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鬥村村民劉必順:幹部的好作風給我帶來了好福氣

2021-02-22 新閩清

秋分時節的山村涼爽怡人,村道兩邊的芋蓋長得鬱鬱蔥蔥,遠處的稻田黃得正豔。下午3點多,我縣池園鎮福鬥村村民劉必順扛起鋤頭、捲起褲管,前往田裡打理快要收穫的檳榔芋頭。

「你們家的芋頭長勢喜人,又快要收穫了啊。」池園鎮鎮紀委書記林敬濤帶著福鬥村主任劉銳清一行,來了解劉必順最近的生活情況。

「多虧你們幫忙啊,前一段西瓜、板慄南瓜及時賣掉了,收入了4萬多。」劉必順說,昨天剛進城,給老家在外地的媳婦買了一身新衣服,她可高興了。

劉必順今年45歲了,由於家庭經濟不好、文化低,一直相不上對象。因為這個,他總覺得低人一等,在村裡不愛跟人打交道,曾經也染上喝酒、打牌的壞毛病,對未來沒有信心。

不能讓任何一個村民

在脫貧的路上掉隊!

2014年,村裡將劉必順上報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鎮紀委也將劉必順列為重點監督脫貧對象,每隔一段時間,林敬濤就會到福鬥村看看劉必順的生活變化。

村主任劉銳清從鄰鎮的科技農莊幫劉必順引進了新型西瓜、板慄南瓜,希望他通過種瓜能提高收入。

「西瓜種了5畝,板慄南瓜種了8畝,新品種的瓜對技術要求比較高。」劉必順邊鋤草邊說,瓜苗種了不久,就出現「燒苗」現象,村書記劉必榕到鎮裡找了農業技術員,現場指導,原來是施肥太早了,通過灌水稀釋,瓜苗才恢復長勢。

「我經常來福鬥,主要是看看劉必順的各種惠農扶貧資金有沒有到位。」林敬濤說,劉必順享受中央省市的扶貧補助6800元,其中,中央扶貧資金補助2000元,省級財政補助4800元,這些錢,我得看到他打到卡裡才放心。

在扶貧幹部和村裡的關心幫助下,2017年,劉必順脫貧了。經濟的改善增強了劉必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性格變開朗了,穿著也講究了,把家裡的房子也裝修一新。

家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劉必順脫貧不久,一位在同廠打工的女工友看上了劉必順,40多歲的劉必順終於喜結良緣。

婚後,兩口子互敬互愛,經常一起下田,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正當他們憧憬著更美好的生活時,今年疫情期間,他們的生活遇到了新的煩惱。

原來,在他們收瓜的時節,由於池園鎮出現過疫情,人員防控抓得緊,銷售成了大問題。

「當時真擔心這十來畝瓜爛在地裡,如果不能把瓜賣出去,日子又回到從前了。」劉必順心有餘悸地說,幸虧鎮村幹部們及時幫忙,才度過了難關。

「鎮機關發動黨員幹部買了上千斤瓜。」林敬濤說,不讓脫貧群眾返貧,「四個不摘」很重要,對劉必順這樣的脫貧戶,要時時關注,不停地拉一把、拽一下,絕不能讓他掉隊,除了發動黨員幹部買瓜,幫扶幹部還搭車農產品直播、線上銷售、向省城超市送貨等辦法,解決了劉必順和其他農戶的銷售問題。

「都是你們的好作風給我帶來了好福氣!」聊天中,劉必順對前來看望他的黨員幹部由衷地讚嘆。(張文  羅麗玲)

編輯:吳倩穎

校對:劉文輝

審核:許小龍 吳俊青

鄭子記赴縣住建局調研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全力保障中秋國慶食品安全

「讓孩子們跑起來」

十一去哪玩?拒絕人從眾𠈌!福建10條鄉村旅遊打卡路線,陪你度過「悠長假期」!

文旅部發布重要提醒!關於國慶中秋出遊!

@閩清人,請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

相關焦點

  • 關家鎮:「三抓三建」強化幹部作風建設
    連日來,關家鎮圍繞落實「三抓三建」,動真格、出實招,紮實整治幹部作風,成效顯著。抓學習教育,建幹部學習制度。為強化機關幹部政策理論學習,鎮上專門組織對機關學習制度進行了修訂完善,明確每月開展一次幹部講壇、每周召開一次工作匯報例會,將幹部講壇細化為時政解讀、政策業務、學思踐悟和發展突破四大板塊,對講授的形式和內容做了標準界定。明確每周工作例會由值周領導代行主要領導職責、對全鎮工作進行安排,抽查一周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 從江縣真由村:村裡來了兩位姓吳的好幹部
    「村裡先後來了兩位姓『吳』的駐村幹部,無論是以前的老吳,還是現在的小吳,都是我們的好幹部!」1月12日,黔東南州從江縣加勉鄉真由村村支書潘曉術接受記者採訪時感慨地說道。「只要他答應了村民的事,他說到做到。」潘曉術說:「他說要修串戶路,不到一個月就把全村近2公裡的串戶路修好。村民們回家過年,都誇秀實兄弟好。」聊起這些,潘曉術的眼圈紅了。吳秀實病倒後,2018年3月,貴州高速公路集團又派來了小吳——吳德超,接下了扶貧真由村的重擔。「接下他的擔子,我壓力不小。」吳德超坦言。村民質疑,年輕的吳德超能像老吳一樣,把村裡的事幹好嗎?
  • 北辛莊村有這樣的好書記,真是老鄉的福氣···
    宋德突然想起一件事,當村大路口的涼亭沒弄好,讓他們返工重鬧,不知鬧好沒,我得看看去。眾人領過去,兩隻手摸摸這兒,摸摸哪兒,放心了,說:這下鬧好了,打個撲克下個棋,好地方。在全村各家各戶晾曬黃芪籽的場地上,宋德一把一把抓起黃芪籽拿手捻,說:好成色,一斤最少賣一百塊,每畝打個六七斤沒問題,這是咱黃芪坡第一年有收成,以後,等著數錢哇。
  • 「好幹部」金佳麗:難事變易事,就在一念間
    孔村曾是個後進村,村莊建設滯後,村民矛盾突出,而問題的癥結源於村班子不團結,村黨支部書記更是長期外出,沒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2017年,孔村主責幹部被停職,村監委主任潘偉麗被任命為代理村黨支部書記。潘偉麗有幹勁、衝勁,但工作經驗不足,因此心裡有些忐忑。當時金佳麗心裡也沒底,但無論多難,她也要幫助潘偉麗挑起重擔,讓孔村發展邁入正軌。
  • 永城好兒媳黃淑敏:村裡的好幹部 家中的頂梁柱
    高莊鎮大廠村 村民 孔凡雲 【有時候趁著吃飯時間端著碗來家裡一趟,看看有什麼需要幫忙的… 母親的髒衣服平時都是她帶回家,忙完工作之後晚上回家洗乾淨再 …… 不只我們,其他鄉親家裡斷電、有啥急事都來找她幫忙,人特別好
  • 親戚來了,就是好!(二)
    正是人間四月天,結親幹部們踏著春光,看望久未見面的親戚,和親戚一起幹農活、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搶抓農時春耕備耕、話家常、吃團圓飯……  「每年巴特爾小夥子都來幫我犁地、施肥、澆水,我種的茄子、辣椒、草莓等果蔬都有一個好收成。」 說起這她的親戚巴特爾,別列克齊村村民趙有香老人家就高興地合不攏嘴,直誇她的親戚就是好。
  • 祖樓鎮祖樓村:好習慣催生好生態
    「有了好習慣,就有了好環境、好生態!」該村第一書記阮峰說,原來村內垃圾遍地的情況消失了,各家各戶養成了好習慣,飲料盒、塑膠袋、玻璃瓶等日常生活垃圾全部裝袋入桶。村民維護環境衛生的意識提高了不少,村容村貌整潔乾淨了許多。      據村返鄉人士朱行雷介紹,3年前祖樓村村民們對垃圾的處理很隨意。那時候田邊地頭、房前屋後,垃圾不時入眼。
  • 年夜飯圍爐 「七大年菜」 迎來好福氣
    雞與「吉」念法相近,有吉利之意,閩南地區雞與「家」同音,有「吃雞起家」的說法,象徵祝福家庭、家運良好,為家族的成員帶來福氣!全雞料理代表有頭有尾,象徵全家福的家庭意象。【菜頭魚丸湯&蘿蔔糕:祝好事】――好彩頭代表菜:菜頭魚丸湯、香煎金黃蘿蔔糕
  • 〖喜獲榮譽〗吳建昌同志榮獲遼寧省「人民好幹部」稱號
    三十裡堡街道黨工委書記吳建昌榮獲遼寧省「人民好幹部」稱號。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激勵全省廣大黨員幹部爭當踐行「三嚴三實」的表率、忠誠乾淨擔當的楷模,推動振興發展的先鋒,努力成為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幹部,經省委研究決定,省委組織部對近年來全省各條戰線黨員幹部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予以表彰,授予徐佔海、張麗萍、吳建昌等同志遼寧省「人民好幹部」榮譽稱號;同時,追授毛豐美、孫德忠、董福財、高軍同志遼寧省「人民好幹部」榮譽稱號。
  • 集團公司召開工安公司幹部大會
    會上,集團公司副董事長蔡仲斌結合工安公司實際情況和突出問題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切實增強公司員工解決困難項目的信心、決心和責任心,形成積極主動、攻堅克難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二是要儘量規避或降低項目履約風險,對於項目建設過程中暴露出的相關問題要迅速組織解決,控制項目管理成本;三是要加強領導班子分工協調,共同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助力工安公司高質量發展。
  • 熱水鎮:舉行村(社區)幹部綜合能力測試
    12月16日,為認真落實中央、省、曲靖市及宣威市關於村「兩委」換屆工作部署要求,熱水鎮黨委政府採取「書面筆試+集體面試」的形式,組織村(社區)幹部隊伍新進人員開展綜合能力測試
  • 【榜樣】武鳴區羅波鎮羅波社區好書記--梁金城
    多年來,他全心全意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強班子作風建設,積極服務社區群眾,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的責任與擔當。日前,城區黨委授予梁金城城區「十佳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榮譽稱號。
  • 測你過年前有啥天降好福氣
    在過年前,你還有什麼天降好福氣,還能賺到大錢嗎?做一個心理測試吧,下面有三朵百合花,哪一朵最純潔呢?別猶豫,選出你的答案,測一測過年前,你有什麼天降的好福氣?                                                                                                              選擇A過年前有賺錢的好福氣
  • 汾城戰「疫」:守好「兩扇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加快蔓延使一面與鄉寧緊臨一面與新絳緊挨的汾城鎮「心跳加速」如何收好、
  • 博州各族幹部群眾「雲相聚」 歡度佳節!
    陳億文 攝熱孜豔·阿布力子一家有四口人,兒子今年上高三,女兒今年7歲,丈夫在外打工,疫情防控期間,一家人的生活物資保障、就醫看病,都靠社區幹部和志願者幫助。「社區幹部把我們居民當成家人一樣為我們服務,給我們買菜、買藥,真是太感謝他們了。過節了,我就想炸點饊子,做點糕點送給他們,讓他們和我一起過節。」她說。下午,熱孜豔將一大盤剛炸好的饊子給社區幹部送了過去。
  • 退伍退休後,他用「苦」咖啡給村民帶來了「甜」日子
    「因為氣候好,咖啡長勢也好,去年剛進入12月,我們就收購了1噸多的咖啡豆。」扎迫站在曬場旁說。只見咖啡曬場鋪滿了咖啡豆,一旁機器嗡嗡響個不停,五六個村民洗咖啡豆、曬咖啡豆、翻咖啡豆,正忙得不亦樂乎。走進茨米竹咖啡地,一米多高的咖啡樹掛滿了紅彤彤的咖啡豆。正在摘咖啡豆的扎努被通紅透亮的咖啡豆映紅了笑臉。
  • 一位婺源返鄉村民的日記:這次戰「疫」,我重新認識了我們的村幹部
    如果說,疫情來臨時的動員讓我改變了對村幹部能力的認識,那麼當疫情臨近時,村委會幹部的挺身而出和日夜堅守則真正讓我被觸動。村幹部將黨旗插上抗「疫」前線      密不透風的「城牆」,終於築成了,所有村民的恐慌消散,可駐守在崗哨上的村委會幾名幹部卻開始了他們異常艱苦的堅守。
  • 【守初心 擔使命】楊常青:堅守初心 站好最後一班崗
    一邊走訪,一邊不停地叮囑隨行的鄉鎮幹部、駐村幹部要切實轉變作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紮實細緻地辦好民生實事,特別要關心和照顧好弱勢群體,切實關心百姓疾苦,千方百計解決實際困難。楊常委在與鄉鎮幹部交談的話語中,不時流露出他對甘洛太多的情懷。走訪中,無論是幹部職工還是普通群眾,聽說楊常委將離開甘洛都依依不捨。
  • 【民族團結一家親】經開區千名幹部在村裡多了個親戚
    結對認親讓眾多原本素不相識的人從此相識一聲「親人」就這樣溫暖了原本陌生的你我一個「走」字道出了親人之間增進感情的重要方式這不經開區(頭區)1694名黨員幹部來村裡走親戚了打包行李、背上行囊!從3月12日起,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的1694名黨員幹部將分批前往薩爾達坂鄉、南山牧場等地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結對認親活動,切實幫扶群眾解決實際困難。「高哈爾大姐,打從今兒起,咱們就結成親戚了,這是我的聯繫方式。親戚親戚,越走越親,今天我來看你們,以後也歡迎你們到我家去做客。」區教育局幹部李燕提著大米、清油等慰問品,走進了薩爾達坂鄉東南溝村村民高哈爾·烏蘭的家中。
  • 蓋尾鎮:智慧音箱讓村民緊跟時代脈搏
    在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踐中,如何讓廣大村民緊跟時代脈搏,獲取最新的政策資訊,蓋尾鎮通過智慧音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