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妙方:三生丸!

2021-02-12 本草方

三生丸,指三種藥均生用並做成丸劑。此方來自《本事》卷三。

組成:半夏二兩 南星 白附子各一兩

三味藥均屬辛溫有毒之品,做成丸劑後加生薑湯送服,生薑湯同為辛溫之品,不僅溫中散寒、和胃止吐,還具解半夏南星附子毒氣的作用。

具體來說:

三味藥均發散解表,行氣行血,並溫中通絡。聯繫和區別則在於:

半夏與天南星,均為治痰之要藥,半夏入脾胃肺經,燥溼健脾,主治溼痰,且有和中降逆之功。南星入肺肝脾經,燥溼化痰,善治痰擾肝經之風痰,祛風定驚。又具苦味,洩降逆氣,軟化包塊。

兩者合用,半夏燥溼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南星開洩化痰以祛經絡中之風痰。二藥合用,治痰力量大,尤以祛痰擾肝經之風痰為顯著。

痰擾肝經之風痰,表現為眩暈頭風,眼皮跳,目昏澀,耳輪瘙癢,脅肋脹痛,左癱右瘓,麻木蜷縮跛行之奇證,其症脈弦面青,四肢滿悶,痰青而多泡。

白附子入胃、肝經。能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用於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不利索,痰厥頭痛,偏正頭痛等。

附子配伍半夏,治療皮膚肌肉麻木無知覺證屬陽虛寒溼、痰濁瘀阻型患者效果顯著。

三味藥合方,主治痰飲內伏,頭暈目眩,嘔吐酸水;中風痰多,口眼斜,半身不遂;痰厥頭痛。

痰飲證,是指體內水液輸布、運化失常,停積於某些部位的一類病證。相當於西醫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滲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心力衰竭、腎炎水腫等。

所謂內伏,就是指痰飲在體內興風作浪。治療上,可分為溫脾化飲,溫肺化飲,溫腎化飲,溫胃化飲,通陽化飲,滌痰逐飲等。而觀半夏南星附子之用,涵蓋了這些治療。

中風,可因氣血逆亂,溼痰化熱生風導致腦脈痺阻或血溢腦脈之外,痰多,口眼咼斜,半身不遂均是其表現。

痰厥頭痛,指寒痰之氣上逆而致頭痛。這種痛極難好轉,數載難好。為這種狀況所苦的人兒,可了解下此方。

一個問題:三生丸如何製作與服用?

將上藥搗爛成細末,加水做成丸劑,如黃豆大,以生麵粉在外面裹一層,陰乾。每次服十丸至二十丸,用生薑湯送下。

提醒提醒:由於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個妙方:椒紅丸
    《聖濟總錄》有一妙方:椒紅丸,補虛勞,治腎臟久冷,解上述證狀。組成:蜀椒(取紅)、補骨脂(炒)、楝實(去皮核,炒)各等量。蜀椒分椒紅和椒目。椒紅為椒實的外殼,椒目為果皮裡面那顆黑色的種子。椒紅,是治尿頻、手足無力的妙藥。
  • 春節消食解酒小妙方
    以下幾個小妙方幫你平安過個幸福年。其實,焦三仙不是一味藥而是三味藥,即焦麥芽、焦山楂、焦神曲。這三味藥均有良好的消積化滯功能,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焦麥芽有很好的消化澱粉類食物的作用;焦山楂善於治療肉類或油膩過多所致的食滯;焦神曲則利於消化米麵食物。
  • 精油使用小妙方:抗病毒配方
    今天小編就教大家一些尤加利精油的使用妙方,為我們的呼吸道保駕護航。鼻塞使用妙方:將1~2滴尤加利精油滴入一塊手帕或紙巾中,深深吸嗅。還有一種方法是取1ml基礎油+2滴尤加利精油,然後塗抹於前胸與後背,一般10分鐘即可改善鼻塞,頭痛症狀。
  • 夏度衡:治三叉神經痛的妙方!
    分享一個治三叉神經痛的妙方:白芍、生牡蠣各30克,丹參、甘草15克,水煎服。此方是名醫夏度衡的經驗方!原方出自《夏度衡醫案》!
  • 黃一峰:治鼻竇炎的妙方!
    分享一個治鼻竇炎的妙方:土藿香15克,蒼耳子15克,青木香15克,魚腦石15克,辛夷15克,鵝不食草9克,共研細末,用棉花包,塞鼻外用。
  • ​千金妙方:路邊1種不起眼「野草」,是白髮的「剋星」,根治白髮有神效,百治百靈
    千金妙方:路邊1種不起眼「野草」,是白髮的「剋星」,根治白髮有神效,百治百靈
  • 一個妙方:枸杞丸!
    雖說如此,本方還是以補益為主,固澀力弱,所以是一個補益的基礎方。若精滑嚴重,可加入澀精之品如金櫻子、芡實、沙苑子等,則療效更佳。一個問題:枸杞丸如何服用?一個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中提到的方藥,宜根據愛好者情況辨證加減,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一個妙方:交感丹
    二者相配,一個開心智,益心神。一個行血行氣,能讓心氣流傳,心血旺盛。若人到中年,精耗神衰,常覺百事心灰,這通常和心血少有關。由於心主火,心血少不能助火下降於腎,神衰氣憊,腎中之水也不能上升至心,就像天暫無通途,不僅心常感驚悸,腎也會常感虛冷以至遺洩,甚至於陽痿。周邊鄰居脾胃的日子也受到影響,常感阻滯堵悶,納入食物的功能也受損。
  • 一個妙方:五枝湯!
    有人說:一個夏天,我被腳氣纏在家裡,全腳都是水泡,奇癢難熬,行動不得。幾次就醫,都是好而復發。後來塗楮樹汁,每天兩三次,一禮拜後竟然痊癒了。我把此法推薦給十幾個朋友,他們有的患腳氣,有的是長癬,也都藥到病除。拿一把小刀,將樹皮橫著割斷,就有乳狀液體流出,將它塗在患處,最初奇癢鑽心,很快就好了。
  • 一個妙方:神白散
    一個問題:神白散如何製作服用?答曰:水煎服。一個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一個妙方:瀉白散
    一個問題:瀉白散如何服用?水煎服。食前服用。一個提醒:本方藥性平和,尤宜於正氣未傷,伏火不甚者。風寒咳嗽或肺虛喘咳者不宜使用。
  • 一個妙方:丁香柿蒂湯
    生薑辛溫,止嘔的功效名揚四海,為嘔家聖藥,與丁香、柿蒂合用,溫胃降逆如同一個加強排。人參甘溫益氣,補虛養胃。若覺受不起人參之補,可用比它性子更溫和的黨參補脾養胃。以鞏固上三味降逆之成果。
  • 春節吃太多,腸胃不適,送你食療小妙方!
    面對這些節後症候群,艾仲醫食療專家給你一些實用的食療小妙方。  山楂和陳皮都是消食利器,而大米粥又比較溫和,可以消除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狀。製作時水添多一些,此粥熬煮時間較長,一方面使米軟爛易消化,另一方面更好地發揮山楂和陳皮的作用。        食療專家認為姜橘飲也不錯。將生薑切末,橘皮切絲,用水煮取汁。
  • 一個妙方:瘰癧疏肝丸!
    一個提醒:所治療之症,通常會兼見舌紅苔黃。第二提醒:瘰癧疏肝丸如何服用?每次6克,溫開水送下。
  • 一個妙方:石斛玄參湯
    是一個小方,卻蘊含大能量。石斛,性味甘淡,微寒,歸肺胃腎經。甘可悅脾,長於滋養胃陰,能平胃氣而除虛熱,生津。清肺熱而養津之源。益腎陰而養體,安神志,利筋骨。為胃虛夾熱傷陰專藥。筋骨痿軟,陰虛火旺,心慌心煩,用它均極妙。
  • 一個妙方:光明散
    一個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愛好者情況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一個妙方:三物備急丸
    看起來一個瀉熱,一個瀉寒,是對頭(相畏)。但戰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可能的情況下,它們又可以搞聯合,所以兩者又相使。比如《金匱要略》記載的一個三味藥的小方子——三物備急丸。一個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愛好者情況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一個妙方:三物備急丸!
    看起來一個瀉熱,一個瀉寒,是對頭(相畏)。但戰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可能的情況下,它們又可以搞聯合,所以兩者又相使。比如《金匱要略》記載的一個三味藥的小方子——三物備急丸。
  • 生活常識:早起喉嚨總有痰,3個妙方解決到底!
    1、用拇指跟食、中指揉咽喉部兩側20~30次。晚上入睡前,找一小片「玄參」,含在齒邊或舌下放一整夜。
  • 一個妙方:九宮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