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中國航運公司和高管再遭美國制裁!還涉及4艘貨櫃船交易?

2021-02-25 國際船舶網

 

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制裁沒有因為國內大選而停止。因涉嫌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航運公司(IRISL)有業務往來幫助逃避美國制裁,又有六家中國航運公司和兩名中國高管被美國列入「黑名單」。

 

六家中企和兩名高管被列入制裁名單

 

10月19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將六家中國企業和兩名中國個人列入制裁名單,稱這些公司和個人與伊朗國航及其子公司Hafez Darya Arya Shipping Company(HDASCO)存在交易往來,甚至在一些情況下幫助伊朗逃避美國制裁。

 

這六家中國公司分別是仁達投資控股集團(上海)有限公司(Reach Holding Group (Shanghai) Company Ltd)、仁達航運有限公司(Reach Shipping Lines)、Delight Shipping Co., Ltd、Gracious Shipping Co. Ltd、Noble Shipping Co. Ltd和Supreme Shipping Co. Ltd。兩名中國高管則是仁達控股集團(上海)有限公司執行長陳國平(Eric Chen)和總裁何羿(Daniel Y. He)。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聲明,今年6月8日美國國務院認定伊朗國航及其上海子公司伊航船務(E-Sail Shipping)從事與核擴散有關的行為。美國國務院曾經警告稱,任何繼續與伊朗國航和伊航船務交易的相關方都面臨美國制裁風險。

 

聲明稱,自6月以來,仁達投資控股集團(上海)和仁達航運在中國港口為伊朗國航的船舶安排泊位,仁達航運故意出售、供應或轉讓四艘大型貨櫃船給伊朗國航子公司HDASCO。這4艘貨櫃船分別由Delight Shipping、Gracious Shipping、Noble Shipping和Supreme Shipping出售轉讓,供伊朗航運部門使用。

除了上述船舶交易之外,美國國務院稱,自6月以來仁達投資控股集團(上海)和仁達航運曾為伊朗國航、伊航船務和HDASCO提供服務,幫助這些伊朗航運公司逃避美國制裁。舉例而言,仁達投資控股集團(上海)為伊朗國航及其子公司提供了某些服務,旨在保護中國實體免受美國制裁;同樣,仁達航運參與了向伊朗國航及其子公司提供貨物的活動和服務,意在向中國政府、工業和海事利益相關方隱瞞伊朗國航及其子公司的活動。此外,仁達投資控股集團(上海)還代表伊朗國航及其子公司隱瞞這些伊朗實體在中國的活動,包括向中國公司謊報伊朗國航及其子公司在貨運中的角色、偽造文件從事其他欺騙行為。

 

涉4艘貨櫃船交易,4家涉事公司均為中國人

「Hamouna」號

 

雖然美國國務院並未詳細說明仁達航運參與的伊朗國航子公司HDASCO船舶交易細節,但據國際船舶網了解,相關的4艘船可能是韓國現代重工在2018年建造交付的14476TEU「Hamouna」號、「Barzin」號、「Radin」號和「Rayen」號。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這4艘船目前均由匿名伊朗船東持有,其中「Hamouna」號註冊船東為Noble Shipping Company,「Barzin」號註冊船東為Gracious Shipping,「Radin」號註冊船東為Delight Shipping,「Rayen」號註冊船東為Supreme Shipping。

2016年伊朗國航與現代重工籤署訂單

 

值得一提的是,這4艘船原本由伊朗國航於2016年12月在現代重工下單訂造,連同在現代尾浦造船訂造的6艘49000載重噸MR型成品油船一起,10艘船訂單總價值超過6億美元,是2016年1月伊朗解除制裁以來首次在境外籤署的新船訂單。

 

有消息稱,DelightShipping、GraciousShipping、NobleShipping和SupremeShipping這4家公司均由一名居住上海的中國人「沈勇」出任董事,同時於2017年8月4日成立,股份全由名為SantarosShipping Company Limited的賽普勒斯公司持有,並同時聘請「香港融玖國際商務有限公司」作為公司秘書。資料顯示,融玖國際上午總部設於深圳羅湖,業務主要是為客戶註冊香港公司。

 

根據公司註冊處資料,「沈勇」於2008年至2017年間已經在香港成立了37家私人股份有限公司,並數次以批量形式成立多家公司。最大的一次是在2016年至2017年間,「沈勇」成立了11家名字中含有「IRISL」的公司,之後在2018年申請更改公司名稱,去除「IRISL」字眼。這批公司中包括此次遭美國制裁的4家航運公司,另外7家於2016年7月至8月成立。

 

據悉,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航運公司是伊朗的國有航運公司,成立於1967年,主要以石油運輸業為主。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航運公司已經發展為擁有超過50艘油輪的大型航運公司,也是中東地區最大的航運公司,承擔著伊朗90%以上石油貿易的運輸量。

在聲明中,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威脅稱:「今天,我們再次向全球利益相關方發出警告,如果你與伊朗國航做生意,那麼你將面臨美國制裁的風險。」

 

對於此次美國制裁,被列入制裁名單的仁達投資控股集團(上海)總裁何羿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暫時不回應」。仁達航運的工作人員表示,美國的所謂制裁對公司的運營沒有造成影響,也不會因此而懼怕美國制裁。


相關焦點

  • 3家港臺海運公司,遭美國制裁!
    >收藏預訂價198元/本由於被控幫助朝鮮進行「非法的船對船轉運」(STS),美國宣布制裁2名臺灣人、2 家臺灣海運公司與 1 家香港航運公司。制裁理由是,這些個人與企業實體,涉嫌幫助朝鮮逃避聯合國限制石油產品進口的制裁、非法轉運石油產品。美國財政部已將其列入二級制裁名單。據悉,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管制辦公室,已經凍結了上述三家公司的相關資產。另據外媒報導稱,這些公司參與了「至少一次以上的對朝鮮進口或出口物資、服務或技術行為」。同樣遭到制裁的還有臺灣人黃旺根、陳美香夫婦,以及與這兩人有關的巴拿馬籍油船「上元堡」號。
  • 【航運】日本三大航運公司合併貨櫃業務 世界第6大集運公司將誕生!
    2016年10月31日上午,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及川崎汽船(英文名稱分別是NYK、MOL及Kline)三家航運公司官網分別發布「合併貨櫃運輸業務」的通知。通知表明,日本三家航運公司董事會決議,並經當局監管部門的批准,將成立一合資公司,開展包括日本以外的全球碼頭業務在內貨櫃運輸業務,並於10月31日上午籤訂整合業務的協議。
  • 中遠海一貨櫃船起火致船期延誤 載有多家船公司共艙貨櫃
    8月23日,中遠海運旗下一艘運力達9400TEU、11家船公司共艙的貨櫃船廣大外貿及貨代企業請及時和相關船公司保持溝通,密切關注船期延誤或者貨損情況。▼赫伯羅特發布通知  「COSCO Shipping Thames」輪多達11家船公司共艙,包括達飛、赫伯羅特、漢堡南美、日本神運、陽明、太平船務、長榮等。沿途掛靠港口包括上海、寧波、鹽田和香港四大港口。由於火災船期可能會受到影響或有一定的延誤。
  • 韓進海運破產周年祭:韓國「航運大國」夢破滅
    據韓聯社報導,去年9月韓進海運破產遭法院接管,部分船舶和航線由現代商船以及韓國新成立的森羅商船(SM Line)接手。目前現代商船和森羅商船的合併運力僅有39萬TEU,遠不及去年8月底韓進海運和現代商船的合併運力105萬TEU。 不僅如此,現代商船在美國亞洲航線的市佔率僅有5.8%,低於去年6月底韓進和現代商船的合併市佔率10.9%。
  • 美國祭出「史上最重」朝鮮制裁 中國公司上榜
    財政部宣布對27家船運和貿易公司、28艘船隻和一名個體施加制裁,旨在斷絕核項目發展資金
  • 一艘貨櫃船貨艙發生火災!涉多家船公司共艙
    9月28日凌晨,新加坡航運公司X-Press Feeders旗下一艘名為「X-PRESS GODAVARI」的貨櫃貨輪在駛抵加爾各答途中發生火災
  • 美國又宣布制裁8家實體,涉及中國
    又對中國公司下手?根據美國財政部網站當地時間29日消息,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宣布對來自伊朗、新加坡和中國的8家實體實施制裁,聲稱這些實體參與了此前被美國制裁的一家石化公司代理的伊朗石化產品的買賣。
  • 繞過美國制裁!伊朗向委內瑞拉運送汽油的第一艘油輪抵達!
    ,這表明伊朗和委內瑞拉政府有能力繞過美國的制裁。另外兩艘船 "Fortune "號和 "Faxon "號預計將分別於10月1日和10月4日抵達。這三艘船都懸掛伊朗國旗,由伊朗公司經營。這些船隻據稱是開往委內瑞拉的,船東自願同意將燃料轉移到美國租用的油輪上。兩艘油輪中的一艘目前停泊在休斯頓外,另一艘正在前往紐約的途中。  在這次被中斷的交易中,最初的貨主Mobin、Oman Fuel和Sohar Fuel已經向美國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收回對燃料的所有權,並承認這是源自伊朗的燃料。
  • 一家航企申請破產;一家全新貨櫃班輪公司橫空出世!
    澳大利亞國際貨運代理聯合會(AFIF)表示,澳大利亞大南航運(GSS)「日益惡化的情況」 導致貨物滯留在2,564-teu Imara(建於2008年)和2,526-teu Wehr Trave(建於2002年)上。這項服務開通還不滿六個月,但澳大利亞國際貨運代理聯合會敦促託運人「在與澳大利亞大南航運及其代理打交道時保持謹慎」。
  • ONE一大型貨櫃超100貨櫃落水!載有大量中國貨物!
    貨櫃落水事件在今年就已經發生了數次,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故發生,我們應該予以高度的警惕。在過去幾年APL、Maersk浩南等船失火後消停了兩年、困擾貨主的「共同海損」又將再現船間。近期有貨物配載該船的外貿和貨代企業需留意,及時和配載船公司溝通確認,以便了解事故的影響程度。
  • 正式交付:世界最大的滾裝貨櫃船
    世界最大的滾裝貨櫃船「Jolly Cobalto」號,已於上星期正式交付給義大利航運公司Ignazio Messina & C。該船由位於韓國鎮海的STX海洋造船廠建造。這艘新船,掛義大利旗,船上都是義大利船員,正裝載著滾裝貨物開啟她到歐洲的處女航。該船預計會加入運營義大利Messina的定期班輪服務,來往於地中海港口、紅海和中東港口。做為「Jolly Titanio」號的姊妹船,該船也是韓國船廠預計2015年年中交付的新系列滾裝貨櫃船的一部分。
  • 海運寒潮再襲:日本三大船公司之一K-Line也將申請破產
    繼韓進海運申請破產保護,最近又傳來日本三大船公司之一的川崎汽船(K-Line)即將申請破產的消息,上海騰道提醒客戶寒潮再襲,暫時避免使用此船公司進行裝載服務。1.如果是訂艙位,還沒有做櫃的,處理了,直接退掉換其他船公司;2.訂艙做櫃裡,或者已經報關了。現在趕緊卸貨以及退關,無法保證貨櫃正常到達目的港及按時卸貨;3.已經在海上的K-Line艙位,目前能進港。想辦法清關,快速提貨。
  • 全球最大貨櫃船撞倒碼頭岸吊;PIL貨櫃船一名船員落海,兩船都曾掛靠多個中國港口!
    ,MSC旗下一艘超大型貨櫃船,最大承載箱量達23756TEU的「MSC MIA」輪,在離開西班牙瓦倫西亞(Valencia)的貨櫃碼頭時,撞倒了岸吊起重機。根據現場視頻,該起重機損毀嚴重,碼頭和貨櫃船無疑都受到了損壞。這對該船以及後續的船舶掛靠和船期延誤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據大船期資料顯示,「MSC MIA」輪服務於亞歐航線,掛靠國內的上海、青島、寧波、深圳鹽田等多個港口。涉及的共艙船公司除了MSC還有:馬士基、漢堡南美、MCC、SEALAND等7家船公司。
  • 智利成為南美首個放開船員換班的國家;集運公司租用或購買現有船舶比建造新船更具經濟效益
    其表示,在論壇上呼籲支持區域規則,特別是將航運納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顯然是出於商業利益。3.【缺陷】據亞洲船級社聯合會公布的一批PSC滯留缺陷,相關方應注意貨物和設備操作——錨機剎車安全銷未插;工作與生活條件——清潔用品不充足;油水分離器排出管線內壁存在油汙;生活汙水處理裝置沒有回流;機艙百葉窗控制管線洩漏;救助艇無冷卻水等等。4.
  • 澳大利亞港口大量貨櫃積壓!英國港口大擁堵,船公司徵收附加費
    由於最近在重要的澳大利亞港口採取的工業行動,雪梨以及其他許多澳大利亞港口現在出現了大量的空貨櫃積壓。澳大利亞航運有限公司(SAL)宣布了以下建議,提出了解決當前迫在眉睫的問題的可行方案。當空貨櫃閒置在港口時,商業運輸受到嚴重影響,遠洋班輪會虧損但也有創收機會。SAL建議使用「sweeper」船,也就是貨櫃船主要負責撿拾散落在港口的空箱子。
  • 四大航運巨頭競購漢堡南美?
    漢堡南美最新的業績報告顯示,2015年公司收入為67.3億美元,但未公布淨收入數字。而根據Alphaliner數據,該公司運營約70艘船舶,集運量達到60萬TEU,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3%。另一家海事數據服務商VesselsValue數據則顯示,漢堡南美船隊資產價值約為14億美元。
  • 一周重大航運、海事事故、事件匯總!(10.9—10.13)
    1.作為信貸交易的一部分,Clipper已經出售了16艘船隻。執行長Peter Norborg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解釋說,關閉五個辦事處的決定只是Clipper Bulk全面重組工作的一部分。他說:「現在我們可以期待公司10-20年以後的發展情況,出售船隻為公司帶來了巨額收益。」2.丹麥提高對大型貨櫃船的環境要求。
  • 事故丨至少100個貨櫃落水!ONE一艘大型貨櫃船遭遇惡劣天氣,有掛靠國內港口
    ONE針對該事故發布聲明:當時該船正從中國駛往美國,曾掛靠香港、深圳鹽田等港口,在事故發生之後,這艘船改變了目的地,預計11月6日掛靠西雅圖/塔科馬,在那裡將對船舶做進一步的調查。目前尚不清楚貨櫃丟失是否與堆垛倒塌有關。
  • 中國發起制裁第二天,美國雷神公司宣布虧損,大幅裁員近20000人
    1.5萬餘名員工和4000餘個承包商職位,共計將近2萬人,主要是在該公司的普惠和柯林斯航天部門。巧合的是,10月27日,中國外交部宣布對涉及對臺軍售的美國多家軍工巨頭髮起制裁行動,其中雷神公司就位列制裁名單之內。不過還沒等中國方面出手制裁美國雷神公司,該公司就因受疫情影響開始內部大裁員。這家位於麻薩諸塞州沃爾瑟姆的航空航天巨頭是最新一家宣布虧損的公司,因為這場新冠疫情讓這家航天巨頭陷入困境,使他們失去了數萬個工作崗位和成百上千萬美元的利潤。
  • 美國又制裁11家中國公司:制裁和合規條款已經成為公司法務必須考量的因素!
    美國商務部昨晚又發飆,把十一家中國公司又列入了制裁名單。具體的原因還是不要說了,不然又得像上次一樣被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