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的臨床價值」
一、概念
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是纖維蛋白原和纖維蛋白被血漿素分解後產生的降解產物(FDP)。血漿纖維蛋白降解產物檢測是測定血清中FDP的含量,為定量測定,檢測結果以每升血漿中FDP的毫克數(mg/L)表示。
FDP含量的高低可反映體內纖溶活性的強度。FDP能抑制纖維蛋白形成,有抗凝血酶作用,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釋放。
二、意義
與D-二聚體同時檢測,可鑑別原發或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亢進。
增高見於:
(1)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
(2)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高凝狀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腎臟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應溶栓治療等;
(3)血管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閉塞性腦血管病、深部靜脈血栓);
(4)白血病化療誘導期後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尿毒症、肝臟疾患或各種腫瘤;
(5)妊娠後期凝血因子Ⅷ減少,非可溶性纖維蛋白難於形成,而纖維蛋白複合物極易被纖溶酶水解,此外孕期部分靜脈回流不暢,從而引起靜脈內皮釋放活化素增多,使纖維蛋白原降解物增高。
降低見於:
遺傳性纖溶活性降低可分為:
①纖溶酶原活化素釋放異常,患者內皮細胞釋放纖溶酶活化素的反應低下。
②纖溶酶原異常,患者血漿中纖酶的抗原性正常,但活力僅為正常人的20%~40%。③α2抗體溶酶增多。
三、D-二聚體升高的意義
1 靜脈血栓栓塞
靜脈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靜脈血栓(DVT)和肺栓塞(PE)。
低危患者 D-二聚體 < 1 mg/L、中危患者 D-二聚體 < 0.5 mg/L 可作為排除 PE 的標準。
此外,對於 > 50 歲的疑似 PE 患者,推薦增高 D-二聚體診斷閾值(年齡 * 0.01 mg/L),以提高疾病鑑別有效性。
2 主動脈夾層
當 D-二聚體達 0.5 mg/L 時,其診斷急性主動脈夾層(AAD)的敏感性為 100%,特異性為 67%,故可作為 AAD 診斷的排除指標。
3 心梗
不是一個獨立的預測因子,在 AMI 診斷中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尚不滿意,與 AMI 預後也存在矛盾,暫不能指導治療。
4 溶栓治療
在溶栓治療後,D-二聚體短期內明顯上升,而後逐漸下降,提示治療有效;D-二聚體持續上升或下降緩慢,提示存在新發血栓,溶栓藥物用量不足;5 瀰漫性血管內凝血
在 DIC 早期,D-二聚體即有升高,隨病程發展可持續升高 10 倍甚至 100 倍以上。因此,D-二聚體可作為 DIC 早期診斷和病程監測的主要指標,正常則除外 DIC。
首發 | 第67病區
作者 | Ryan Lau/劉銳
編輯 | Ryan Lau/劉銳
插圖來源 | 網絡
題圖來源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