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峰:治鼻竇炎的妙方!

2021-02-21 馮小哥說

分享一個治鼻竇炎的妙方:土藿香15克,蒼耳子15克,青木香15克,魚腦石15克,辛夷15克,鵝不食草9克,共研細末,用棉花包,塞鼻外用。效果顯著!此方是蘇門老中醫.中醫名家黃一峰的經驗方!原出自《黃一峰醫案醫話集》!

黃一峰(1902-1990)江蘇蘇州人。早年自學中醫,師從陳秋孚、程文卿門下。1928年開業行醫,臨床以肝、膽、脾胃病為其專長。黃一峰為江蘇省名老中醫,蘇州市中醫醫院第一任院長,中醫內科主任醫師。其學術經驗見江蘇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黃一峰醫案醫話集》。

  在街頭巷尾的吳儂軟語中,一位笑容可掬、鶴髮童顏的中醫形象———黃一峰,還常常浮現在蘇州人的記憶裡。

  黃一峰,字祥麟。他於1928年設診於閶門內下塘官宰弄3號,開始了懸壺濟世的中醫生涯。1952年,他響應號召參加蘇州市中醫診所,翌年擔任該所所長,1956年發起創辦蘇州市中醫醫院,任首任院長。他先後加入了中國農工民主黨和中國共產黨,曾任江蘇省政協委員,為省勞動模範,全國著名的脾胃病診療專家。

  黃老的好學精神也是眾人皆知的,他總是以能者為師,即使成了蘇州市中醫院院長後也是如此。

  由於蘇州是水鄉,傷寒、腸炎等腸道傳染病非常猖獗,黃老便把研究和診治的目標放在這類疾病上。終於讓老蘇州人人盡皆知、聞達於百姓之中。更可貴的是,黃老行醫從不嫌貧愛富,不計較報酬,對貧困病人還施診舍藥。其中事例不勝枚舉。「懸壺濟世、心系勞苦」是黃老一生最真實的寫照。這也就能解釋為何黃老辭在世多年後的今天,還能為如今蘇州人所頌的原因。

  解放初期,一位首長請黃老會診,黃老開的處方才7毛多,首長的隨行醫生詫異不已,黃老卻說,正因為是首長,我才敢開這樣的方子,因為他最講真理和實際。服藥後,首長的病果然好轉。

  陳雲同志用「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這幅對聯來稱讚黃老的醫術和醫德

 學習中醫:不僅是為自己!為家人!更為天下人! 現在我們趕上了好時機:中國強大了!中國崛起了!中醫文化正被全世界的人看到! 讓經方中醫普惠全世界,是中醫人永遠的使命! 我相信:我們必將做到! 星星之火已然點亮,終將燎原!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播正能量!

相關焦點

  • 【尋找中原最美警察】黃一峰:抓捕犯罪嫌疑人英勇負傷
    開封市公安局南苑派出所治安管理大隊民警黃一峰,從警22年來,先後從事過特警、刑偵、基層派出所以及治安等工作,在各個崗位上都表現優秀,曾破獲多起大案要案,為轄區穩定做出了應有貢獻。在市公安局開展的「打黑惡反盜詐破系列攻堅戰」中,黃一峰同志吃苦耐勞、認真嚴謹、連續作戰,連續偵破多起重大案件。
  • 一個妙方:椒紅丸
    《聖濟總錄》有一妙方:椒紅丸,補虛勞,治腎臟久冷,解上述證狀。組成:蜀椒(取紅)、補骨脂(炒)、楝實(去皮核,炒)各等量。蜀椒分椒紅和椒目。椒紅為椒實的外殼,椒目為果皮裡面那顆黑色的種子。椒紅,是治尿頻、手足無力的妙藥。
  • 黃一峰:人是最美的風景
    黃一峰,1963年6月出生於海南陵水縣,祖籍廣東韶關,印尼僑眷。1989年6月畢業於廣東民族學院,現服務於一家大型企業,業餘時間喜愛攝影,海南省紀實攝影協會會員。
  • 夏度衡:治三叉神經痛的妙方!
    分享一個治三叉神經痛的妙方:白芍、生牡蠣各30克,丹參、甘草15克,水煎服。此方是名醫夏度衡的經驗方!原方出自《夏度衡醫案》!
  • 春節消食解酒小妙方
    以下幾個小妙方幫你平安過個幸福年。其實,焦三仙不是一味藥而是三味藥,即焦麥芽、焦山楂、焦神曲。這三味藥均有良好的消積化滯功能,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焦麥芽有很好的消化澱粉類食物的作用;焦山楂善於治療肉類或油膩過多所致的食滯;焦神曲則利於消化米麵食物。
  • 精油使用小妙方:抗病毒配方
    今天小編就教大家一些尤加利精油的使用妙方,為我們的呼吸道保駕護航。鼻塞使用妙方:將1~2滴尤加利精油滴入一塊手帕或紙巾中,深深吸嗅。還有一種方法是取1ml基礎油+2滴尤加利精油,然後塗抹於前胸與後背,一般10分鐘即可改善鼻塞,頭痛症狀。
  • ​千金妙方:路邊1種不起眼「野草」,是白髮的「剋星」,根治白髮有神效,百治百靈
    千金妙方:路邊1種不起眼「野草」,是白髮的「剋星」,根治白髮有神效,百治百靈
  • 別把鼻炎當感冒治!
    據醫生介紹,感冒是急性鼻炎的一種,由病毒感染引起,而鼻炎和感冒兩種病情都存在鼻塞、流清涕、頭疼等現狀,許多人就錯將鼻炎當感冒治,吃完感冒藥卻未見好轉,反覆發作有可能轉變成慢性鼻炎。縣中醫院 耳鼻喉科主任 池英超:若鼻炎當做感冒治療它的危害就是急性鼻炎很容易造成慢性鼻炎 還有一個就是急性鼻炎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治療 引起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很容易引起鼻竇炎 鼻息肉的發生
  • 單方精粹:燻洗法治療腱鞘炎,苦杏仁治乾癬
    苦杏仁治乾癬【單方來源】 劉友和.單方2則[J].新中醫,1993,25(5):47【藥物組成】 苦杏仁、豬板油各30g。【主治病症】 皸裂,乾癬或皮膚脫屑。【治療方法】 將杏仁與豬板油同搗如膏,裝瓶備用。用時以布包之,火烤搽患處,每日3~4次。
  • 生活常識:早起喉嚨總有痰,3個妙方解決到底!
    1、用拇指跟食、中指揉咽喉部兩側20~30次。晚上入睡前,找一小片「玄參」,含在齒邊或舌下放一整夜。
  • 9.10 微信求醫問藥-老火湯、生蛇、腳踭痛、甩頭髮、鼻竇炎
    🍀🍀🍀🍀🍀🍀🍀🍀🍀🍀🍀🍀🍀2014年9月10日佛山電臺順德901《醫家有嘢講》節目主持:碧雲內容:微信求醫問藥⤵️點頁面下方的「閱讀原文」,再點擊圖中的三角符號,可收聽本節目錄音節目內回覆:【茉莉】兒子感冒咳一至兩個月
  • 一個妙方:五枝湯!
    關於治腳氣,中醫認為:物從其類,同形相趨,同氣相求。故「皮以治皮、節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蔓藤舒筋脈,枝條達四肢」。因此民間有很多採用樹木的枝條治療腳氣的驗方。1、楮樹枝治腳氣。2、柳葉兒治腳氣。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全國中醫養生專家劉維忠主任認為,柳葉兒單一味,也可治腳氣。
  • 一個妙方:光明散
    《河北中藥手冊》載,治麥粒腫:秦皮9g,大黃6g。水煎服。孕婦忌服。此方兩味藥皆苦寒,且均可上治眼疾,尤以秦皮治眼疾之效,更為人知。比如治紅眼及眼睛長瘡:秦皮30g。可治肝經風熱,導致目赤睛痛、隱澀難開,長時間不好。如何辨別肝經風熱導致目赤眼痛呢?《張氏醫通》載:「目赤有三:一為風助火鬱於上;二為火盛;三為燥邪傷肝。」一般因風火邪毒入侵者,多見目赤腫痛。肝熱上攻者,多見眼白紅赤。肝肺陰虛者,多見眼白淡紅,視物昏朦。
  • 一個妙方:更衣丸
    來看看為啥僅兩味中藥,卻可治財主的病。硃砂是一種礦物,其晶體可作為雷射技術的重要材料,具有重墜下達之功。其性寒,能降心火,讓心之行血功能正常,間接令藏血的肝有肝血充養,氣血疏通,避免肝火上行引起目赤。它活躍於肝胃大腸經,既能以其苦寒清肝熱,治肝經實火所致的躁狂易怒、驚悸抽搐等。又能洩腸燥熱結而致的便秘。二藥相配,上能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頭暈,中能治心肝火旺引起的心煩易怒與失眠,下能治腸熱引起的便秘。因可在短時間內使大便通暢,被名更衣丸。
  • 一個妙方:三生丸!
    聯繫和區別則在於:半夏與天南星,均為治痰之要藥,半夏入脾胃肺經,燥溼健脾,主治溼痰,且有和中降逆之功。南星入肺肝脾經,燥溼化痰,善治痰擾肝經之風痰,祛風定驚。又具苦味,洩降逆氣,軟化包塊。兩者合用,半夏燥溼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南星開洩化痰以祛經絡中之風痰。二藥合用,治痰力量大,尤以祛痰擾肝經之風痰為顯著。
  • 一個妙方:石斛玄參湯
    該方治胃火上衝於心,心中煩悶,怔忡驚悸,久則肢體筋脈遲緩,兩足無力,不能動履(鞋)。正與上述對的上號。名醫陳士鐸指認胃火當肇事者,其一是基於金元名醫朱丹溪名言:治行動不利宜重視脾胃。脾胃充盛,氣血充足,筋脈便得濡養,柔軟滑利,運動靈活。其二,心胃一體接觸密切,胃有火會殃及,致心煩心慌心不安等。
  • 一個妙方:交感丹
    香附是治氣病的總司令,能治一切氣,包括血中之氣都可用它來調暢,胸腹間氣機不舒也可用它來理順。久服益氣,利人,充實肌膚顏色,長鬚眉。二者相配,一個開心智,益心神。一個行血行氣,能讓心氣流傳,心血旺盛。若人到中年,精耗神衰,常覺百事心灰,這通常和心血少有關。
  • 一個妙方:九宮湯!
    治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癲癇強痙,四肢攣急,語言不順,一切中風,風痰。由上可見,天麻和烏藥,不僅是治痙病的要藥,也是治癲癇中風等的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