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 | 瀉青丸:主治肝經鬱火,目赤腫痛,煩躁易怒

2021-02-12 小島單方

 點擊上方"小島單方"關注健康養生!

【方劑名】瀉青丸,出自明·《小兒藥證直訣》。本方又名「瀉肝丸」「涼肝丸」。

【組成】龍膽草、大黃、防風、羌活、川芎、當歸、山梔各一兩(各30克)。

【用法】上藥均研細末,煉蜜為丸。竹葉煎湯加砂糖,溫開水化下,小兒劑量酌減;也可用飲片作湯劑水煎服,各藥用量酌減至湯劑常規劑量。

【功效】清肝瀉火。

【主治】主治肝經鬱火,目赤腫痛,煩躁易怒,不能安臥,尿赤便秘,脈洪實者。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鼻竇炎、單純皰疹性角膜炎等病症。

  1.鼻竇炎:以本方加味口服結合靜滴滅滴靈治療20例,療程為1~3周,以臨床症狀的消失判斷療效。結果:病例全部有效,其中急性5例,均在6日內治癒;慢性病例中,痊癒10例,好轉5例,治療時間最短9日,最長21日。(《安徽中醫臨床雜誌》1998年第2期)

  2.單純皰疹性角膜炎:治療組50例共61隻眼以本方加味煎湯治療,對照組30例共34隻眼採用嗎啉胍滴眼,聚肌胞球結膜下注射治療,以臨床症狀改善及螢光素鈉液染色轉陰進行療效評價。結果:治療組治癒57隻眼,好轉3隻眼,無效1隻眼,總有效率98.36%;治癒時問最短13日,最長47日,平均31日。對照組治癒21隻眼,好轉8隻眼,無效4隻眼,有效率為88.23%;治癒時間最短11日,最長513日,平均為33日。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陝西中醫》2005年第5期)

  【方解】本方治療肝經鬱火所致眼病,方用龍膽草直瀉肝火;大黃、梔子助龍膽草瀉肝膽實火,導熱下行,從二便分消;羌活、防風辛散風邪肝火,能暢肝木調達舒暢之性,乃「火鬱發之」之意;竹葉清熱除煩,引熱從小便而出;當歸、川芎養肝血以防火熱傷及肝陰,使瀉肝而不傷正。全方共奏清肝瀉火,養肝散瘀之效。

  【方歌】瀉青丸用龍腦梔,瀉火下行大黃施,羌防升散芎歸養,瀉火養肝不宜遲。

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旺龍】牛黃清胃丸:醫保乙類
    【功能主治】清胃瀉火,潤燥通便。
  • 古方|瀉心湯:古典"抗生素",綠色消炎瀉實火
    瀉心湯,作為清熱瀉火解毒經典方藥,是瀉火劑的代表方,也常被用來治療扁桃體發炎。扁桃體位於口腔內部,有時候扁桃體會由於一些病毒感染而發生腫大現象,這時候很多人會認為只是小小的炎症,就沒有引起重視。其實隨著病情的發展,扁桃體腫大會誘發鼻竇炎、鼻炎之類的疾病,而且兒童也很容易患上扁桃體炎,主要症狀是睡眠打鼾鼻塞等。
  • 一個古方:左金丸
    方中重用黃連清瀉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橫逆犯胃,為君藥;而黃連又善清瀉胃熱,胃火降則其氣自和。如《本草綱目》中所說,「黃連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溼,中病即當止」。吳茱萸的妙處也不可忽視,在這個方子中扮演四個角色,一是疏肝解鬱,以使肝氣條達,鬱結得開;二是反佐以制黃連之寒,使瀉火而無涼遏之弊;三是取其下氣之用,以和胃降逆;四是可引領黃連入肝經。
  • 一個妙方:更衣丸
    其性寒,能降心火,讓心之行血功能正常,間接令藏血的肝有肝血充養,氣血疏通,避免肝火上行引起目赤。因其有重量,還能鎮定心神,安和神魂而不暴躁,除失眠心煩。它活躍於肝胃大腸經,既能以其苦寒清肝熱,治肝經實火所致的躁狂易怒、驚悸抽搐等。又能洩腸燥熱結而致的便秘。二藥相配,上能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頭暈,中能治心肝火旺引起的心煩易怒與失眠,下能治腸熱引起的便秘。因可在短時間內使大便通暢,被名更衣丸。
  • 一個古方:白雲換肺丸
    宋醫張銳《普濟方》:白雲換肺丸,名字就很治癒,用祛肺胃痰與清熱藥之高手,宣暢氣機,為肺帶來如藍天白雲般的空淨與舒爽。組成:款冬花一兩(30g),半夏、明礬、寒水石各二兩(60g)。寒水石清瀉肺胃熱。共同清熱化痰、降氣定喘並止咳。無論喘咳時間長短,均可用治。一個問題:白雲換肺丸如何製作與服用?將上藥搗成細末,加生薑汁糊成黃豆的丸劑。每次服三四十丸,薑湯送下。提醒提醒:由於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
  • 肝氣不舒:如果你有兩脅疼痛、頻頻嘆氣、脅痛、胸悶、煩躁易怒,看這裡……
    肝火上炎常表現為情志抑鬱化火,或暴怒傷肝後通常表現為頭昏、頭痛、面紅目赤、口苦、失眠、耳暴鳴或暴聾、急躁易怒。
  • 一個妙方:駐景丸
    治療方法,也可用到車前子,這就是宋代《聖惠方》卷三十三所載「駐景丸」。組成:菟絲子150g(酒浸3日,曬乾,別搗為末),車前子30g,熟幹地黃90g。菟絲子補肝又補腎,且為平補不燥烈。車前子洩肝熱而明目,目得肝血而能視。熟地黃能補血滋陰而養肝益腎,腎精上注則目明。
  • 一個妙方:駐景丸 ,治療迎風流淚、視物不明
    治療方法,也可用到車前子,這就是宋代《聖惠方》卷三十三所載「駐景丸」。組成:菟絲子150g(酒浸3日,曬乾,別搗為末),車前子30g,熟幹地黃90g。三味相合,加蜂蜜煉成丸劑,如黃豆大,每服30丸,空腹以溫酒送下,晚上飯前再服。可使肝腎得充,增目力。不僅能治療飛蚊症,還能夠治療視物不明,迎風流淚。
  • 耳鼻喉那些事:咽喉腫痛,別再瞎瀉火了!
    咽喉腫痛的患者很多,臨床上經常遇到,而聽到最多的分析就是「上火了,需要清熱解毒」。
  • 足臨泣:頭痛、目外眥痛、目眩、足跗腫痛
    【功能主治】足臨泣主治頭目、胸脅及本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頭痛、目眩、目赤腫痛、頷痛腮腫、齒痛、耳聾、咽腫、瘰癧、腋下腫、乳腫、胸痺、脅肋痛、髀樞痛、膝踝關節痛、足背紅腫、咳逆喘息、瘧疾、月經不調等。現代又多用足臨泣治療結膜炎、淚囊炎、乳腺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頸淋巴結結核等。
  • 胡慶餘堂阿膠姜棗丸,今年過冬「旺起來」~雙十一就囤它!!!
    阿蠻強推#胡慶餘堂阿膠姜棗丸#這可是滋養補顏、補血養氣的一把好手~不管是之前的紅豆薏米丸,還是黑芝麻丸,一般的阿膠姜棗丸入口乾,辛辣難咽,不好吸收。而且大多數原料不夠道地,約等於生薑丸,吃起來嗆喉還容易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