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又名香港腳,既可由踩了雨水或溼熱之地而得,也可因吃生冷或大魚大肉,導致溼熱下注而得。
溼熱交爭,溼太重就會怕冷,熱太過就會壯熱。甚至還有兼頭痛等症的,類似於傷寒。這就是比較嚴重的腳氣了。
關於治腳氣,中醫認為:物從其類,同形相趨,同氣相求。
故「皮以治皮、節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蔓藤舒筋脈,枝條達四肢」。
因此民間有很多採用樹木的枝條治療腳氣的驗方。
1、楮樹枝治腳氣。
有人說:一個夏天,我被腳氣纏在家裡,全腳都是水泡,奇癢難熬,行動不得。幾次就醫,都是好而復發。後來塗楮樹汁,每天兩三次,一禮拜後竟然痊癒了。我把此法推薦給十幾個朋友,他們有的患腳氣,有的是長癬,也都藥到病除。
拿一把小刀,將樹皮橫著割斷,就有乳狀液體流出,將它塗在患處,最初奇癢鑽心,很快就好了。如果水泡已破,塗擦效果更好。
2、柳葉兒治腳氣。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全國中醫養生專家劉維忠主任認為,柳葉兒單一味,也可治腳氣。
取新鮮柳葉250克,洗淨,加水1000毫升煮沸5分鐘,先燻蒸患處,待水溫下降至能耐受時,再浸泡半小時,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燻泡4~7天即可。
楮枝兒和柳枝兒,均是華夏大地常見之木,無論南北東西均可生長,接天地四時,陽光雨露之氣,耐寒熱,難怪是各種瘡癢之病的剋星。
那麼,如果將楮枝加上柳枝,甚至其它一些常上見樹木的枝條,又會有什麼神奇的功效?
3、五枝湯,來自《醫述》,採用
柳枝、桃枝、楮枝、桑枝、槐枝各等分,水煎洗。
此方無論溼香港腳,表現為足上紅腫疼痛的,還是幹香港腳,不腫的,甚至麻木的,均治。
柳枝兒,性味苦寒。祛風,止痛,消腫。
桃枝活血通絡,解毒殺蟲。
楮樹枝可治皮膚病。《本草綱目》說它能治療癬瘡,療效比它的樹葉和莖都更快。
桑枝祛風溼,利關節。療遍體風癢乾燥,腳氣風氣。
槐枝洗疥癩,去皮膚瘙癢之風。
另外,如果在柳枝等單藥用量的基礎上加十倍麻葉煎湯一桶,去渣,溫洗。可治小兒溼疹。一般給孩子洗個四五次,溼疹就會好了。麻葉是夾竹桃科植物羅布麻的乾燥葉,有解毒殺蟲之效。
還有,《尊生八箋》載,一切筋骨疼痛,也可用此方洗浴呢。
提醒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