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去影院支持了一下歷史上首部以黑人為主角的超級英雄電影--《黑豹》。
之前聽說這部電影北美的票房異常火爆,橫掃各大電影榜單,所以我是帶著很高的期待值去看的,但是看完後...怎麼說呢,讓我評個分,我感覺10分裡面只能打個6分左右。
故事簡單,劇情狗血:一個非洲神秘國度的王子,被表兄奪了權,在落魄中得到一眾人的幫助,最後戰勝他表兄,還順便拯救了世界。
不過,視覺效果確實代表了好萊塢最高水平,觀感還是OK的,如果你實在閒著沒事做,買桶爆米花,看場《黑豹》,無所事事地kill掉這2個小時,還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你抽出寶貴的工作學習時間去看,那我勸你還是免了。
我今天倒不是吐槽這部電影,而是在看電影的過程中聯想到了「豹子」這種動物的英語到底如何表達。
我人生中第一次積累「豹子」的英語單詞,來自於我中學時代自學的一篇新概念課文。我印象非常深刻:這部經典英文教材的第三冊的第一篇文章叫做「a puma at large」,中文譯名為《逃遁的美洲獅》(*be at large:在逃的、逍遙法外的)。我記得我當時的英語老師給我們解釋「美洲獅」實際上就是豹子。
後來,我記得我們鎮上的大商場裡面引進了著名運動品牌—「彪馬」(puma),其logo就是一隻極富動感的,跳躍的豹子--這下又加深了我對於這個單詞的理解。
我查了一下野生puma的圖片,它長這樣:
估計彪馬的logo就是照著這張給設計的
直到後來我看了94年讓阿爾帕西諾摘得奧斯卡影帝的電影--《聞香識女人》,我對於「豹子」的認知被顛覆了。
影片一開始,Baird School的校長開著名貴的Jaguar上班,結果這臺車慘遭幾名學生的「毒手」,整部電影實際上就是從這一事件展開的。
校長和他的Jaguar雙雙被「毀容」
Jaguar品牌在國內也賣得挺好,中文名字叫「捷豹」。
「捷」是對該單詞第一個音節Ja的音譯,「豹」則反應了這個單詞的含義:Jaguar就是一種豹子,又叫「美洲豹」,是生活在美洲的一種大型貓科動物。他們長這樣👇🏻,有「密集恐懼症」的同學就不要細看了:
那豹子到底用puma,還是Jaguar?先暫時不回答,咱們繼續探討--我後來又學到了一句關於「豹子」的著名英文諺語,請看:
A leopard cannot change its spots.
這句話的字面含義是:一隻豹子(leopard)無法改變自己身上的斑點(spots)。如果用中文來詮釋,說的好聽點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的難聽點是「狗改不了吃屎」。
大家注意到沒有,這裡出現了第三種關於「豹子」的說法—leopard,我查了一下,leopard長這樣:
因為這種動物身上的斑紋像一個個的銅錢,所以在中國又被叫作 「金錢豹」(對,就是那個連鎖自助餐品牌,不過現在倒閉了。)
好了,關於豹子,我們有三種說法了:puma, jaguar, leopard
還沒完,繼續:
後來,我又從媒體上了解到,MIT(麻省理工大學)有一家致力於研究仿生學的機器人實驗室(Biomimetic Robotics Lab),研發出了可能是全世界奔跑速度最快的機器人,並將之命名為:Cheetah。
這個cheetah,被中國媒體翻譯為「獵豹」。
下圖就是Cheetah,是不是長得跟Leopard挺像的?只是臉上多了兩道非常明顯的「淚痕」,這算是獵豹的「家族式臉譜」了。
最後,我們還是回到電影《黑豹》上來,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叫:black panther。顧名思義,Black panther是「黑豹」的意思,也可以單獨用panther來表示這種動物。
我相信你看到這裡,你已經徹底懵逼了。
「黑豹」通體黑色,豹子該有的速度、兇狠它都有,而且「黑色」的外表也給這種動物增添了幾分神秘、炫酷的氣息。所以竇唯當年參加的那支「黑豹樂隊」,光名字就令人印象深刻。
最後,我們歸納下關於「豹子」的不同英文說法、區分點,以及美式音標的帶讀,供大家學習:
1. puma:/ˈpuːmə/ 美洲獅(身上無斑點)
2. jaguar:/ˈdʒæɡwɑːr/ 美洲豹(身上斑圈內還有斑點)
3. leopard:/ˈlepərd/ 金錢豹(身上有斑圈)
4. cheetah:/ˈtʃiːtə/ 獵豹(面頰有「淚痕」)
5. panther:/ˈpænθər/ 黑豹(通體黑色)
這篇科普+英語的小文章寫起來還挺費勁的,如果大家願意讀這樣的文章,請留言、點讚、分享鼓勵~~
原創不易
點讚鼓勵
▼
長按二維碼關注侃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