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灸郎中」免費關注
【取穴位置】
在足背外側,當足4趾本節(第4趾關節)的後方,小趾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解剖位置】
有足背靜脈網,第四趾背側動、靜脈;布有足背中間皮神經。
【功能主治】
足臨泣主治頭目、胸脅及本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頭痛、目眩、目赤腫痛、頷痛腮腫、齒痛、耳聾、咽腫、瘰癧、腋下腫、乳腫、胸痺、脅肋痛、髀樞痛、膝踝關節痛、足背紅腫、咳逆喘息、瘧疾、月經不調等。
現代又多用足臨泣治療結膜炎、淚囊炎、乳腺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頸淋巴結結核等。
足臨泣主治脅肋痛,目眩,偏頭痛,目外眥痛,乳癰,瘧疾,月經不調,足跗腫痛等。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頭痛,眩暈;
月經不調,胎位不正,乳腺炎,退乳;
其它:中風癱瘓,足跟痛,間歇熱,呼吸困難。
【穴位配伍】
足臨泣穴配三陰交穴治痺證;
足臨泣穴配三陰交穴、中極穴治月事不利。
足臨泣穴配丘墟穴、解溪穴、崑崙穴,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作用,主治足跗腫痛。
足臨泣穴配風池穴、太陽穴、外關穴,有祛風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偏頭痛。
足臨泣穴配乳根穴、肩井穴,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主治乳癰。
【穴位治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註】
膽經輸穴;八脈交會穴~~通帶脈。
中醫有「同身寸」一說,針灸取穴比量法,出《千金要方》,是指以患者本人體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作為量取穴位的長度單位。就是用自己的手指作為測量身體,尋找穴位的尺度。
中指同身寸:中指屈曲時,中節橈側兩端紋頭之間的距離為1寸。
拇指同身寸:拇指的指間關節的寬度為1寸。
橫指同身寸: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以中節橫紋為標準,其四指的寬度為3寸。
此外,將食指和中指併攏,以中節橫紋為標準,其兩指的寬度為1.5寸。
註明:本文視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使用不當請聯繫刪除,文章內容若涉及配方針灸技術,僅供參考,請勿隨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