tell you off, but…」我有時候真的很佩服英國的爸爸媽媽們,覺得他們總是可以很平靜,禮貌又得體地和孩子對話。我想,這就是「gentleman」的啟蒙教育吧。

第二個比較打動我的點是,我們中文裡的「親子教育」,我想在英文裡更像是「parenting」這個詞,如果我們要看如何來修煉「parenting」的書籍,就會常常看到這樣的詞——understand(理解),accept(接受),support(支持),help(幫助),company(陪伴),be patient(保持耐心),teach/ show(教授),discipline(管教)等等。以上這些不同的方面,作為父母,是給孩子提供早期生命成長的養分,而且這個養分的根本是在於怎樣做好父母,而不是管好孩子。

Dale 提問2: 你知道,我首次提出「自然力父母」,是在我拿到英國OCN認證的Forest School Leader的資格證書之前。在研究課題的時候,我逐漸意識到將「遊戲式教育」融入自然元素,並放權給父母將會是我接下來努力的方向。想聽聽你對「自然力父母」是如何理解的呢?

在大自然裡探索,看樹葉下的小蟲子,找藏在木頭裡的小生命

我個人非常喜歡「自然力父母」這個概念,給了我很多的信心和靈感。首先,我們全家非常喜歡親近大自然,而且也想努力做到在自然中陪伴孩子正向成長。我們在日月星辰、山川湖海中感受自然的美;在四季更替、花謝花開中觀察自然的變化;在蟲禽鳥獸的陪伴中體驗自然的和諧;在春耕夏長、秋收冬藏中體會自然的節律。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是大自然的寶寶,需要常常到媽媽懷抱裡感受這種力量。

我個人也會把「自然力」分成兩個部分來看,一部分是身為人父人母,我們已經擁有這樣一份來自生命本身的「自然力」,為了培養好後代,我們不自知的變得強大和柔軟。另一部分,我覺得是我們向大自然來借力,「parenting」很不容易,我們真的也需要好好裝備自己。這樣,我們就會選擇到自然中去獲取養分,親近自然,讓我們的身心更舒展、更健康,通過觀察和感受自然的變遷和規律,也讓我們更有智慧和包容。所以,如果將來「林間日誌」的「自然力父母」發展成一個俱樂部的話,我一定申請加入會員。

Dale 提問3: 非常感謝親愛的支持!那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們一家三口親近大自然的頻率幾何?又會在大自然中做哪些遊戲呢?

麥克沒有上學以前,我們每周2-3次會到樹林、公園、郊外去玩。現在他上學了,每周日我們也會駕車到郊外,去爬山、徒步。如果周內放學他不累的話,我們也會帶他到近處的公園跑一跑。你知道,我剛來英國和別人聊天的時候,當聽到很多人說他們的愛好是「walking(散步)」,我都會暗自翻白眼,心想這是什麼愛好啊?可是,現在我就要說,我們喜歡的戶外活動就是「walking」. 英國的鄉村真的很美,走在樹林裡,走在湖邊,走在山坡上,真是有種好比在畫中遊走的感覺。這裡有很多專門供人們來散步的路線,可以根據時間和強度來選擇。帶著小孩子一起,他總會自己發現各種好玩的——翻木頭、看蟲子、趕松鼠、撿樹枝、蓋房子……而且,一家人一路走一路聊一路玩,也覺得很親近和溫暖。有時候不知不覺地會走一下午,晚上回家腿腳還有些酸痛。上周我們走過樹林的一座小橋,橋下沒有水,麥克就跳下去藏在橋下,要和我們一起演《三隻山羊嘎啦嘎啦》(一個英國人都知道的兒童故事)。我們就一起陪他玩兒,期間有一對英國夫婦經過,衝我們微笑,還對著我們說了幾句故事裡的句子。

每到學校假期,我們也都會出遊。麥克和爸爸非常喜歡海邊,我們基本每年夏天都會去海邊住一小段時間。今年因為疫情,我們沒有去,但自己駕車到了法國勃艮第的鄉下住了兩周。孩子玩得不亦樂乎,每天釣魚、採蘑菇、摘黑莓、撿雞蛋和餵小毛驢。

Dale 提問4: 小麥克真的非常可愛,也很喜歡森林學校的課程,不如就和咱們中國的小朋友以及家長,來介紹一下你們對英國森林學校的直觀感受吧。

這是一個在英國幼兒園和小學特別受到推崇和認可的項目,絕對是學校的加分項目,小朋友們非常喜歡。麥克幼兒園的森林學校課程是一個六周的課程,每周一次,會由2位老師和2位志願者家長帶著8個孩子到附近的森林學校基地裡玩一整天。我們去的是在幼兒園附近的一個大公園,但是這個基地是隱藏在公園裡,專人管理,學校需要預定場次,那個時間段就只有我們。

非常安全,老師會在頭一兩節課教會他們辨識哪些是危險的,哪裡是安全的,讓孩子們在危險的地方插上禁行的標誌。然後就可以讓孩子們在安全的地方自由玩耍,做各種遊戲。從第三周開始,讓孩子們自己來判斷哪裡該放危險標誌,整個基地是一個大樹林,裡面有一個小水塘,就是一個很自然的小森林的樣子。孩子們集結在一起的中心點,是幾排小樹墩圍成的圓圈。大家都坐在小樹墩上聽老師講本周的任務是什麼,每一周都有不同的主題,例如,找不同顏色的樹葉,認識各種昆蟲,用泥巴來捏一個大怪獸來保護樹林,生火來烤棉花糖,小朋友們每次回來都好開心和興奮。我作為志願者也參加過一次,作為大人都覺得很美好和有趣的體驗,回來整個人像充了電一樣。

Dale 提問5: 真高興麥克能在幼兒園的森林學校裡獲得這樣的寶貴體驗,那我們再來將目光投放到家庭這個單位上來。聊聊中英家庭的一些趣事吧!

我的朋友說我們這是中英合資企業,有很多文化差異帶來的碰撞,也有很多文化相融帶來的樂趣。比如,4歲的麥克常常冒出中英文,讓我們給他「open TV」;比賽扔石頭時對我說「媽媽,我的石頭遠er」。又比如說,我要欣然接受奶奶給麥克買的帽子,爸爸給麥克買的頭盔都是綠色的!!!比如說,我每次說要「包餃子」,爸爸就搞不清楚到底是吃包子,還是吃餃子……

我記得我剛生完麥克還在醫院裡,奶奶過來看我,拿著一瓶香檳和一束花,她哪裡知道我那時候最需要的是一口熱湯啊!我的月嫂燉好了烏雞湯,爸爸看到後很驚訝地說,這是來自非洲的雞嗎?!他還特意上網查了一下,維基百科介紹烏雞是一種寵物,他就很反感我喝烏雞湯……

在麥克小時候的穿衣問題上,我和爸爸也是有分歧的。他總覺得我給孩子穿多了,我又覺得他給孩子穿太少,於是小麥克的外套總是被我倆穿了脫,脫了穿。不過生活在一起這麼多年,更多的還是融合,我現在可以做很正宗的Sunday roast,English breakfast,爸爸也會做蛋炒飯,而且比我更愛吃火鍋!

Dale 提問6: 哈哈哈,這些生活的小樂趣相信不僅為麥克帶來了文化上的更深層次的體驗,也給家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浪漫。我知道在今年的疫情期間,你和Julian做了件特別好玩又有意義的事情,快來和大家介紹一下「麥麥故事會」吧!

「麥麥故事會」是我們在英國疫情期間,給麥克幼兒園做的一個公益活動,當時因為停課,孩子們都很想念自己的小夥伴,我們就想借著讀繪本、講故事的機會,讓小朋友們可以通過網絡見面。沒想到做了幾期之後,受到了孩子和家長們的喜愛,他們非常喜歡Julian(麥克爸爸)講故事的聲音、語氣、節奏和表達方式。可能因為Julian是做音樂的,以前也學過表演,加上他的英式腔調,連我自己也很喜歡聽。

五月份的時候,我提議說要不然我們在線上也給在中國朋友的孩子們開一場故事會吧,讓國內的小夥伴們來體驗好聽的英文故事。一開始也只是在朋友圈裡,後來有了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聽眾就多了起來。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公眾號,也已經做了近5個月的時間,每周六晚上8點半到9點,我們用騰訊會議給大家讀一個精選的英文繪本,還會做一些和故事相關的小遊戲來熱身和熟悉詞彙。目前我們選擇的都是英語母語3-6歲的英文繪本,但也適合年齡稍大一些的中國孩子來學習英文。

我和Julian很享受整個「麥麥故事會」,英國的文學,特別是兒童文學是一個很大的寶藏,讀經典繪本我覺得更像是一個「英文美育」的體驗,想要學好一門語言,最大的動力就是體驗到這門語言帶給你「美的感受」。因為Julian本身是音樂製作人,他開始給這些故事書做配樂,讓故事更有代入感。第一個故事大片8月份推出《The Snail and The Whale》(小海螺和大鯨魚)大家反響很不錯,現在Julian正在創作第二個故事,很期待!

 TO 聞妤(麥克媽媽): 

聞妤,你最初給我的印象是優雅、有涵養,且有藝術氣質的女孩,還是一位懂得享受生活、目標明確的女人。現在更為你感到開心,不僅是因為有了可愛帥氣的小麥克,也因你擁有了一位值得與之偕老、共同慢慢體驗生活的「自然力爸爸」Julian.

很高興,我現在做的事情,無論是「英式森林教育」還是「自然力父母」,能給你帶來一些靈感和鼓勵。而你們正在工作的「麥麥故事會」同樣讓我堅定了「遊戲式閱讀 @林間日誌」的價值。

TSNTW的創作我第一次聽到就非常非常喜歡,感覺Julian的配樂和繪本的契合度堪稱完美,甚至讓繪本變得更有層次和想像空間。所以,本期我決定保留這個視頻,之後我想單獨為「麥麥故事會」做一期更全面的推介。也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夠體驗到這種語言和繪本的美學,而家長們也能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成長。感謝你能夠接受「自然力父母 @林間日誌」的專訪,期待未來我們能夠碰撞出更多火花!

 項目發起人 

陳大樂 Dale,微博帳號:@Dale森谷

英國OCN認證森林學校三級導師

10年以上「福祿貝爾」遊戲教學經驗

中美高級精神分析師系統培訓組員

職業插畫師、自由作家、倆娃媽







相關焦點

  • 給父母科普:英語學習中自然拼讀的功用與誤用(一)
    上證綜指及滬深300指數於兩個多月急跌45%。據統計,僅6月26日單日,股市總市值就蒸發了近4.9萬億。其實,並沒有那麼巨量的蒸發,這些巨量財富,通過「跟風」,被轉移了,從眾多平民-小富豪-中富豪的口袋裡,被轉移到超級大富豪的錢莊裡。經濟學家常用剪羊毛,來形容這類反覆上演的合法的財富掠奪。要剪羊毛,就需要有羊群效應——它是跟風現象的學究用語(流行的網絡詞是裝BI用語)。
  • 2020商場聖誕|新光三越新天地「2020 XMAS耶誕奇幻之森」
    今年新光三越新天地以「2020 XMAS耶誕奇幻之森」為主題,在A11前廣場豎立起奢華風格白色聖誕樹,吸引民眾搶拍。因應地球日50周年,新光三越今年以「永續的共生」為概念,17米高的雪白聖誕樹造型與往年不同,以純白熱帶植物葉子裝飾,既高雅又夢幻,號稱是「全臺最美的耶誕樹」,簡約白色點綴金銀色,是純淨、共榮的象徵,運用五萬個寶特瓶及玻璃瓶(
  • 海洋公園大熊貓盈盈與樂樂首次成功自然交配
    海洋公園宣佈園內同為14歲的雌性大熊貓盈盈及雄性大熊貓樂樂在三月尾開始出現發情症狀,並於4月6日成功自然交配,是兩隻大熊貓於九年前開始嘗試自然交配以來首次成功
  • 一起來拍照 | 明星& IG網紅博主的拍照寶典「嬌柔不造作,自然又清新」
    可是,常常會聽到身邊的朋友抱怨說:「我拍的好不自然哦,怎麼才能好看又自然呢?」或是苦著一張糾結的臉說:「啊,我應該做什麼動作好呀?我實在不知道擺什麼姿勢了。」如果你也有相同的疑問或拍照尷尬,這篇文就是為你們量身打造的拍照寶典。
  • 海玻璃:自然與歲月沉澱而成的寶貝
    這就是海玻璃(sea glass),由大自然和歲月打造的寶貝。美麗的海玻璃幾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的某一天,一隻玻璃瓶、玻璃杯、或是其他什麼玻璃製品,不知由於什麼原因進入了大海裡,變成了碎片,被海水衝刷腐蝕,被衝到沙灘上,被有心人發現、收藏,被叫作「海玻璃」。你可以通過海玻璃的色彩推斷出它來自哪裡,也可以知道其收藏價值。
  • 小羊肖恩:萌到深處自然紅
    ▲萌萌的蘇格蘭黑臉羊與《超級無敵掌門狗:剃刀邊緣》小羊肖恩第一次登場是1995年上映的動畫片《超級無敵掌門狗》,劇中打個醬油演男三號,一隻萌到深處自然紅的蘇格蘭黑臉羊▲威廉王子為小羊「點睛」,啟動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英國文化季而它的老東家,阿德曼公司也順勢推出了《小羊肖恩》系列首部大電影。
  • 答案在自然——生命科學學院自然常青志願隊自然教育活動
    10月18日,常小青們參加的自然教育活動——答案在自然,圓滿結束啦!「答案在自然」活動合照      近年來,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人們日益認識到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基礎。
  • 「取自自然,用於自然」,NU SKIN還有這樣的產品?
    (回收礦泉水瓶製作的背包)當然, NU SKIN從「取自自然,用於自然」的環保互惠觀點出發,結合種族植物學家智慧及先進的科學技術推出一系列優異產品。更讓小編感動的是,為了在全球推動「善的力量」的理念,如新公司在1998年投入、創辦了「善的力量基金會」,其中一項就是:我們每購買一件艾蒲植物系列產品,如新公司便捐出0.25美元予基金會,透過柯伯爾博士創辦的海洋生態基金會(Seacology) 薩摩亞項目計劃,來保護熱帶雨林和傳統民俗。
  • 【日語實用課堂】詞彙辨析:「案外」「意外」「存外」「思いの外」的區別
    「案外」「意外」「存外」「思いの外」都是表示預想的和實際情況不同的詞彙,但是有微妙的區別,在語法上也有不同。我們先來一組句子「案外寒かった」 沒想到還挺冷「存外寒かった」沒料到如此冷「思いの外寒かった」沒想到這麼冷這三句話翻譯出來看似比較接近,但還是有一些微妙的感情區別。
  • 2020年了,還會有人買「POLO 衫」嗎?丨ULSUM
    © Polo Ralph Lauren即便現在已經是2020年,可當你打開 Polo Ralph Lauren 的官網時,映入眼帘的依舊是其標誌性的「全家福」式的海報,整張海報都充斥著濃厚的中產階級味道。
  • 2017【自然健康】四月月曆出爐!
    怡神除溼「清明北風十天寒,春霜結束在眼前」 「四月天,孩兒面」  4月是春季的最後階段陳皮牛腱1.先將牛腱肉600克放入沸水鍋中煮10分鐘;>2.去浮沫,撈出備用;3.砂鍋中放入生薑片、蔥段、小茴香、八角、香葉、陳皮30克、生抽、老抽及適量水;4.燒沸後放入牛腱肉,同時加入鹽、白糖、芝麻油;5.小火爆燉1.5小時;6.取出牛腱肉涼後切成片裝盤即成。
  • 雙語閱讀: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 |《自然》社論
    4月7日,國際綜合性科學周刊《自然》雜誌以《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為題發表社論,為曾將新冠病毒與武漢關聯道歉。4月9日,《自然》雜誌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帳號又發布了該社論的中文翻譯版本。無論是英文還是中文,用語地道而又正式,風格犀利不失委婉,均是學習語言的好材料。以下是原文全部內容,經過Eric中英對照編輯。
  • 頭髮自然卷厲害,那就……
    點上方藍字可加關注髮型對了,穿什麼都好看新浪微博:@頂尖髮型課微信公眾號:iifaxing天生自然卷後期怎麼都沒辦法改變不要刻意去讓頭髮變直因為自然卷的造型也很棒男生如果也有自然捲髮質▼頭髮是上天賜給我們每個人的寶貝我們都要好好愛惜它不管是直發還是自然卷
  • 24年前離世「龍婆」 曾預言「美國總統2020染怪病」
    24年前離世「龍婆」 曾預言「美國總統2020染怪病」美國總統川普染上新冠肺炎
  • 【東京】原宿全新焦點「WITH HARAJUKU」重新定義青春的新精神!
    東京都心的改造再開發計劃持續進行中,2020年春季由NTT都市開發打造的「WITH HARAJUKU」即將在原宿站與世人見面。原宿車站馬路對面將有日本首間都市型店鋪「IKEA原宿」進駐,喜愛IKEA的朋友不用再跑到遙遠的郊區。資生堂則選擇在此開設「Beauty Square」,以及頂級美妝美髮學院與沙龍「SABFA」。
  • 50馬騮小學狂歡 雌猴被捕「示眾」
    慈雲山一所小學昨上演《猿人襲地球》現實版,五十頭頑猴一家大小在「猴王」率領下山覓食後,大鬧校園霸佔球場「開派對」,嚇煞學校師生,警員持盾牌到場束手無策,漁護署人員用陷阱捕捉其中一頭雌猴後,關在鐵籠「示眾」,同伴始受驚四散,其間猴王企圖「英雄救美」,但失敗而逃。
  • 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源自文化遺產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建設重要主題之一,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和戰略遠見。目的是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 化療12次自然受孕 胡瓜乾女兒抗癌成功補披嫁紗
    胡瓜的乾女兒香蜜拉戰勝淋巴癌病魔,在去年登記結婚,今年3月喜獲千金,由於她做過12次化療,還能自然受孕,這一連串的不思議,讓她覺得女兒Bella是上天給她的禮物。但礙於疫情,她和老公Alex遲遲無法舉辦婚禮,最近先進棚拍婚紗照過過癮。
  • 城市綠道,新加坡的「軟實力」
    其中,新加坡「城市公園連道系統」(簡稱NParks)不僅助力新加坡駛向建設「自然城市」的目標,更大幅提升了城市的全球競爭力。▲ 「居者有其屋」計劃在城市中催生出高密度的「組屋」模式1970年代,李光耀提出「綠化島」的概念,希望新加坡能在短時間內重新變綠,「綠化運動」
  • 催淚向|超好看日劇「非自然死亡」主題曲〈Lemon〉米津玄師,聽一次哭一次!尤克裡裡指彈演示教學譜
    有發表筆名「Hachi(ハチ)」,是早期活躍在niconico的音樂人,他的NICONICO帳戶名為ハチ(hachi→日語裡8的讀音),所以一般被中國的粉絲稱為「八爺」,在2009年至2011年期間多用ハチ投稿VOCALOID作品,後轉戰自作自唱歌曲創作,從2012年02月20日起開始用本名「米津玄師」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