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報導了一位50多歲的劉某因為到一家小診所打點滴,卻突然死亡的事情,引起了市民的強烈關注。「吊針」索命,這事件的發生,也讓很多市民有所擔憂,這個點滴,還能不能打?
福田衛監所:醫生涉嫌違規診治執法人員表示,死者疑似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引發咳嗽、感冒等症狀來到蔣世平診所醫治,這屬於內科範疇。而經過查證,涉事醫生張某隻具備外科醫生的執業資格,而且他的「原執業機構」和「擬執業機構」都不是其所在的蔣正平診所。
福田公安局方面向記者透露,目前梅林派出所、街道辦,以及福田衛監所方面,組織了死者家屬同蔣世平診所負責人、涉事醫生的會面,就事發情況做詳情了解。另外,也將在徵求家屬的意見下,委託專業的鑑定機構,對事故責任進行鑑定。
記者注意到,事實上,在距離蔣世平診所10米處的位置,就是一家社康中心。如果多走十米,這個事故是不是就會避免發生?
有醫生表示,靜脈輸液作為一種入藥途徑,在我國被大範圍使用的原因就是療效快。不過正是因為藥效能迅速發散,一旦患者對產生藥物過敏等不適症狀,往往會來不及反應,導致意外發生。而小型私人診所往往會因為不具備急救的醫療條件,意外發生的概率更高。
輸液事故 早有案例事實上,在2016年8月,我們欄目就報導了一起類似的「打吊針死亡」事件。當時,小於因為感冒發燒,身體不適,來到公明樓村張建農西醫內科診所就診,醫生給小餘打了點滴。不過,打完點滴後,小於的病情卻沒有得到緩解,不適症狀反而加劇。第二天,呼吸都變得十分艱難,並有休克症狀,被送入光明中心醫院搶救後,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
小診所是否更需要停止「打點滴」?目前,已有不少大型醫院,禁止普通門診靜脈輸液,但現在反而是搶救能力有限的小門診所,依舊可以向患者實施這種治療方式。有市民就質疑,既然靜脈輸液有風險,小診所是否可以停止「靜脈輸液」?
對此,福田衛監所方面表示,「靜脈輸液」在用於重症等情況下,依舊是有效治療手段,其目前並未被法律禁止用於普通門診,所以現在只能要求使用「靜脈輸液」的診所做到自律自責。
===感謝關注第一現場===
感恩回饋
幸福都市 第一民生 感恩相伴 回饋觀眾
都市頻道官方電視伴隨客戶端
搖一搖更名「壹深圳」
功能再升級 歡樂不停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