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鹿角上的彩帶》|紀念使鹿鄂溫克老人芭拉傑依

2021-03-01 娛樂廣播

芭拉傑依·柯拉丹姆走了。

【圖片-芭拉傑依與剛出生的馴鹿在一起】

2017年12月10日11時30分,

芭拉傑依隨風而去,

享年75歲。

【圖片-芭拉傑依老人給自己縫製的鹿角系上彩帶】

       因為一本自傳體小說《馴鹿角上的彩帶》,

       我們結識了芭拉傑依。

       她在小說中的文字質樸無華,

       卻描繪了一個無比廣闊、豐茂的森林世界,

       它吸引著我們,

       在2016年的夏天,

       走向那片大興安嶺最北端的原始森林。

       那裡生活著中國最後的狩獵部族使鹿鄂溫克,

       在剩餘的240多人中,

       熟悉傳統生活的老人不超過3位,

       如今,

       芭拉傑依也已隨風遠去。

【圖片-芭拉傑依和記者一起看自己的作品《馴鹿角上的彩帶》】

       芭拉傑依見證了使鹿鄂溫克一個世紀的滄桑。

       母親妞拉是使鹿鄂溫克的最後一位薩滿,

       在九十多歲的時候永遠離開了那片山林。

       女兒柳芭是鄂溫克族的第一個大學生、第一位畫家,

       她帶著絢麗的才華走出森林,

       又在困惑和迷失中回到了森林,

       最後被河流帶走。

       老人用文字記錄下使鹿鄂溫克族人曾經的一切,

       因為這是額爾古納河右岸最鮮活的民族記憶。

       芭拉傑依的自傳體小說《馴鹿角上的彩帶》,

       是第一部使鹿鄂溫克人自己記錄的本民族故事。

       作品幾乎涵蓋了使鹿鄂溫克人狩獵、遷徙、牧養馴鹿等生產生活中的細節,

       展示了使鹿鄂溫克人與森林天人合一的精神世界,

       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是研究中國使鹿鄂溫克人文化的重要素材。

       芭拉傑依曾說:

       「我們遊獵在這廣袤的山林,

       在這裡出生,跟森林和馴鹿過完一生。

       在書裡,我用兒子維加所畫的油畫當作配圖,

       他的畫跟別的畫家的畫不一樣,

       因為他是真正在森林中生活使鹿鄂溫克人,

       他的畫裡有高於技術之上的東西。

       我們使鹿鄂溫克人跟森林在一起,懂得森林。」

【圖片-芭拉傑依與記者合影話別】

12月27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娛樂廣播《紀實春秋》將重播長篇連播《馴鹿角上的彩帶》,重溫這位使鹿鄂溫克老人的生命書寫。

願芭拉傑依騎乘馴鹿而去,

隨風而去。

(編輯:周彬)

 

首播:

7:00—8:00

重播:

21:00—22:00

登陸www.radio.cn,選擇上方「電臺」,然後點擊下方「娛樂廣播」,選擇你偏愛的欄目;

Ios以及Android系統,在各自應用商店下載「中國廣播」,點擊右上角「電臺」,然後選擇下方「中央」,進入「娛樂廣播」收聽;

北京地區聽眾,收聽AM747娛樂廣播。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娛樂廣播 

感受語言的溫度

讓閱讀觸耳可及

相關焦點

  • 旁人噴出彩帶,新娘瞬間變火球!起火元兇是什麼?
    為了驗明真相,消防員將氣霧彩帶噴出後,分別用打火機和菸頭去點散落在地上的彩帶,發現無法使彩帶燃燒,這可以證明,彩帶本身並非易燃物。 那是噴出的氣體導致嗎?隨後,消防員一隻手持打火機點火,另一隻手持氣霧彩帶,按照使用說明搖勻後,按下噴頭對準火焰噴射。
  • 原來聖誕老人住的村長這樣,那裡有郵局、鹿園……
    聖誕老人和孩子們聖誕老人辦公室就設在村子中尖尖的木樓裡,每天上午10點半,聖誕老人便會準時坐在這裡,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回答他們千奇百怪的問題,給他們講故事,為他們送上美好的祝福。你可以和聖誕老人在辦公室裡單獨交流幾句,聖誕老人知識淵博,會多種語言,他們還會給你送上一份小禮物,前提是你能排得上隊。
  • 孝子救鹿而卒,鹿兒竟變成孝子報恩
    母親想隆冬想吃鮮筍,他都二話不說上雪山掘地求筍,有時就算自己吃野菜,也能給老母親一口好飯。  後來老母親年紀大,眼睛花了。書生從書中看到有人用鹿奶給老人洗眼睛,很有療效。書中甚至還說有人披上鹿皮,上山混入鹿群中取奶。書生合上書,很快在鄰人處借來了鹿皮,在一個傍晚時分披上鹿皮上山採奶。  話說書生披上鹿皮後,竟也和一頭大鹿兒差不起。
  • 鹿尾巴的作用與功效 鹿尾巴的吃法
    鹿尾巴是小動物鹿的一部分,是這類動物的尾巴,大家在屠宰這類小動物時,會把它搜集起來,解決整潔之後可當藥也可以當健康保健食物供人們服用,今日為大伙兒詳細介紹的便是鹿尾巴的作用與功效
  • 一頭「奈良鹿」引發的血案
    前陣子,奈良的鹿因缺少遊客餵食只能吃草而火了一把。可大家要是認為它們過得很慘的話,那就大可不必了:因為它們由專門機構負責照看。說到照看,可能有人會想到將鹿其尊為神使的「春日大社」。「春日大社」與奈良的鹿自古以來就關係密切,甚至可以追溯到1300年之前。
  • 奈良|鹿與鹿餅
    奈良的泥土,奈良的樹木,還有鹿與鹿餅。暖融融的顏色,上面還塗抹上了陽光。一到這裡,我們就被這片棕色裡靈動的小鹿打動。我跟這些靈動們打著招呼,它們時而傲嬌,時而惰懶,時而友好,時而有攻擊性,雙眼透亮透亮的,對來往的人類很熟悉,又充滿著別樣的期待。
  • 世界著名聖誕老人村:羅瓦涅米的聖誕趣事
    在這裡,寄出一張聖誕卡除了紀念之外,以後每年聖誕節都能收到由聖誕老人寄出的聖誕祝福。馴鹿雪橇、聖誕酒會、木偶劇場、機動遊戲、講述聖誕老人故事的多媒體表演等包羅萬有,還有許多聖誕老人及罕見的聖誕婆婆。這一切看上去是否充滿童話且讓人嚮往?
  • 濱州老人康桂田啟程赴京參加紀念抗戰70周年閱兵儀式
    老人家門口懸掛的歡送條幅縣委常委、縣人武部政委宋傳勝與老人親切交談縣委常委、縣人武部政委宋傳勝為老人送行  齊魯網濱州訊(通訊員 劉麗娟)近日,博興縣呂藝鎮康坊村91歲的支前模範康桂田老人作為濱州市唯一的一名抗戰支前模範代表,啟程赴京參加將於9月3號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 英國狩獵獐鹿、黇鹿、麂jǐ鹿 、赤鹿
    第一天學習關於如何一步步接近鹿,如何使用槍械的培訓:1.英國槍械和野生動物法規2.步槍工藝3.槍械安全和演練4.槍枝後坐力原理和控制5.射擊姿勢6.獵殺技巧7.狩獵裝備準備8.跟蹤狩獵的相關用具9.步槍知識講解第二天到野外親身體驗獵鹿:1.當天我們會帶您狩獵兩次,分為上午和下午兩組各三小時的狩獵
  • 關注│古法製龜鹿二仙膠 臺商尋求合作廠商(有視頻)
    龜鹿二仙膠晶塋剔透,具有滋陰補陽,預防骨質疏鬆的功效。苗君平/攝影陳仲信說,臺灣食用龜鹿二仙膠,較大陸普及,每年約有十億元人民幣的市場,依中藥古籍記載,食用龜鹿二仙膠可養生補氣,又可滋陰補腎,是絕佳養生補品,另根據現代醫學研究,食用龜鹿二仙膠還可預防骨質疏鬆症,對老人小孩最好。
  • 日本奈良的鹿又在吃選舉海報了!
    奈良公園裡的鹿是日本原生品種鹿,全都是野生的。公鹿平均壽命15歲,母鹿平均壽命20歲,它們過著雌雄分居的集體生活,就連晚上睡覺都是分開的,白天就到固定點「上班」:跟遊客討鹿仙貝吃。鹿在奈良的地位非常高,體現在許多小細節上,例如:所有車輛都必須禮讓鹿,絕對嚴禁撞傷鹿,就算是鹿衝出來撞到車而因此受傷,駕駛依舊會受罰(罰金交予奈良の鹿愛護會)。
  • 奉賢這個村莊為百對老人拍攝金婚紀念照 定格幸福瞬間
    10月23日,金匯鎮白沙村為村裡的百對金婚夫妻安排了一次紀念照拍攝活動,用金婚照片記錄他們「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人生。其中年齡最大的夫妻已經85歲和82歲,結婚60多年。風風雨雨一輩子,老人們還向現場的年輕人傳授婚姻長久之道。村民吳嶽松已經結婚56年了,當年他和老伴沈惠芳結婚的時候,沒考慮過拍照。事實上,村裡金婚老人們在年輕時幾乎沒有拍過結婚照,這次也算是彌補了當時的遺憾。
  • 死神戀上一隻鹿,結局卻令人如此揪心,可是和你在一起的日子真好…
    jin醬今天要介紹的是youtube上的一個小影片《The Life of Death》,這是荷蘭一位動畫師Marsha Onderstijn2012
  • 世界上最小的鹿:鼠鹿,你肯定沒有見過
    鼠鹿是世界上最小的有蹄哺乳類動物,成年鼠鹿體長45-55釐米長(18-22英寸),大約可以活到12歲。
  • 真相|聖誕裝飾物、彩帶放取暖器前五分鐘就焦化!奉化消防部門對聖誕飾品進行實驗
    聖誕節馬上就要到了,很多家庭或者一些店裡都喜歡買些彩帶、聖誕樹等裝飾物進行裝點,增加點節日氣氛。但是有時候這些漂亮的小東西卻是危險的安全隱患,因為製作這些物品的材質都是易燃物品,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引發火災。
  • 奈良的鹿 | 外刊精讀
    因為缺少遊客餵養,奈良公園的不少鹿只能遊蕩到市區搜尋食物,一些鹿還改變了飲食習慣。作者藉此也分析了旅遊業對日本經濟的重要性。最後,遊客會給奈良的神鹿餵食一種稱為鹿仙貝餅的特殊餅乾。這些鹿裡面大約有1300隻住在公園裡面。Some在這裡用來對數值進行估計,相當於「大約」的意思,比如:She gained some 25 pounds in weight during pregnancy. 她在懷孕期間體重差不多增加了 25 磅。
  • 聖誕老人,彩帶,聖誕樹...澳洲的公交變成童話世界了你知道嗎?附聖誕元旦期間雪梨公交運行時間
    叮叮噹叮叮噹,鈴兒響叮噹~今天就是平安夜啦,聖誕老人拉著衝浪板來到了我們南半球,街上到處都是聖誕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