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每周超3天不吃早飯,蛋白尿風險明顯上升

2021-02-28 保健調理師

早飯一定要吃」就像一句不痛不癢的口號,沒胃口、想多睡會兒,都能成為你拒絕早餐的理由。

但你可能不知道,放棄早餐對腎臟不太友好,甚至招來蛋白尿。

最近,日本金澤大學附屬醫院研究團隊發表在醫學雜誌《Nutrients》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不吃早餐與蛋白尿發作風險明顯升高有關。

蛋白尿是反映腎臟健康的重要指標,它的出現可能提示腎功能下降。此外,蛋白尿還是慢性腎病患者監測病情的重要依據。

這項研究旨在探討不良飲食習慣與蛋白尿發作風險之間的關係。研究團隊調查分析了1998年至2014年間、超2.6萬名40歲以上的參試者數據,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68歲,其中44%是男性。

在這項研究中,不健康飲食習慣被定義為:

在平均隨訪期為3.4年的時間裡,有10.6%的參與者發展為尿蛋白。在多變量因素調整後,研究人員分析發現:不吃早餐和晚餐太晚的參與者,蛋白尿發作的風險明顯較高(分別為p = 0.016和p = 0.016);而快速飲食、夜宵與蛋白尿發作的風險增加無關。

今年3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研究團隊發表於蘇格蘭《臨床營養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吃早餐的人相比,不吃早餐的人,其心血管病風險升高22%,全因死亡風險升高25%。也就是說,不吃早餐除了可能增加蛋白尿風險,還可能升高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風險。

健康早餐的要求辣麼高,難道要削減寶貴的休息時間,起早摸黑做早餐?

不用辣麼拼,葆嬰葆苾康複合營養蛋白粉為小夥伴們準備了快速一分鐘做好營養早餐,可以幫你在匆忙的早上從容地享受營養與美味!

葆苾康複合蛋白營養粉富含優質蛋白及多種胺基酸,添加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給身體更為均衡的營養,科學配方,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一袋葆苾康複合蛋白營養粉和一袋葆苾康膳食纖維粉,再加入240毫升水或豆漿或脫脂牛奶或者是各種各樣的自製果汁,均勻攪拌,健康營養的早餐就搞定,「快」就一個字!說真的,每天早上想要吃得營養又不發胖,葆苾康營養奶昔一步到位,還在猶豫什麼?

「葆苾康花式奶昔餐」有三種口味可選,讓你的早餐天天新鮮,健康!

想了解更多信息的朋友可以點擊閱讀原文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常識用,不做為處方。

如果您想得到更多健康,營養與事業知識,請點擊閱讀原文走進「健康智庫「!

相關焦點

  • 每日情報20171122:蛋白尿與腎風關聯的循證醫學證據
    上海曙光醫院何立群教授近日發表一項研究,觀察從腎風論治脾腎兩虛兼水溼證蛋白尿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39例脾腎兩虛兼水溼證原發性慢性腎小球疾病(CKD1-2期)患者按照3:1隨機分成治療組103例和對照組36例;在一般治療的基礎上,治療組加服益腎祛風勝溼方,對照組加服氯沙坦,療程均為6個月;多個時間節點連續觀察研究對象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指標變化,分析比較兩組間的療效差異.結果:治療組治療2月後、4月後、6月後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1.6%、87.4%、92.2
  • 認知功能障礙:五大研究新進展
    另一項研究顯示,一種罕見的錯義突變TREM2與AD發生風險增高顯著相關,與該基因的非攜帶者相比,攜帶該基因者認知功能表現更差。此外,兩個與早發性AD相關的基因位點也被發現。一項研究顯示,澱粉樣前體蛋白(APP)A673V位點突變與早發性AD相關;有意思的是,位於同一基因的 APP A673T的位點突變對AD卻具有保護性作用,這些突變的攜帶者澱粉樣蛋白(Aβ)的產生顯著少於非攜帶者。這種保護性基因位點可能為未來基因治療提供潛在的靶點。下表總結了各種認知功能障礙疾病的臨床特徵及其遺傳相關性。
  • Lancet:前瞻性研究首次表明淋巴絲蟲病可明顯增加HIV的感染風險
    2016年8月3日的《the Lancet》刊載了一項研究,該研究評估了淋巴絲蟲病對坦尚尼亞西南部HIV發病率的作用,淋巴絲蟲病是一種由班氏絲蟲引起的慢性寄生蟲病。在這項以人群為基礎的隊列研究中,研究人員按地理分層隨機選擇樣本。2006年5月29日至2011年6月16日期間,研究人員共納入了4283戶家庭,涉及約18 000名參與者。所有的家庭成員進行隨訪和HIV及循環絲蟲抗原測試。
  • 【2600萬人研究】韓報告:每日約兩罐啤酒或一杯紅酒 痴肥風險增22%
    ,即使每日飲兩罐啤酒或一杯葡萄酒,痴肥風險也會上升22%。syndrome)的風險,存在明顯關係。負責研究的申惠貞醫生(Hye Jung Shin、音譯)指,即使攝取少量酒精,也會讓身體出現代謝症候群,飲酒較多的人不論男女,痴肥和患上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都會較高。如果以性別區分,男士每日平均喝約284毫升至569毫升啤酒、蘋果酒,或約半杯葡萄酒份量,患上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不飲酒男士高10%。
  • FGF-23:腎臟病風險預測新標誌
    尋找預測CKD風險的標誌物顯得尤為重要。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3(FGF-23)是一種成骨細胞分泌的激素,能促進尿磷酸鹽排洩,抑制25-羥維生素D的羥化。已有研究表明FGF-23可能會成為慢性腎臟病發展的早期標誌物。但是沒有在一般人群中研究這兩者關係的報導。
  • 杜邦研究揭秘:哪種高蛋白即飲飲料最好喝?
    這項研究利用訓練有素的小組,研究了65種以上的商業高蛋白含量飲料(每份237ml的飲料中蛋白質含量高於8g),繪製出一個該品種的『感官圖』。來自美國3個城市的消費者團隊而後評估了20種飲料——包括商業化的品種和杜邦研發的雛形產品——佔據了感官圖上的典型特徵品種。
  • 日本新研究:多喝綠茶和咖啡,可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死亡風險
    根據日本2型糖尿病參與者的綠茶或咖啡消費量得出的基線臨床特徵與不喝綠茶和咖啡的人相比,喝綠茶或咖啡的人全因死亡率較低,而兩種飲料都喝的人全因死亡率最低。每天喝1杯綠茶與死亡率降低15%相關,飲用2-3杯綠茶與死亡率降低27%有關,而每天喝4杯或更多杯綠茶的參與者死亡機率降低了40%。在喝咖啡的人中,每天最多喝1杯咖啡的死亡機率降低了12%,而每天喝1杯咖啡的人死亡機率低19%,喝2杯及以上咖啡與死亡機率降低41%相關。
  • 研究警告稱:全球人均每周攝入約2000顆塑料微粒,總重5克
    研究警告稱,全球人均每周攝入約2000顆塑料微粒,總重量為5克。這些塑料微粒主要來自人造衣服纖維、牙膏中的微珠,或者更大的塑料碎片。研究顯示,普通人每周僅飲用瓶裝水或自來水就可攝入多達1769顆塑料微粒。且存在區域差異,美國和印度自來水中的塑料含量是歐洲的兩倍。
  • 日本多地進入緊急狀態 人員外出不減 居家隔離患者超3萬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統計,16日日本國內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014例,累計確診病例327485例。當天新增死亡病例56例。 16日是日本緊急事態範圍擴至11個都府縣後的首個周末。
  • 警惕水體汙染:血清微囊藻毒素的致肝癌風險首次在人體中得到驗證
    微囊藻毒素是分布最為廣泛的肝毒素,動物實驗和細胞實驗提示其有致肝臟腫瘤作用,但人類血清微囊藻毒素與肝細胞癌風險的關係尚不確定。我國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預防醫學院學者開展了一項臨床病例對照研究,對此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近日被Hepatology雜誌接收並在線發表。
  • 日問281: 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及D2聚體的臨床價值?
    一、概念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是纖維蛋白原和纖維蛋白被血漿素分解後產生的降解產物(FDP)。   增高見於:(1)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2)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高凝狀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腎臟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應溶栓治療等;(3)血管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閉塞性腦血管病、深部靜脈血栓)
  • 日本:1滴尿檢測15種早期癌症,價格也很平民
    這兩天,朋友圈又被日本的一滴尿測癌症刷屏了。
  • 尿毒症最大病因:IgA腎病,3招挽救腎功能
    IgA腎病是一種亞洲人高發的腎病,部分人的基因缺陷帶來了更高的IgA腎病發病風險,再加上後天的感染和免疫紊亂而導致腎臟病變。IgA腎病龐大的患者人數,給我國帶來了約100萬現存尿毒症患者,也給醫療系統、患者個人和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 文獻解讀:生物標記物研究的簡單思路
    /蛋白,然後加以實驗驗證,最後進行深入挖掘機制及特殊標記物的探索。動脈粥樣硬化主動脈瘤在破裂時死亡率高,然而其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其中內皮細胞功能障礙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第一步,動脈粥樣硬化病變中的主動脈基質變性是疾病進展的關鍵步驟,然而目前臨床檢測對此比較棘手,最好的辦法是採用分子檢測相關的Biomarker。
  • 「琉球獨立」支持力量在上升 中國是否應該助推一把?
    比例就上升到了40%。他表示琉球地區支持獨立的力量正在上升。今年1月3日的一項調查顯示,願意「維持衝繩現狀」的人不到一半,同樣的調查在5年前是61.8%,所以趨勢非常明顯。對於為什麼會呈現這種趨勢的原因,友知政樹解釋道:琉球人與日本人不同,琉球王國曾是個獨立國家,「衝繩縣」是日本以武力徵服而成立的,不像日本其他封建領地,經歷過明治時期民族國家形成時的程序和過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日本政府逼迫琉球接受一個新的軍事基地,民眾對此非常憤怒。友知政樹表示,琉球的人均收入在日本所有縣中是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