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有上百萬人因角膜病而失明,進行角膜移植是他們重獲光明的唯一希望。雖然這一手術的費用相對其他移植手術來說並不高,但還是有許多患者因為家庭貧困而無法承擔手術費用。近日,山東省濱州滬濱愛爾眼科醫院就接診到一位來自惠民縣的貧困角膜病患者——郭兆河。經院方詳細了解和積極申請,10月8日對該患者免費進行角膜移植手術。
醫院工作人員到郭兆河家裡走訪慰問
郭兆河家裡,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一輛三輪車就是他平時的出行工具。村支書文景舉告訴記者,郭兆河今年63歲,自年輕時眼睛就不好,有視力盲二級殘疾證。由於視力不好,這些年他一直是一個人生活,無兒無女,十分貧困。考慮到郭兆河的家庭情況,村委會在10多年前就幫他辦理了低保,一直幫他爭取各項救助政策。因為無法從事勞動,郭兆河每個月基本就靠著低保和殘疾補助金維持生計。「郭兆河患有角膜失代償,雙眼視力一直模糊。要是治好了眼,他自己養活自己沒有問題。」文景舉說。
「以前看東西稍微模糊的時候,我還能幹些零活兒。這兩年,我這病發展的越來越厲害,直接看不清東西,看人就是一個模糊的影子。幹啥都是用手摸索著,走路基本是靠之前的記憶,熟悉的地方就去,不熟悉的地方就不去。」說著,郭兆河的手臂上一個很大的傷疤,「這是不久前在一個碎裂的水缸上劃傷的。就是因為看不見,不小心就碰到上面了,當時縫合的醫藥費都是我跟鄉親們借的。」
郭兆河的莊鄉郭兆申說:「我患過白內障,就是在這家醫院做手術治好的。郭兆河知道這個情況,所以就讓我陪著他去檢查看看。當時是劉敏田主任給看的病。劉主任診斷說得做角膜移植手術才能治好。我當時就把郭兆河家裡很困難的事跟劉主任說了。劉主任知道後非常同情他,並把情況儘快反映給了院領導,積極幫郭兆河申請救助。這不,郭兆河回到家就天天盼著醫院能來通知。」
「得知消息後,院領導就安排我們到郭兆河家裡走訪慰問,並向村委會詳細了解他家裡的困難情況。」醫院工作人員侯惠惠說。在了解到郭兆河家庭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後,醫院向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提出《角膜盲症救助項目》救助申請,獲得項目救助批准後,並決定對郭兆河進行救助,免費為其進行角膜移植手術,使其重見光明。
10月8日,這一天對於郭兆河來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醫院成功為郭兆河的右眼移植了角膜。
醫護人員對郭兆河進行檢查
參與手術的劉敏田醫生介紹,郭兆河眼上的紗布將在手術後第二天摘下,他的右眼視力也將逐步恢復,再住院7天左右等情況穩定之後就可以出院,出院基本可以實現生活自理。
當問及為什麼想幫助貧困角膜病患者郭兆河時,劉敏田醫生說:「作為眼科大夫,我們比常人更能體會也更能理解『光明』對於眼疾患者的重要性。病人到我們這裡來,我們肯定能幫就幫,沒有其他的原因,這就是我們的責任。郭兆河無兒無女,眼睛近乎失明,不僅是我們當醫生的,就是一個普通市民看到他的情況後也會很同情他,也會很想幫他一把。所以我就向院領導匯報,與同事們一起申請開展了此次救助行動。希望新的眼角膜能儘快發揮作用,幫助郭兆河重獲光明。」
據悉,此次救助郭兆河的所有醫療費用由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的「角膜盲症救助項目」承擔。因為這次救助,郭兆河的未來有了更加踏實的保障。(通訊員 李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