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談吐顯示一個人的素質;一座城市的外文標識則是城市形象的體現,只有翻譯、應用得當,才能成為中外文化的交匯點。青奧來了,記者調查發現,青奧會賽場、公交車等公共場所的外文標識越來越規範了,南京這個六朝古都正向世界展現其文化名城的風採。
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記者發現,公交車「上」「下」的外文標識「Up」「Down」(「向上」「向下」)已悄然更正為「ENTRY」「EXIT」(「入口」「出口」);英語中「公共廁所」的縮寫「WC」也被「TOILET」替代;在中山陵、明孝陵風景區,外文標識也更為規範化。「明孝陵」指示牌的5種英文翻譯現已統一為「The Ming Tomb」,景區垃圾桶上的英文標識也由原來的「RECYCLED」「ORGANISM」(「可回收」「有機物」)改為「RECYCLABLE」「NON-RECYCLABLE」(「可回收」「不可回收」)。
中山陵景區的垃圾桶英文標識已經改正
公交車上車處的英文標識已由 「Up」改為「ENTRY」。 光明日報通訊員 南瓊攝
「交通設施、旅遊景點的外文標識流傳速度快、範圍廣,一旦出錯,對語言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汙染很大。在青奧之前,南京選擇將糾正地鐵、公交車等交通工具和中山陵等著名旅遊景點中的錯誤標識作為『斬首行動』。」南京市旅遊委員會副主任鄭曉明說。
2013年6月,南京市旅遊委員會聯合青奧組委會志願者部,在南京30個重點旅遊景區開展標識牌糾錯的「啄木鳥」活動,30個英語專業的志願者們展開地毯式排查,對景區標識牌進行「診斷」,並將找到的錯誤反饋到各個景點進行整改,之後還同交管局配合,為指導牌糾錯。今年8月1日,南京市旅遊委員會再發通知,做好全市公園、景區、窗口地區外語標識和文字檢查整改工作,為中外遊客參觀提供便利。
對於青奧村、奧體中心、五臺山體育中心等地的外文標識,南京更進行了重點檢查。記者走訪了以上3個場所,沒發現一處外文標識錯誤。在奧體中心,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志願者丁亮告訴記者:「青奧村和體育館是各國運動員聚集地,外文標識翻譯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他們生活,因此,所有的外文標識都經仔細排查。」
總體看來,南京公共場所外文標識更規範化了,但走訪中記者發現,其中仍存在一些「漏網之魚」。例如,明孝陵石象路出口附近的公共廁所被譯為「FEMALE」和「MALE」。「公共廁所標註男女廁所為『FEMALE』和『MALE』,顧名思義就是『母/雌廁所』和『公/雄廁所』,如此譯文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王銀泉說,此譯文的錯誤在於,英文單詞「female」和「male」表示有生命的動植物的性別屬性,而「廁所」也好,「衛生間」也罷,它們是無生命的,因此哪裡會有性別屬性呢?應更正為「Women」和「Men」。
有關專家表示,外文標識語言用好了,是「軟實力」;用壞了,則是殘害自己的「軟刀子」「膿包」和「潰瘍」。外文標識糾錯涉及旅遊委、交管局、城管局等多個部門,希望相關部門對公共標識錯誤始終「保持高壓態勢」,防止社會環境汙染。(光明日報記者 鄭晉鳴 光明日報通訊員 南瓊)
這裡是光明日報微信(微信號:光明日報或gmrb1949),喜歡的話就點擊右上方按鈕分享給朋友吧!如果右上方沒有顯示分享按鈕,請下載最新版微信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