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旦尼瑪:「刷」出一條致富路

2021-03-01 西藏發布

牙膏的包裝極具民族特色,用的是仿藏紙原漿的外包裝設計,簡潔清爽且很有質感,並印有漢藏雙語文字。「這款產品的包裝設計,我做了20多次,這是我第一款藏藥系列產品,也是西藏第一款藏醫藥牙膏,我想將藏文化和藏醫藥都融進這款產品中去,希望這支牙膏不管帶到哪裡,別人一看就知道:『哦,這是西藏產的』。」土旦尼瑪欣慰地說道。

牙膏已逐漸走向全國市場,然而,土旦尼瑪告訴記者:「最初創業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既沒有資金,也沒有人脈,雖然當時收穫了研發成功的喜悅,但產品如何銷售又成了新的難題。為了籌集資金,我發過傳單,批發過小商品,每天都為了生存而奔波。政府了解到我的困難後,在百益超市提供了免費三年的商位。如今,艱苦的創業,不懈的努力,牙膏才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2015年,土旦尼瑪對市場進行調查,聽取消費者反饋,與各大超市籤訂購銷協議,根據市場需求,對產品的淨含量到包裝進行了完善。2016年,土旦尼瑪遇到了從事廣告傳媒工作的拉烏貢嘎,因具備較強的市場開拓和品牌運營能力,拉烏貢嘎成為了他的金牌合伙人。在柳梧新區拉薩眾創空間11層,他們開始精心地孵化項目。「我們還要開發一系列藏醫藥產品,如藏藥香味的沐浴露、洗髮水、香皂以及擦臉油等洗漱品和日用品,並計劃建立首個藏醫藥日化產品研發基地與生產廠房。希望我們通過這款牙膏,不但能夠給客戶提供口腔健康護理,還能向區內老百姓普及口腔健康知識,向區外宣傳藏醫藥文化,讓更多的人感受藏醫藥文化的魅力,了解藏醫藥文化的發展潛力。」

相關焦點

  • 祥雲桂花亭村:一條鄉村路,打開致富門!
    一條公路改變一個村莊,一條公路帶動一項產業,一條公路致富一方百姓。桂花亭村地處雲南驛鎮西南部,距離鎮人民政府駐地22.7公裡,距縣城43公裡,平均海撥2350米,因複雜的地理環境導致交通發展緩慢。桂花亭村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出優質的農產品,深受大家喜愛,過去因交通運輸問題難以外銷。
  • 鮮文俊:堅持民族團結一家親 帶領群眾走出一條致富路
    鮮文俊:堅持民族團結一家親 帶領群眾走出一條致富路走進烏蘭鎮紅嘴村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展覽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鮮文俊正在給村裡的幹部講解紅嘴村的發展歷程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從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看得出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 武邑縣家庭農場:小芽菜 「生」出致富路
    芽苗菜是各種穀類、豆類種子培育出的可食用的「芽菜」,屬於「活體蔬菜」,作為富含營養、無汙染的綠色食品,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韓莊國英家庭農場負責人李治國說,芽苗菜完全利用種子自身的養分生長,生長過程不需要化肥和農藥,每天定時澆水,保持適宜的溫度,大致5-6天就可以收穫。
  • 河北棗強:果蔬小饅頭「蒸」出致富路
    5月26日,在河北省棗強縣趙子諫村,村民在進行果蔬榨汁。5月26日,在河北省棗強縣趙子諫村,村民在製作果蔬小饅頭。近年來,河北省棗強縣著力培育以糧食深加工為主的家庭小作坊,研發出了以南瓜、菠菜、甘藍等時令水果、蔬菜汁加工成的果蔬小饅頭,暢銷各大超市和網上市場。
  • 許家溝下堡村:織織復織織,「織出」五彩致富路
    原標題:許家溝鄉:小小織布機「織出」群眾的致富路
  • 「禿頭山」裡種出「生態茶」——福建安溪感德槐川村的綠色致富路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新華社福州11月21日電 題:「禿頭山」裡種出「生態茶」——福建安溪槐川村的綠色致富路新華社記者趙雪彤見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飲一杯茶而明生態美。這個80%人口以制茶、售茶為業的村莊,曾經過度開墾,大力治理後,種出了「生態茶」、「致富茶」,書寫了守好「綠水青山」的「茶鄉答卷」。「鐵觀音又有了記憶中的好味道。」
  • 福安城陽:綠竹產業拓寬致富路
    佔洋村產出的綠竹筍甜嫩,遠近聞名,多數村民依靠綠竹產業走上了致富路。「我們村主導產業是綠竹筍,從最早的幾百畝,到現在擁有一千多畝竹林。目前,村中從事綠竹種植業的村民達60%以上。」種植大戶遊錦木介紹,他依靠綠竹筍致富後,牽頭成立綠竹專業合作社,吸納村民50多人,合作社年產值可達400多萬元。通過培訓、學習和實踐,遊錦木將掌握的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村民,在他帶動下,周邊六岔路、王基嶺、留洋等村莊也陸續發展綠竹產業。「種植綠竹筍,有科技特派員、科普示範戶的幫助,技術有保障,我有信心發展好。」
  • 「致富路」何時修?鎮政府:明年通到家門口
    近日,有網友向記者反映稱,雁江區忠義鎮天明村到石柱壩的泥路下雨一團糟,村民的生活和出行極為不便。天明村的經濟作物大都為水果,由於道路不好走,貨車進不來,水果自然賣不出好價錢。村民期盼早日將路面硬化、拓寬。
  • 【圖書】​特種動物養殖致富經
    、動物醫學、狩獵、蠶、蜂->狩獵、野生動物馴養->各種野生動物馴養 )內容提要: 本書內容包括:小獺兔開啟致富門、與兔結緣致富一方、「狐狸精」也能變出錢來、特色養殖富山林等。經濟動物養殖是農民致富的一條途徑 , 有不少農民朋友甚至一些城市下崗職工在飼養經濟動物。經濟動物養殖成功的關鍵因素有三個:養殖技術、 市場信息和規模生產。養殖技術是基礎, 首先要把動物養活養好。市場信息是關鍵, 沒有市場, 對不上路子, 飼養的動物產品可能就銷不出, 影響下一步的再生產。
  • 神木:款冬種植走出一條致富路
    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突破2萬畝,為群眾脫貧致富開闢了新路。
  • ​楊天立:多種經營蜂蜜致富路
    楊天立:多種經營蜂蜜致富路土蜂蜜交易網 昨天土蜂蜜交易網編者按:蜂蜜行業,由於種種原因,賺錢不易。能把蜂蜜行業做好、致富者更是寥寥無幾。楊天立是其中之一。他多種經營,不拘泥於傳統的養蜂賣蜜模式,發展蜂蜜相關行業,取得一定成績,從而帶動家庭增加收入。這種經營模式值得行業借鑑參考。
  • 淮安區「羊博士」:念好養羊經 拓寬致富路
    如今自己富起來了,希望多騰點時間出來,帶動更多人致富。而村「兩委」也非常希望馬國龍能帶領大家一起致富。由於小尾寒羊養殖技術比較高,推廣難度較大,馬國龍和村裡合計,一起利用閒時的育秧大棚搞生態養雞。目前,已經養了2000隻生態草雞。同時,馬國龍還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術,無償為遠村近鄰解答農技問題。馬國龍希望,能通過自己的所學,幫助更多的農民朋友拓寬致富路,奔向新生活。
  • 許志群:養豬養出名堂 致富不忘鄉鄰
    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錢東鎮小東村的許志群自主創業,大力發展規模化、科學化和現代化養殖業,在生豬養殖領域闖出一條成功之路。
  • 嵩縣牛莊村:大山裡有條致富路
  • 【明哥說】一條幽冥路,多少黑心人
    有關這條路改造的種種奇葩狀況,這一年來,如果明哥和小夥伴們的唾沫可以收集起來的話,絕對足以將整條道衝刷得乾乾淨淨,精益剔透。可這些唾沫畢竟湧動翻滾在網絡上,收集得來吧?當然收集不來,所以,這條路如今還是狼藉一片,髒兮兮糟踐著半個鎮江城。克制著!克制著!極力克制著!許久以來,明哥堅持用無語來鄙視它,以此來保持自身的修養。
  • 嵩縣天橋溝村:「生態」致富通「天橋」
    村黨支部書記吳海川(左)和致富帶頭人陳明建探討香菇種植  「現在菌棒正處於養棒期,等到秋季香菇就能上市。」2016年底脫貧的陳明建,現在是嵩縣天橋溝村香菇基地的負責人,也是該村的致富帶頭人。他邊整理菌棒邊介紹說:「這是村裡去年新建的香菇基地,不僅能給村裡創收,還能安置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 蔣美秀:靠著甜「獼」事業走上致富路
    接下來,她還準備將自己另外的20畝土地全部種上紅心獼猴桃,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走上致富路。
  • 昭平蛇王致富經:養蛇比養雞還容易
    今天,我們來聽聽吳俊濤的養蛇致富經。  當記者來到吳俊濤的養殖基地時,他正在蛇房查看蛇蛋的孵化情況。昭平縣樟木林鎮君碩養殖蛇場  吳俊濤(記者:這個是什麼蛇呢現在孵化的?)這個是眼鏡(記者:它的孵化期是有多久?)
  • 一條鬧市中被"遺忘"的路!招遠福泉路周邊居民有話說...
    網友「明天會更好」在掌上招遠發帖:大招遠有一條處在「鬧市」中,但貌似已被「遺忘」的路——福泉路!
  • 【吉林傳播】琿春圖魯村:小小「多肉」開出致富花
    為了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致富村民,圖魯村尋找適合發展的經濟項目,把目光落在多肉花卉項目上。依託村經濟合作社發展項目,圖魯村村委會主任金輝帶領8戶村民以合作社的形式入股參與共投資20餘萬元,建設兩棟多肉花卉大棚,以植物觀賞、DIY盆景製作、休閒娛樂、寄存代賣等多項服務的綜合多肉花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