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街、水道街街名的由來

2021-02-20 大話哈爾濱

值班大話君:秋深月影

哈爾濱市道裏區有兩條垂直於松花江的街道,從江邊至友誼路(兆麟公園北門)一段稱井街;從森林街(兆麟公園南門)至經緯街一段稱兆麟街(1946年以前稱水道街)。探其街名的由來,均與昔日秦家崗站內(現哈爾濱站)老水塔密切相關。

圖1、今日道裏區井街

1899年,中東鐵路工程局選址秦家崗修建火車站(現哈爾濱站)和大型機車庫,為給蒸汽機車上水(車站用水),在站內北側建起一座高18米,容量240噸的給水塔。有水塔須有水源井,但秦家崗站地勢高,地下水層深約80米,打井非常困難,而且僅靠少量井也水難以滿足供水需求。於是,工程局把水源地設在松花江邊,通過鋪設地下管道為水塔上水。

 

                  

  圖2、3昔日秦家崗站內老水塔

水源地設在現道裡江邊的井街附近,當時那裡地勢稍高一些,而四周則是雜草叢生的沼澤地。水源地內設大型沉澱井、蒸汽機帶動的抽水泵、伸進江裡的吸水管等設施。沉澱井呈八角形,磚石結構,外徑約7.6米,內徑約7米,壁厚約0.6米。為把井水輸送到秦家崗站內水塔,從井口向南挖溝鋪輸水管道。那時,埠頭區的一些街道尚未形成,筆直的輸水管道一直延伸到秦家崗水塔下面。也就是說,當年的地下輸水管穿過今天的兆麟公園,沿兆麟街向南橫斷經緯街、霽虹街,全長約3公裡。在1906年中東鐵路當局印刷的《哈爾濱道裡平面圖》上,在現井街北側標有沉澱井和水泵房的位置;在1913年中東鐵路當局印刷的《哈爾濱道裡站線路及房屋配置圖上》上,標有沉澱井2個,水泵房一座,在井街北側松花江邊標有過濾進水口。該建築物1980年市園林處修建江畔「公園餐廳」時被拆除。

1901年10月,中東鐵路工程局對埠頭區街道進行規劃,縱向街道垂直於松花江,橫向街道平行於松花江,形成街區。現兆麟公園北門至江邊有井,被稱為井街;兆麟公園南門至經緯街地下有水道,被稱為水道街。1946年3月9日,抗日名將中蘇友好協會會長李兆麟將軍在水道街9號被國民特務暗殺。3月15日,哈爾濱市政當局決定將烈士犧牲的水道街改稱兆麟街。

            

圖4、5今日兆麟街街景(昔日水道街)

新中國成立前,隨著哈爾濱站、機務段機車用水急劇上升,加之井街的井水不能飲用,鐵路當局在水塔附近打了一些深水管井。此後,松花江水位連續下降,井街水源地井水供不應求,輸水管道內汙垢增加堵塞,井街的沉澱井和輸水管道被廢棄,準確時間不詳。天長日久井街的井被髒土、垃圾、爐灰掩埋。建國後,鐵路部門相繼在松花江小九站、四方臺再建水源地,鋪設大口徑輸水管道,設大型過濾蓄水池,通過大馬力水泵揚水,繼續為老水塔供水。   

 

圖6、昔日中東鐵沿線機車上水場面

1997年4月,哈爾濱機務段最後一臺蒸汽機車退役,內燃機車承擔車輛牽引。內燃機車無需上水,老水塔退出歷史舞臺,於1998年前後被拆除。老水塔舊址在哪裡?假如在哈站北廣場伊維爾教堂與南廣場候車大樓之間畫一條直線,老水塔的坐標點應在這條直線的中間。

相關焦點

  • 「啦喜街」是個什麼街?
    說起濱江「垃圾街」,好像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惋惜,去年年底,隨著明德路周邊的拆遷,原本在這裡的不少店面都搬遷撤出了。但是,熟悉這一塊的人都知道「垃圾街」其實並沒有徹底消失,起碼吃貨們的去處還在。 雖然原本「垃圾街」的主體明德路已經開始拆遷了,不過在與明德路交叉的楊家墩商業街口,有了一塊新招牌,十米左右高的牌坊,最上面寫著「啦喜街歡迎您」,兩旁還分別寫著對聯式的幾個字,「品中華美食 盡在啦喜街」。用杭州話讀下來,「啦喜街」,「垃圾街」,讀音差不多,「垃圾街」似乎以某種方式還在這一塊區域繼續成長。 楊家墩商業街一直由楊家墩社區的一家企業負責管理。
  • 尋訪徐聞——香港街
    夜幕中的徐聞「香港街」徐聞縣城民主路和東方一路之間有一條小街名叫「香港街」,其實這條街道在縣地名委員會的正式命名是「文明路」,但文明路對縣人來說非常陌生,反而香港街的名稱大多數人都知曉。這條街一直是擺賣小吃和各類物品的,據筆者查看有關資料記載和民間調查,現在的香港街的街面最初是由徐城街道在1950、60年開始修建的,由民主路中段一直伸向以前人民電影院的一 條直街。民國時期,香港街一帶 是碎石路,何犖的三弟何耀庭開了間糖行和修建了幾棟樓房在香港街附近,但除了何耀庭的房子外,其他一些普通的低矮民房東一片西一片。
  • 鎮魂街交流群
    遊戲群 開黑群 遊戲求帶群 遊戲交流群 遊戲技術分享群 遊戲互動群 遊戲交友群 遊戲備戰群 遊戲二手群長按識別添加群主,群二維碼時刻更新 北京市鎮魂街交流群   天津市鎮魂街交流群    上海市鎮魂街交流群    重慶市鎮魂街交流群    臺灣鎮魂街交流群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鎮魂街交流群    吉林省長春市鎮魂街交流群    遼寧省瀋陽市鎮魂街交流群    河北省石家莊市鎮魂街交流群    山西省太原市鎮魂街交流群
  • 小城符號:三元街
    那趕場天的三元街啊,儼然縣城中的「清明上河圖」。 這是40多年前的「街巷經濟」。今天年齡在50歲以上的三元街人還清晰記得,每每說起昔日的繁盛場景,流露出滿滿的愜意和溫馨。今天,那條小溝渠不見了, 它委屈的隱藏在時代和樓房的基腳石之下。而一棟棟高聳的樓房,令原本就不算寬敞的巷道,顯得更加狹窄和侷促了。
  • 知道東京周邊的銀座商店街嗎?
    這裡的銀座並不是指的是位於東京中央區人流竄動的銀座,而是各地區冠以銀座之名街道兩旁遍布著傳統老店,便利店和柏青哥店等充滿人情風味的小小商店街。
  • 市環衛處為金華街「洗澡」
    7月6日17時許,市環衛處部分班子成員率40餘名環衛工人和三輛道路水洗專用車、兩臺高壓清洗車來到市區金華街早市所在地,為這裡的路面和人行步道進行「洗澡」,這是市環衛處為淨化城區環境、給市民營造一個良好的購物和生活環境所採取的一項綜合性行動
  • 從化街口街中田藍路、鳳儀東路私佔停車位亂象!
    來源:從化街口街有市民投訴部分沿街商戶為了自身利益在門前私裝地鎖利用車輛及其它物品私佔停車位不但影響行人通行而且有礙市容環境針對市民反映的問題街口街城管中隊立即組織人力開展「私佔」行為專項整治行動街口街城管中隊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中隊將建立「佔位」整治長效機制,積極聯合各職能單位開展綜合執法,以強有力的行政手段和行政處罰,堅決整頓私佔停車位的各類行為。
  • 【原創】《回顧大發街》
    《回顧大發街》文/宋興龍大發街,我習慣的把他稱之為我的第二故鄉,我在這裡度過了我的童年和學生時代,這裡有父輩們灑過的汗水,這裡的山水養育了我,從小在這裡接受啟蒙教育,讀小學、讀中學,中學畢業以後走上工作崗位,雖然離開大發街已經40多年了,可是大發街與我還是有著不解之緣,是我終生難忘的第二故鄉。
  • 記錄青浦|碼頭街與寶慶街
    記錄青浦:碼頭街與寶慶街圖文/喵小星這是一個荒頹與繁盛共存的地方前面是小商品市場再往前過一條街便是橋梓灣廣場寶慶街上的煙紙店走過碼頭街最熱鬧的一段路之後就來到了這個城中村的地方一座無名的石橋連通著碼頭街和寶慶街在其兩端是依舊保存著八十年代風貌的民宅
  • 一起建設骰子街《骰子街 競賽!》現已上架 一款類似大富翁的休閒遊戲
    一起建設骰子街《骰子街 競賽!》現已上架 一款類似大富翁的休閒遊戲時間:2016-08-10 08:46   來源:魔方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起建設骰子街《骰子街 競賽!》現已上架 一款類似大富翁的休閒遊戲 Aiming今天宣布,旗下遊戲新作《骰子街 競賽!》
  • 日本|三大中華街,尋找熟悉的味道
    日本是中國的鄰居,自古以來兩國交往頻繁,有非常多的中國人待在日本,自然而然也就有唐人街(在日本叫「中華街」),中華街是華裔聚集的地方,而且有很多中國風的建築和文化。日本有三個著名的中華街,下面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大家以後去日本的話,想要品味一下在異國的中國味道,可以去這些地方。
  • 利東街:從喜帖街到歐洲街
    謝安琪有一首歌叫喜帖街,唱的是灣仔一條已經消失的街道——利東街,或者說,利東街依然存在,但是喜帖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歐式購物區。五十年代,政府規劃將印刷店集中在利東街一帶,最早這裡製作產品五花八門,信封、名片、廣告應有盡有,70年代開始,逐漸以喜帖和利事封印刷為主,因此這裡也成為知名「喜帖街」,整條街以60年代唐樓為主,沿街店鋪都是上廠下店的模式,各有各的設計創意。當時,幾乎每一對新人都會去這裡選購喜帖,因為往往能淘到外面所沒有的獨特款式。
  • 渝北西一街四車激烈碰撞 滿地汽車零部件
    12月24日早上8點左右,渝北區西一街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兩輛貨車和兩輛小車在事故中發生激烈碰撞,受損嚴重。
  • 鴨寮街、旺角女人街……香港最火地攤在這裡,「地攤經濟」養活香港幾代人
    深水埗鴨寮街(資料圖)。圖源:香港「東網」上世紀30年代起,鴨寮街成為專門售賣二手貨品的街道,上世紀80年代,鴨寮街轉型成為電子零件集散地,現在成為以賣電子硬體、電訊、數碼產品為主的市場。這裡每天中午過後,都有大量市民、遊客到來,假日更是人山人海,水洩不通。
  • 【居遊日本】東京站一番街
    (https://www.tokyoeki-1bangai.co.jp/ch/)東京站一番街(東京駅一番街)位於東京站2F~B1F,共由六塊區域組成:東京動漫人物街(東京キャラクターストリート),東京拉麵街(東京ラーメンストリート),
  • 東京代表性的商店街大排名,第一果然是它!!
    第三位的就是這裡啦~戶越銀座商店街,全長1.3KM,商店街裡有400家店鋪。位於東京南,離羽田機場也很近的戶越銀座商店街,附近有東急池上線戶越銀座站和都營淺草線戶越站。在種種電視規劃裡頻繁的露過面,可以說是日本最有知名度的商店街。說不定在逛街的時候能遇上電視節目的拍攝哦~~ 基本情報・名稱: 戸越銀座商店街・住所: 東京都品川區戸越1丁目15−16(戸越銀座商店街振興組合)・アクセス: 都営淺草線「戸越駅」から徒歩すぐ
  • 星隆·宣城小吃街 美食根據地的變遷史!
    夜市自2005年7月從狀元北路整體遷入「木直街」後,對緩解中心城區晚間交通秩序、提升城市品位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木直街已成為市民吃燒烤的首選地點。數百米長的街道上,攤販吆喝聲、車輛鳴笛聲、食客說笑聲此起彼伏。
  • 山腰,有條母親的街
    老街還是那麼的擁擠,熙熙攘攘的人流一下子把我推向了那年。那時,我記得是讀小學的時候,放寒假了,母親和阿姨帶著我第一次到惠北的「大都市」--山腰老街挑春節的新衣,臨到街口,母親千吩咐萬交代:等下進了市場,只能看不能問價格,更不能去亂摸亂碰。
  • 迪化街,「年味」不要溜走(臺北傳真)
    臺北大同區的大稻埕商圈,有條窄窄的老街叫迪化街。每年農曆新年將近,這條街匯聚四面八方的南北貨,搖身變成著名的年貨大街。迪化街賣年貨已有20個年頭,在年味漸漸變淡的今天,它正面臨新的挑戰。   今年攤位只租出七成   「歡迎試吃,不買不要緊,不好吃不要錢!」「來喝一杯薑茶,補血養氣!」記者近日走訪迪化街,依然是人潮摩肩接踵,叫賣聲此起彼伏。
  • 離紅牆最近的街長:「京城最火小吃街」我們拆了
    前不久,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聘我做「橫二條」的街長,名字和手機號都上了公示牆。這個「長」不大,責任不小,壓力還加碼。(最右邊那個就是我) 橫二條東距紅牆不到半站地,是西單商圈著名的「京城最火小吃街」。 全市大力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市區街三級黨委政府的決心,讓我看到了解決難題的希望。在街巷長任命動員大會上,領導帶領我們再次學習總書記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