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臍橙成熟收穫的季節,將樂縣常口分享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千畝「清語」臍橙種植基地裡,黃澄澄的果實壓低了枝頭。
2019年,常口村流轉近700畝集體土地,引入江西知名農業企業種植視頻可追溯現代臍橙園,「一品一碼」實時記錄果樹長勢。此舉每年可為村裡新增收入近百萬元。
開展生態保護與修複試點,不僅讓綠水更綠、青山更青,更是架起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轉換橋梁。
多年來,位於山區的常口村圍繞山、水、田做文章,先後3次對村生態發展總體規划進行修改,探索出一條因地制宜、綠色發展的道路,實現村財、村民「雙增收」。2019年,常口村人均收入達到23,600元,村集體收入122萬元。
記者了解到,圍繞「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的常口模式,將樂縣在生態保護中注重山水林田湖草各要素的資源統籌,引導生態資本向社會資本流通,實現致富於民、還綠於山,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據將樂縣林業局森林贖買項目負責人蔣永飛介紹,將樂在全省率先引入社會資本實施重點生態區位森林資源保護PPP項目,投資4.29億元,對金溪兩岸一重山、水源地、高速公路、鐵路兩側等重點生態區位禁止或限制自主經營的森林資源進行贖買,並實施林分改造提升,既將沿河、沿線打造成四季有花、四季有色、季相分明的百裡畫廊,又成功破解林權所有者和生態建設之間的利益衝突,實現「生態得保護,林農得利益」的雙贏目標。
生態保護好,引來好項目。將樂縣通過生態化治理土地和打造安全生態水系,用足綠水青山,做好山水文章,大力發展全域森林康養項目。目前,已初步確定了龍棲山、國有林場、玉華洞、常上湖四大主導康養板塊。福建省旅公司也計劃投資6億元,在將樂重點打造森林康養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