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草是一味藥效良多又極為常見的藥材,早在3000多年前,先人們就在菜園中種植車前草,將車前的葉當作時令蔬菜來吃,把籽當作糧食來食。
吃著吃著,人們發現,車前還可治不少病症呢?並分析出了草和籽的藥效。
車前草甘寒,工作於肝、小腸經、膀胱經。清熱利尿,明目解毒。
車前子甘淡微寒,工作於肺肝腎膀胱經,能清熱利尿,明目祛痰。
兩相比較,車前草的獨特之處在於利小腸,小便不利用它很好。
而車前子的功效,就更廣啦!因為在腎和膀胱經這些主水和糟粕的部門工作,同樣有利尿功效,且可用於肺病的治療,鎮咳祛痰等。
比如有名的清宣肺熱,止咳平喘方:加味麻杏石甘湯,由麻黃、杏仁、甘草、石膏、車前子組成。方中車前子清肺熱,利小便,使熱從小便而去。
民間的習慣,端午節的時候會採一些車前子熬湯,大家都來喝。不僅補益五臟虛損,還有利尿的作用。比如老年人小便排不通暢,排的時候不爽或很痛,可以做車前子粥:
車前子9g,粳米四兩,熬成稀飯。服用後效果很好。
而若是患泌尿系疾病小便不通,用車前子,滑石各30g,調成細末,每次在飯前加米湯服3g,一日三次,效果也很好。
同時,人紀大了,有時候會出現飛蚊症,就像有一隻蚊子在眼前飛來飛來去一樣,這是因為肝、腎兩虛產生的視神經萎縮而產生的疾病。治療方法,也可用到車前子,這就是宋代《聖惠方》卷三十三所載「駐景丸」。
組成:菟絲子150g(酒浸3日,曬乾,別搗為末),車前子30g,熟幹地黃90g。
菟絲子補肝又補腎,且為平補不燥烈。
車前子洩肝熱而明目,目得肝血而能視。
熟地黃能補血滋陰而養肝益腎,腎精上注則目明。
三味相合,加蜂蜜煉成丸劑,如黃豆大,每服30丸,空腹以溫酒送下,晚上飯前再服。可使肝腎得充,增目力。不僅能治療飛蚊症,還能夠治療視物不明,迎風流淚。
車前子也是個流量製造者,與大文豪歐陽修的故事流傳至今。
《本草綱目》有一則醫案說:宋朝的大文學家歐陽修,有一次患腹瀉,拉肚子拉了很多天了。皇帝很關心,安排太醫來為他用藥,治了好幾天,一點效果都沒有,仍然腹瀉。
御醫做不到的事,卻被歐陽修的妻子做到了,她從外面的草藥醫那裡買回一包藥粉,讓歐陽修用米湯送服,一次就治好了。原來這個藥粉就是車前子。一劑普普通通的小單方就可治病,御醫卻不知,可以面壁三天了。
以上就是車前子的藥用小展示啦!當然車前草的藥用效果也是很多的,肝炎,目赤,咽喉腫痛都可用其冶療,驗方頗多。本文就不一一展示啦。
您的專屬導師已上線!無論是解答困惑、疑症諮詢、學習中醫、領取資料,都可以添加導師微信13922304446,快來找老師聊聊吧!
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我們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此文出於學習分享、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無商業用途。若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郵箱:2042938103@qq.com),立即處理。
關注我
每日了解最新資訊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發現更多生活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