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角膜移植手術 助燃貧困村民未來希望

2021-02-08 中國網

在我國,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有上百萬人因角膜病而失明,進行角膜移植是他們重獲光明的唯一希望。雖然這一手術的費用相對其他移植手術來說並不高,但還是有許多患者因為家庭貧困而無法承擔手術費用。近日,山東省濱州滬濱愛爾眼科醫院就接診到一位來自惠民縣的貧困角膜病患者——郭兆河。經院方詳細了解和積極申請,10月8日對該患者免費進行角膜移植手術。

醫院工作人員到郭兆河家裡走訪慰問

    郭兆河家裡,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一輛三輪車就是他平時的出行工具。村支書文景舉告訴記者,郭兆河今年63歲,自年輕時眼睛就不好,有視力盲二級殘疾證。由於視力不好,這些年他一直是一個人生活,無兒無女,十分貧困。考慮到郭兆河的家庭情況,村委會在10多年前就幫他辦理了低保,一直幫他爭取各項救助政策。因為無法從事勞動,郭兆河每個月基本就靠著低保和殘疾補助金維持生計。「郭兆河患有角膜失代償,雙眼視力一直模糊。要是治好了眼,他自己養活自己沒有問題。」文景舉說。

 「以前看東西稍微模糊的時候,我還能幹些零活兒。這兩年,我這病發展的越來越厲害,直接看不清東西,看人就是一個模糊的影子。幹啥都是用手摸索著,走路基本是靠之前的記憶,熟悉的地方就去,不熟悉的地方就不去。」說著,郭兆河的手臂上一個很大的傷疤,「這是不久前在一個碎裂的水缸上劃傷的。就是因為看不見,不小心就碰到上面了,當時縫合的醫藥費都是我跟鄉親們借的。」

郭兆河的莊鄉郭兆申說:「我患過白內障,就是在這家醫院做手術治好的。郭兆河知道這個情況,所以就讓我陪著他去檢查看看。當時是劉敏田主任給看的病。劉主任診斷說得做角膜移植手術才能治好。我當時就把郭兆河家裡很困難的事跟劉主任說了。劉主任知道後非常同情他,並把情況儘快反映給了院領導,積極幫郭兆河申請救助。這不,郭兆河回到家就天天盼著醫院能來通知。」

「得知消息後,院領導就安排我們到郭兆河家裡走訪慰問,並向村委會詳細了解他家裡的困難情況。」醫院工作人員侯惠惠說。在了解到郭兆河家庭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後,醫院向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提出《角膜盲症救助項目》救助申請,獲得項目救助批准後,並決定對郭兆河進行救助,免費為其進行角膜移植手術,使其重見光明。

10月8日,這一天對於郭兆河來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醫院成功為郭兆河的右眼移植了角膜。

醫護人員對郭兆河進行檢查

參與手術的劉敏田醫生介紹,郭兆河眼上的紗布將在手術後第二天摘下,他的右眼視力也將逐步恢復,再住院7天左右等情況穩定之後就可以出院,出院基本可以實現生活自理。

當問及為什麼想幫助貧困角膜病患者郭兆河時,劉敏田醫生說:「作為眼科大夫,我們比常人更能體會也更能理解『光明』對於眼疾患者的重要性。病人到我們這裡來,我們肯定能幫就幫,沒有其他的原因,這就是我們的責任。郭兆河無兒無女,眼睛近乎失明,不僅是我們當醫生的,就是一個普通市民看到他的情況後也會很同情他,也會很想幫他一把。所以我就向院領導匯報,與同事們一起申請開展了此次救助行動。希望新的眼角膜能儘快發揮作用,幫助郭兆河重獲光明。」

據悉,此次救助郭兆河的所有醫療費用由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的「角膜盲症救助項目」承擔。因為這次救助,郭兆河的未來有了更加踏實的保障。(通訊員 李梁 )

相關焦點

  • 角膜移植延續光明後 大悟少年獲公益機構學費資助
    手術前陳火林專程回了一趟學校探望班主任錢萍。記者武葉 攝     武漢晚報訊(記者武葉 通訊員周杰 吳旭晴)18歲的陳火林患「圓錐角膜」幾近失明,日前在漢完成角膜移植(本報9月1日報導)。他知道自己家庭條件不好,希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因此學習非常刻苦,成績在六十多名同學中穩居前十,發揮好的話有希望上重點。     6月底,陳火林的母親深夜突發疾病去世,當時距離高考只剩十幾天。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影響了陳火林的高考發揮,但他還是考出了460多分的成績。     高考前後,陳火林視力突然急劇下降,8月底,他隻身到武漢求醫,查出雙眼「圓錐角膜」,右眼幾近失明。
  • 西藏嘉黎昨傳來好消息 曾來溫接受角膜移植的藏族男孩拆線了
    他說,在溫州接受角膜移植的藏族男孩貢覺頓珠已經在西藏拉薩拆線,他的左眼視力從術後0.2恢復到0.5,看得清楚了。「非常感謝溫州援藏幹部、溫州醫生等愛心人士,幫助貢覺頓珠重見光明。溫州都市報7月8日10版報導圖8歲的貢覺頓珠家住嘉黎縣榮多鄉。3歲時眼睛受傷,去年左眼球上長出白色斑塊導致失明。因為當地醫療技術條件有限,貢覺頓珠一直沒做手術。
  • 眼疾患者的福音:人工眼角膜移植術成功了!
    而且隨著社會發展,生活節奏的高速飛轉,日常高強度用眼已經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而且對眼睛的損害是不可逆的,所以,人工眼角膜移植這項技術對於大眾每個人來說都是有好處的,大家都知道,缺失光明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甚至於悔了一個人一個家庭的一生。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視力損傷,都會因為這一項技術而重新獲得光明,獲得希望,為科技點讚,為智慧的醫學感恩,現代生活真的越來越幸福了。
  • 失明者的希望:用智齒細胞修復角膜! 葉子口腔科普
    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近日在2015年2月23日出版的《幹細胞轉化醫學》(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發文稱,從牙髓提取的幹細胞能夠轉化為角膜細胞,未來有望用於修復感染或外傷造成的角膜損傷。
  • 醫院爭分奪秒完成2例捐獻6臺大器官移植
    24小時,安醫大一附院器官移植團隊完成了2例肝臟移植手術、4例腎臟移植手術。4個家庭的大愛之舉,讓6個生命在這裡開始了他們嶄新的人生。一名6個月大的嬰兒被判定為腦死亡後,家長含淚捐出了孩子的肝臟、腎臟和角膜。肝臟被分配給了外地匹配的等待換肝的小朋友,兩隻幼小的腎臟移植到了一位腎衰竭的患者體內,幫助他重獲新生。
  • 科普:什麼是上瞼提肌手術?
    在正常情況下,睜眼平視時上瞼緣遮蓋角膜上緣≦2mm,在排除額肌作用下上瞼緣遮蓋角膜上緣>2mm,單眼可以和正常側眼睛對比評估。即可診斷為:上瞼下垂。也就是說要做上瞼提肌手術的標準是上瞼緣遮蓋角膜2mm。遮蓋小於2mm都屬於正常。
  • 山東首例最小活體肝臟移植手術成功!
    圖中的嬰兒就是六個月大的小傑,就在前天,小傑剛剛接受了活體肝臟移植手術,現在仍躺在省立醫院的小兒重症監護室裡,還沒有度過危險期,讓人十分揪心
  • 九個月女寶移植肝臟「重生」
    1月27日,接受了肝臟移植手術的九個月大的女寶寶玲玲(化名)躺在浙大一院肝移植ICU病房裡,黑眼珠滴溜溜地轉動著,好像在找媽媽,而玲玲媽媽在ICU外期待著玲玲能快快康復,健健康康成長。玲玲是浙大一院2018年首例兒童肝移植受者,她不僅幸運得到了這份生命禮物,也正逢浙江省肝移植手術進入醫保,移植費用得到了醫保報銷。
  • 為貧困先天性心臟病兒童 重燃「心」的希望
    (硯山縣形象片)       近日,記者在硯山縣中醫醫院了解到,該醫院自與陳紹常慈善基金會、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籤訂救治協議以來,已為4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貧困家庭兒童提供免費救助,讓她們重燃「心」的希望。
  • 頭部移植術
    請點微校生活站免費關注我們移植術奇觀近年來,美國、前蘇聯、日本、德國等,都在秘密地進行頭部移植術
  • 好朋友捐腎,傻臉娜Selena Gomez做了腎臟移植手術!
    傻臉娜Selena Gomez剛剛在Instagram自爆,前陣子做了腎臟移植手術,令全球粉絲驚嘆不已。
  • 【皮膚外科系列手術視頻之十二】惡性腫瘤切除+游離皮片移植術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已經為大家呈現了11期的陳教授的精彩手術視頻,新的一年我們繼續起航,本期我們將再為大家呈現惡性腫瘤切除+游離皮片移植術,視頻以術者第一視角向我們展示了惡性腫瘤切除+游離皮片移植術操作手法及手術禁忌,完整呈現手術的「原始」過程,歡迎大家踴躍關注。想要了解更多醫學資料,更加深入了解醫生手術過程,提高醫學實踐技能,歡迎踴躍訂閱皮科周訊。
  • 寄託哀思 大愛永存丨眼科醫院舉行第十三屆角膜捐獻紀念活動
    眼視光學院、眼科醫院黨員代表、職工代表、全體本科生、研究生、高新區管委會黨員代表及角膜捐獻者家屬齊聚眼科醫院角膜捐獻紀念碑前,向角膜捐獻者表達哀思,紀念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天津市濱海高新區、市衛健委、市紅十字會、市文明辦創建處、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領導出席活動。
  • 震驚|美國女主播手術失敗自殺,雷射近視手術再度引發全球爭議
    兩個月前,Jessica Starr決定嘗試美國FDA於2016年通過的新型雷射近視糾正手術——SMILE,這種手術與傳統的Lasik原理一樣,但手術造成的創口更小,相對更加安全。她表示自己已經開始工作了,不過眼睛還在恢復中,希望大家為她鼓鼓勁兒,眼睛早日恢復正常。
  • 再創世界之首:日本啟動用iPS細胞的視網膜移植臨床試驗
    用iPS細胞製作的「視網膜」移植試驗的主要目的,是確認不出現排斥反應,能夠固定,且不會癌變。手術實施後,將通過1年多時間確認安全性,再持續觀察幾年時間確認術後視力功能的恢復程度。1年後如果能確認其安全性,將再次實施手術。
  • 我院骨一科成功實施全縣首例橈骨遠端瘤體骨段切除+腓骨近段截骨骨移植重建腕關節手術
    宋某晶說,「醫生,我的手腕畸形,活動受限,也沒勁,拿不了東西,太不方便了,能不能給我治好呀」,因患者是貧困戶,又是智障,鄭志遠主任帶領骨一科全科醫生針對她的病情展開了深入討論,制訂了嚴謹縝密的手術方案,根據患者情況最後擬定截取患者本人對側下肢腓骨頭,移植到左腕關節,代替受損的橈骨遠端,進而達到重建橈腕關節面、糾正畸形、改善功能的目的。
  • [EASL訪談]活體肝臟移植器官捐獻倫理下的東方與西方
    其中的主要原因不是手術適應證的問題,而是因為西方國家的屍體器官供體遠遠少於東方。然而需要明確的是,活體肝移植並不是屍體肝移植的取代方法,而應該是屍體肝移植的一個補充,即在無法獲得屍體肝臟的情況下才實施。  活體肝移植具有時效優勢,但存在額外風險  活體肝臟移植最大的優勢就是受體不需要漫長的等待。
  • 骨髓移植施手術 患病青年獲新生
    最近,汕大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又傳來好消息,黃凱賢已成功完成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半相合骨髓移植手術,而這,還是粵東首例。黃凱賢今年21歲,幾個月前被確診患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家裡傾盡所有,全力救治,無奈家境並不寬裕,四處舉債都難以支撐。他的困境經報導後,牽動了社會熱心人的心,市存心善堂和社會熱心人紛紛捐款,幫他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