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的備選方:當歸苦參貝母丸

2021-02-22 民間偏方奇效方大全
導讀:三藥合治津血枯燥而小便艱澀或灼熱痛。非妊娠時或男子也常出現相同病症,皆可用本方治療。

【用法】上三味,研細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飲服三丸,加至十丸。【方解】苦參,苦寒,尤能除熱消炎,《神農本草經》認為有治「溺有餘瀝」和「逐水」作用。貝母亦治「淋瀝、邪氣」。用當歸以和血止痛,故三藥合治津血枯燥而小便艱澀或灼熱痛者。苦參味苦,煎服很難下咽,做成小豆大吞服,則無所苦。《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治〉第7條: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當歸貝母苦參丸主之。註解:小便難,是說小便艱澀、或灼熱、或疼痛,與小便不利有別。因病在下焦,因此飲食如故,這種妊娠小便難,可用當歸貝母苦參丸治療。【臨床應用】妊娠時尿道受壓易產生尿道感染,在非妊娠時或男子也常出現相同病症,皆可用本方治療。

▶ 版權聲明:

1、文源:本篇摘自《經方傳真——胡希恕經方理論與實踐》,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主編/馮世綸、張長恩。編校/律子。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推薦閱讀:

1、照方抓藥,藥到病除

2、專方妙方秘傳

3、中醫最高級秘方

4、對症下藥,卓效良方

5、清宮御醫的幾個祖傳效方

6、一劑愈神方,收藏轉發功德無量

小編的請求:

微信改版後,小編每天辛苦推送的好文越來越少人看到,小編都快要失業了~為了能繼續為大家服務,請喜歡和支持民間偏方奇效方的朋友,千萬!一定!要記得星標哦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

         點個,一起為中醫智慧加油!

相關焦點

  • 醫案:當歸苦參丸加潔爾陰治好了我的頑固性溼疹
    又跑去兔子公號查,就查到了」當歸苦參丸」。「當歸苦參丸,涼血祛溼。用於血燥溼熱引起的頭面生瘡,粉刺疙瘩,溼疹刺癢,酒糟鼻赤。」居然全中!二話不說,去藥店買了兩盒。之後就是各種忌口,各種忍耐,配合著潔爾陰外擦,連用了十天。嘿嘿,腫包癟了,紅點消了,一點都不癢了!為慎重起見,又接著外擦了一周潔爾陰。
  • 【看本草中國 說養生故事】婦科良藥用當歸 養血補血賽人參
    其中用到了一味藥,叫做當歸。  四物湯出自《和劑局方》,有調和榮衛、滋養氣血之功效,用來治療衝任虛損、月水不調、臍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塊硬、妊娠宿冷等症。  方中用藥為當歸、川芎、白芍和熟地黃。其中當歸補血兼以活血,熟地則以補血為主,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氣,芍藥斂陰養血,從而使補血而不滯血,行血而不破血,補中有散,散中有收,成為治療血證要劑。
  • 防風通聖丸:適合春天常備的藥
    防風通聖丸處方來自金代劉完素的《宣明論方》,方由防風、川芎、當歸、白芍、大黃、麻黃、連翹、薄荷、芒硝、生石膏、黃芩、桔梗、白朮、芥穗、梔子、甘草等16味藥組成。 方中防風、芥穗、麻黃、薄荷散風解表,使風邪由表而解;大黃、芒硝下洩蘊熱由大便而出;配以梔子、滑石(為衣)瀉火利溼,使熱從小便排出;生石膏、黃芩、連翹、桔梗清解肺胃之熱;當歸、川芎、白芍和血祛風;白朮健脾燥溼;甘草和中緩急。 諸藥配伍,共奏解表通裡、清熱解毒之功,解表而不妨裡,通下而不礙表,從而達到表裡雙解的目的。
  • 當歸拈痛湯是良方
    不要擔心,按照以往慣例,本期繼續給大家推薦一副中醫治痺名方—當歸拈痛湯。當歸拈痛湯,來源於金元名家張元素所著的《醫學啟源》,因該方止痛功效顯著,如同信手拈來,故名為拈痛湯。其原文對治療有如下記載:「溼熱為病,肢體煩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痛,下注於脛,腫痛不可忍。」
  • 告誡大家:農村常見草藥,假菠蘿,主治腎結石、尿路感染、肝炎、風溼痛
    主治腎結石,尿路感染,腎炎水腫,感冒高熱,咳嗽,肝炎,睪丸炎。還可治風溼痛,痢疾,胃痛。                                假菠蘿為農村路邊常見草藥。
  • 千方百劑:代抵當丸
    生地黃 穿山甲(蛤粉炒)各30克 桂9~15克【用法用量】 蓄血在上焦,丸如芥子大。每次丸,臨臥去枕仰臥,以津咽之,令停留喉下,搜逐膈上之瘀積;中焦食遠,下焦空腹,俱梧桐子大,以百勞水煎湯下之。如血老成積,此藥攻之不動,宜去桂、地,加廣茂(醋浸透,焙乾)30克、肉桂21克。
  • 烏梅丸合方當歸芍藥散治崩漏
    脾氣急,多夢,入睡困難;平時手涼,近兩天手熱,下腹部壓痛,大便有點稀,尿黃,小腹涼,舌淡白苔薄。右脈寸浮關遲沉。西醫診斷盆腔積液,雙側卵巢囊腫,子宮內膜還厚!處方:烏梅丸合當歸芍藥散加減:烏梅15克,黨參15克,白朮10克,茯苓15克,當歸10克,黃連6克,黃柏6克,附子10克,炮姜6克,川芎6克,白芍20克,澤瀉10克,地榆15克,炙甘草6克,五劑日一劑,二診:患者反饋一劑血止。現在月經沒有了,偶爾有一點褐色分泌物,無汗怕冷,多夢,入睡困難,平時手涼,尿黃,小腹不涼。
  • 寶書說方:加味玉屏風丸治汗證
    餘治療自汗、盜汗,常用自擬加味玉屏風丸,對症加減,每收良效。汗證一般都比較頑固,很難取得速效,故用丸藥以緩圖之。案例1洪某,女,44歲。大量出汗,汗出不止,畏寒怕冷,容易感冒,食欲不振,容易洩瀉,體倦乏力,面色無華,心悸失眠,舌質淡,脈細。診為:氣血不足,表虛自汗。用補益氣血(治本),固表止汗(治標)之法治之。
  • 這個成藥真好:防風通聖丸
    截1月27日晚間,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
  • 困惑堂醫話:一味苦參煮水外洗,解決女性或者男性大問題!
    蝕於下部則咽幹,苦參湯洗之。(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治第三・十一)本方主治狐惑病前陰蝕爛之證。仲景所謂「蝕於下部」,乃單指前陰腐蝕潰爛而言。本證為肝經熱毒下注所致,因足厥陰肝經,繞陰器,抵少腹,上通於咽喉,故熱毒循經自下而上衝,則見咽喉乾燥。以苦參湯燻洗前陰,乃取其味苦性寒,功擅清熱燥溼,解毒殺蟲,就近燻之,以治其本,則咽幹之標自愈。本方亦可用於婦女溼熱濁毒下注之帶下、陰癢及男子陰囊溼疹。
  • 氣血雙補-當歸黃芪黨參烏雞湯-常喝秋冬不怕冷
    當歸:【性味】甘、辛,溫。【歸經】歸肝、心、脾經。【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溼痺痛,跌扑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於經閉痛經,風溼痺痛,跌扑損傷。黃芪:【性味】甘,溫。【歸經】歸肺、脾經。
  • 【旺龍】牛黃清胃丸:醫保乙類
    【包裝規格】每丸6克,(1)鋁塑板包裝,每盒10丸,每件120盒;(2)蠟丸,每盒裝6丸,每箱裝120盒。【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方中牛黃清心解毒、消腫止痛,為君藥。黃芩、黃柏、梔子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石膏清肺胃氣分實熱,共為臣藥。
  • 壯陽補腎: 本草綱目牌 七寶美髯丸 60g(6g/45丸)
    【藥品名稱】通用名稱:七寶美髯丸漢語拼音:Qibao Meiran Wan【成份】制何首烏、菟絲子(炒)、茯苓、當歸、枸杞子(酒蒸)、補骨脂(黑芝麻炒)、補骨脂(黑芝麻炒)。輔料為蜂蜜、滑石粉、蟲白蠟。【性狀】本品為棕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味微甘、苦。【功能主治】滋補肝腎。
  • 祖傳偏方:老奴丸正宗配方
    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老奴丸正宗配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老奴丸正宗配方木香5錢,燈心2錢,大蜘蛛7個,蓽澄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