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樓鎮祖樓村:好習慣催生好生態

2021-02-13 蕭縣新聞網

12月11日早晨,祖樓鎮祖樓村張學明騎著電動車去村部,臨出門時把一袋垃圾放在路口的垃圾桶裡。

     「養成習慣了,現在家裡有了垃圾不放在村裡的垃圾桶裡,就感覺很彆扭!」張學明說。

     「有了好習慣,就有了好環境、好生態!」該村第一書記阮峰說,原來村內垃圾遍地的情況消失了,各家各戶養成了好習慣,飲料盒、塑膠袋、玻璃瓶等日常生活垃圾全部裝袋入桶。村民維護環境衛生的意識提高了不少,村容村貌整潔乾淨了許多。

      據村返鄉人士朱行雷介紹,3年前祖樓村村民們對垃圾的處理很隨意。那時候田邊地頭、房前屋後,垃圾不時入眼。2019年皖北煤電集團駐該村扶貧工作隊開展向垃圾汙染宣戰工作:大環境的垃圾,由村黨員幹部先行把路邊、地頭、河溝等處的垃圾分批撿拾清理;日常的公共環境衛生保持,除了專職人員清掃,還鼓勵村民自願清理維護。僅2019年,黨員幹部隊伍就在村範圍累計集中清理垃圾達300多次。與此同時,各自然村開展人居環境大比拼。在整治「髒亂差」的同時,比「好習慣」,對各自然村環境衛生建設情況評比監督,讓大家扔掉了「舊習慣」,養成了「好習慣」。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發現「好習慣」讓居住環境沒有了垃圾汙染,舒適感倍增,漸漸地都投入到清理垃圾活動中。多管齊下,村裡的環境大有改觀,田間地頭、房前屋後沒有了礙眼的垃圾,村裡小河清澈見底。鎮黨委副書記劉萬裡感慨道:「好習慣催生好生態,綠水青山又回來了!」(阮峰 李傑 徐建設)

相關焦點

  • 廢舊祖厝大變身!一起來南安這個村瞧瞧……
    村老人協會會長黃榮華笑著說,年輕人在籃球場打籃球,婦女在一旁跳廣場舞,老人們則在棋牌室裡玩棋牌,小孩打打桌球、看看書,「都挺好」。「這不是唯一一處,我們村有6座廢舊祖厝,都改建成休閒廣場了。」 仁科村委會主任黃文毅說,在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仁科村通過移風易俗,祖厝變身休閒廣場,公共設施多了,建設和諧村氛圍越來越濃厚,路好走了,景色美了,村民的心也舒坦多了。
  • 為孩子生在好時辰 孕婦竟被婆婆逼服催生藥
    網友「50㎡」最近在本地論壇上發帖稱:「這幾天家婆老是讓自己吃催生藥,說好時辰生的孩子以後命好,有福相,能當大官。」
  • 大埡鄉木蠟村生態環境好 猴子頻繁進村來「吃喝」
    張昌權說,木蠟村山林多,山裡的野果子也多,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非常適合獼猴生存。附近山林裡也時常有獼猴出沒,它們大都成群出動,在樹林間跳來跳去,十分可愛。大埡鄉宣傳委員陳小東介紹,近年來,大埡鄉的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森林植被覆蓋率不斷提升,村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不斷增強,野生動物不斷增多。
  • 豐陽四月十四祖誕就要到來,但是……
    「每年豐陽村祖誕日都會有來自湖南藍山、寧遠,廣西賀州的吳氏後裔回到村裡參加祭祀,去年就有上萬人回村。往年這個時候村裡基本上都在為祖誕日做準備了,今年由於受疫情影響,雖然連州沒有出現疫情,但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不能存有僥倖心理,所以我們村委會和理事會成員、村中老族人商量後,決定暫停沿襲這麼多年的祖誕節日,我相信特殊時期村民們都會理解的。」豐陽村黨總支書記吳仁斌說。
  • 「共享」祖厝,「五姓」一家親……
    走進界山鎮玉山村,距離該村村部不遠的小道邊,矗立著一座祖厝,不同的是,這是一間「五姓合一」祖厝。2017年以前,「五姓合一」祖厝所在的片區混居著黃、楊、陳、朱、汪五個姓氏的村民,原先均有祖厝,舊傳統「角落」文化深厚,各自開展祭拜慶祝等活動。由於年代久遠,有些祖厝已經殘破不堪,甚至面臨倒塌的危險。
  • 塔頭周厝埔村英祖書室落成,黃氏一族添輝煌
    金秋時節好時光,黃氏一族添輝煌。10月15日(農曆八月二十二日),廣東省揭西縣塔頭鎮周厝埔村四房英祖書室舉行了落成慶典儀式,今日塔頭微信公眾號在此表示熱烈的祝賀!至公元1926年(民國15年,農曆丙寅年),枝繁葉茂,人丁興旺,四房宗親承繼祖訓,壯我黃氏赫赫之聲威,弘揚祖德之光輝,彰顯族親之榮耀,鼎力興建英祖書室。書室雕梁畫棟,美侖美奐,自聖誕以來,吾族繁榮昌盛,賢能輩出,迄今已歷90多個春秋。然因歷史原因,書室分崩離析,被分給本村後裔作家居所用。
  • 【關注】黃南野生動物棲息生態環境變好
    檢查組認為,自十八大以來以來,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兩山」理論和全州收繳槍枝以來,在州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州各級政府加強環境和野生動物雙保護,取得了野生動物棲息生態環境變好、群眾保護意識變強、市場交易變少、野生動物種類和種群變多的成果
  • 【生態好市民】小班組「新年親子樂淘淘,創意手工生態展」主題開放日活動
    為增進家園之間的聯繫與交流,讓家長深入了解我園推進和落實《生態好市民》實驗本課程教材的活動,同時向家長展示2016年秋季學期孩子快樂成長的足跡。2016年12月29日上午,城建幼兒園小班組開展了「新年親子樂淘淘,創意手工生態展」主題開放日活動,熱情歡迎小班組全體家長的到來。老師們從環境創設到活動內容的設計都做了精心準備。
  • 閩南夜話 | 祖厝是鄉村的一抹剪影
    兒時,我時常會叫上同齡孩子到祖厝,與住在裡面的小夥伴一起捉迷藏,有時一玩就是一下午,樂此不疲,樂不思蜀。祖厝不僅留存有我美好的童年記憶,也曾住著一個我仰慕的老人。每天走在去上學的路上,時常可以看到老人在祖厝大埕前打太極的身影;中午放學回家,又時常遇見他手中拿著報紙、雜誌,匆匆從村部的老年活動中心往家走的身影。
  • 樸槿惠的好習慣,卻忘記母親的用心良苦!
    打從樸槿惠讀書寫字開始,陸英修就會要求樸槿惠每天寫日記,培養這個習慣記錄自己一天所做之事,日後好反省自己是否有錯。樸槿惠一直堅持到現在。正是因為陸英修在樸槿惠小時候就這樣培養她堅持寫日記的習慣,才造就了樸槿惠堅韌不拔的性格,也是因為這樣的要求,讓樸槿惠擁有了好學的習慣。在大學時期,身邊的人要麼就是忙著談戀愛,要麼就是參加示威遊行,完全忘記作為學生應該做的事情。
  • 永泰中洋村:村民成生態文明銀行「儲值戶」 主動扮靚村莊環境
    晚上7點,在中洋村觀義厝,長慶鎮黨委書記陳紹鋒和鎮長陳承勤正帶著小組幹部給村民詳細講解垃圾分類、「生態文明銀行」的有關概念和細則。這不僅是一場講解課,更是一場開展鄉村治理改革的宣言會。 我們分成三個組,深入村民跟他們面對面談心。所有的村民都表示要加入到垃圾分類的行列,加入生態文明銀行的行業來,希望我們的村莊變得更加美好。
  • 高氏開基祖|安溪大坪白慶高氏始祖祖媽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高氏祖媽墓就一直門庭若市,香火鼎盛,有很多閩南一帶的高氏子孫或信眾從不同地方來祖媽墓祭拜祈願。有求必應真實案例:因為案例有很多下面就大概詳細講三個例子。一、最近高氏祖媽墓上山的公路硬化,有幾條大的水管大約100米左右丟失了,包公頭就派人四處去追問尋找怎麼也找不到,過了十日後高氏祖媽就託夢給那位包工頭,說你丟失的水管是XXX人拿走的,叫包工頭去問他,包工頭第二天下午就去他家,巧逢他不在,第三天丟失的水管又放在丟失的原位置上。
  • 隆阜戴氏一世祖墓、二世祖墓修葺倡議書
    海內外各地戴氏宗親,你們好!隆阜戴氏具有近1100多年歷史,是全國戴姓支脈繁衍當中重要一支,是戴姓的重要組成部分。
  • 福建將樂:奏響山水林田湖草生態協奏曲
    眼下正值臍橙成熟收穫的季節,將樂縣常口分享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千畝「清語」臍橙種植基地裡,黃澄澄的果實壓低了枝頭。2019年,常口村流轉近700畝集體土地,引入江西知名農業企業種植視頻可追溯現代臍橙園,「一品一碼」實時記錄果樹長勢。此舉每年可為村裡新增收入近百萬元。
  • 松煙二龍村:
  • 從江縣真由村:村裡來了兩位姓吳的好幹部
    「村裡先後來了兩位姓『吳』的駐村幹部,無論是以前的老吳,還是現在的小吳,都是我們的好幹部!」1月12日,黔東南州從江縣加勉鄉真由村村支書潘曉術接受記者採訪時感慨地說道。潘曉術口中的老吳叫吳秀實,是貴州省交通運輸廳下屬單位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於2016年選派到真由村的脫貧攻堅隊員。真由村距離加勉鄉有9公裡,以前每周五和周日,吳秀實就會開著他的麵包車出現在學校門口和村口,接送在加勉中心小學讀書又沒有父母接送的學生。
  • 龍頸這條村建好了,村民日日都「大把細藝」,好開心!
    這天,村民黃阿姨帶著孫子來到村文化室和村民聊天唱歌,雖然下著小雨,但絲毫不影響大家的心情。 黃阿姨說,自從村裡完成了村建,大家的生活豐富多了。她每天都會帶孫子到文化室和村前廣場走走坐坐,其他村民也不例外。現在,文化室和村前廣場已經成為大家熱愛的地方。有什麼事情大家就來文化室商量,文化室開門時我們就來玩撲克、泡茶喝,晚上就去運動場玩。對於黃阿姨和其他照顧小孩的村民來說,村子的變化也讓他們省心不少。以前村裡有不少爛房子和雜草地,小朋友出來玩都不放心。現在弄好了,小朋友在村裡玩都方便很多。
  • 好雨知時節 豐盛農忙時
    ●匯創名居體驗店:福州市倉山區金洲南路806-73號電 話:0591-8359 3107●五一廣場體驗店:福州市新權南路12號金福商廈三樓(好豐盛粵菜館內   福州五一廣場香格裡拉大酒店斜對面)電 話:0591-8786 7799●古田支路體驗店:福州市古田支路18號永盛大廈二樓(好豐盛客家菜館內)電 話:0591-8336 7799●閩江世紀城體驗店:福州市倉山區閩江世紀城
  • 尋慶榮祖墳墓之感
    尋慶榮祖墳墓之感在我剛懂事的時候,大概在三十年前吧!我們的族長駱啟金及老前輩宗親們,就有尋找慶榮祖墓的願望,並且也做了很多的努力,由於多種原因,一直都未如願。因當時慶榮祖處在連年戰火不斷,天災人禍,百姓被逼流離失所,背井離鄉。這一系列原因,傳統的《家譜》傳遞,亦難免遭到不幸,因此慶榮祖的豐功偉績及墓的準確位置一斷就是幾百多年。
  • 桃子園村:路暢產業興
    桃子園村位置偏遠,山高坡陡,土地貧瘠。2017年初,州住建局入駐時,村裡僅有3.9公裡水泥路通到了村委會,大多數村民過著肩挑背馱的生活,種著苞谷洋芋等傳統作物,餵頭肥豬自給自足。 山貨拉不出去,材料運不進來。道路不暢嚴重限制了村裡的發展,房屋破舊,衛生條件極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