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證是指陰陽不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洩的病症。白晝時時汗出,動輒益甚者,稱為自汗;寐中汗出,醒來自止者,稱為盜汗。餘治療自汗、盜汗,常用自擬加味玉屏風丸,對症加減,每收良效。汗證一般都比較頑固,很難取得速效,故用丸藥以緩圖之。
案例1
洪某,女,44歲。大量出汗,汗出不止,畏寒怕冷,容易感冒,食欲不振,容易洩瀉,體倦乏力,面色無華,心悸失眠,舌質淡,脈細。診為:氣血不足,表虛自汗。用補益氣血(治本),固表止汗(治標)之法治之。
方藥:黃芪、白朮、防風、紫河車、鹿角膠、龜板膠、五味子、紅參、麥冬、白芍、當歸、川芎、熟地黃、雞內金、陳皮、法半夏、茯苓、石榴皮、五倍子、麻黃根、浮小麥各50克。
用法:共研細粉,煉蜜為丸,10克重,每日服3次,每次服1丸。
體會
本例蓋因氣血不足,脾胃虛弱,肺胃不固導致自汗淋漓,洩瀉乏力,遷延日久,虛羸難支。方中用玉屏風散(黃芪、白朮、防風)益氣固表;用龜鹿二仙膠(龜板膠、鹿角膠)、生脈飲(紅參、麥冬、五味子)、八珍湯(紅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白芍、川芎、熟地黃)、紫河車峻補氣血,以固根本;用雞內金、陳皮、法半夏健脾和胃,幫助消化;用石榴皮、五倍子固澀止瀉;用麻黃根、浮小麥固表斂汗。標本兼治,藥證相符,故能收效。服1月後,食慾增,洩瀉止。服2月,體力增,汗出少。服3月,自汗斂,身康復。
案例2
肖某,女,37歲。夜寐盜汗,消瘦,乏力,舌紅無津,五心煩熱,兼午後潮熱,脈細數。診為陰虛內熱所致之盜汗。用滋陰清熱(治本),固表止汗(治標)之法治之。
方藥:黃芪、白朮、防風、紫河車、龜板膠、鹿角膠、麻黃根、浮小麥、五味子、太子參、麥冬、生地黃、當歸、赤芍、川芎、白薇、銀柴胡各50克,甘草20克。
用法:共研細粉,煉蜜為丸,每丸10克重,每日服3次,每次服1丸。
體會
本例蓋因陰虛內熱,陰陽不調,導致盜汗頻頻,消瘦乏力,五心煩熱,夜寐不寧。方中用玉屏風散(黃芪、白朮、防風)益氣固表;用龜鹿二仙膠(龜板膠、鹿角膠)、生脈飲(太子參、麥冬、五味子)、四物湯(當歸、白芍、川芎、熟地黃)、紫河車滋陰補血,益氣生津,以治其本。用白薇、銀柴胡清退虛熱;用麻黃根、浮小麥固表斂汗,以治其標。用藥中的,故能收效。服1月後,津液生,陰血旺。服2月,煩熱退,盜汗停。服3月,體力增,身康健。
猜你還想看:
經常熬夜、出汗不止,可以試試六味地黃丸的弟弟
一個兩味藥的經典配方,無論自汗盜汗,通通化解!
自汗盜汗嚴重,什麼都沒幹就覺得很累,這是虛勞了,4個方法改善
白天靜止出汗是自汗,晚上睡眠出汗是盜汗,6種調理給你止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