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丸,指三種藥均生用並做成丸劑。此方來自《本事》卷三。
組成:半夏二兩 南星 白附子各一兩
三味藥均屬辛溫有毒之品,做成丸劑後加生薑湯送服,生薑湯同為辛溫之品,不僅溫中散寒、和胃止吐,還具解半夏南星附子毒氣的作用。
具體來說:
三味藥均發散解表,行氣行血,並溫中通絡。聯繫和區別則在於:
半夏與天南星,均為治痰之要藥,半夏入脾胃肺經,燥溼健脾,主治溼痰,且有和中降逆之功。南星入肺肝脾經,燥溼化痰,善治痰擾肝經之風痰,祛風定驚。又具苦味,洩降逆氣,軟化包塊。
兩者合用,半夏燥溼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南星開洩化痰以祛經絡中之風痰。二藥合用,治痰力量大,尤以祛痰擾肝經之風痰為顯著。
痰擾肝經之風痰,表現為眩暈頭風,眼皮跳,目昏澀,耳輪瘙癢,脅肋脹痛,左癱右瘓,麻木蜷縮跛行之奇證,其症脈弦面青,四肢滿悶,痰青而多泡。
白附子入胃、肝經。能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用於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不利索,痰厥頭痛,偏正頭痛等。
附子配伍半夏,治療皮膚肌肉麻木無知覺證屬陽虛寒溼、痰濁瘀阻型患者效果顯著。
三味藥合方,主治痰飲內伏,頭暈目眩,嘔吐酸水;中風痰多,口眼斜,半身不遂;痰厥頭痛。
痰飲證,是指體內水液輸布、運化失常,停積於某些部位的一類病證。相當於西醫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滲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心力衰竭、腎炎水腫等。
所謂內伏,就是指痰飲在體內興風作浪。治療上,可分為溫脾化飲,溫肺化飲,溫腎化飲,溫胃化飲,通陽化飲,滌痰逐飲等。而觀半夏南星附子之用,涵蓋了這些治療。
中風,可因氣血逆亂,溼痰化熱生風導致腦脈痺阻或血溢腦脈之外,痰多,口眼咼斜,半身不遂均是其表現。
痰厥頭痛,指寒痰之氣上逆而致頭痛。這種痛極難好轉,數載難好。為這種狀況所苦的人兒,可了解下此方。
一個問題:三生丸如何製作與服用?
將上藥搗爛成細末,加水做成丸劑,如黃豆大,以生麵粉在外面裹一層,陰乾。每次服十丸至二十丸,用生薑湯送下。
提醒提醒:由於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