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通人的局限性意識不到自己具有非常強的可替代性。除了你的家庭之外,沒什麼人需要真實的你。如果你現在辭職,把所有的事務都解決完成,找個地方隱居,不主動給別人打電話,不在社交平臺發布信息。不出一年,你手機上的新消息就只會剩下商家的促銷信息。沒人會再聯繫你。如果你死了,你的公司會招聘新的員工,你的朋友兩三個月內就會把你從生活中抹掉,你的戀人從悲痛中走出來也會開始新的生活。只有你的父母、妻子 /丈夫、子女,才會永遠記住你。
二、如果你總盯著一件小事過不去。那麼,也許你要做的不是改變別人,讓別人在細微末節處順著自己,而是調整自己,讓自己身體有更強的耐挫度,能夠更好的適用社會。
三、人與人之間最合適的距離就是適可而止,走得越近,感覺會越遠,無論你有多愛那個人,也不可以太親近,在天長地久之前,我們要學會如何分開。——瑪嘉烈與大衛綠豆
四、現代人很大一部分焦慮都來於,看上去自由自在的生活,卻冥冥中感受到被什麼無形的東西控制了。被動像自願,沒什麼選擇卻又充滿選擇,假象無法戳破,最後只能自己責怪自己,逐漸失去生命的動力 > 各類心理疾病。
五、剛結婚的時候,我常常不經意間把愛人點炸。有一次,她拉著臉回家,「我今天闖了一個紅燈。」我順嘴來了一句,「早就和你了吧,開車不能打電話、回信息。」情節發展可想而知,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後來,我在婚姻這所學校裡慢慢成長,求生欲也越來越強。「沒事,我還剩很多分,扣我的吧。信號燈設置得太不清楚了。」先接納、認同對方的情緒,而不是直接把冰冷的道理甩出來。人同此心,心通此理。大人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是這個原則。
本文由「孟工」分享,如有侵權,請留言、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