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2017就這樣開始了。就在這一年,我們將進入初三,明年就是畢業倒計時。
剛剛有家長在朋友圈說:終於把「牛魔王送走了」;有的說:終於把「定時炸彈」排除了;也有的說:今天是孩子最努力的一天,因為一天都在寫作業,來前還在車上寫作業……我想你們這個寒假、這個年真的是過得「水深火熱」。
回首過去的一年,是我從教十年以來,過得最輕鬆的一年,因為我們的班級表現得很好:
班級更穩定了,幾乎沒有人還有不適應、想家的,老師在不在基本能做到一樣了;
班級更有序了,就好比剛剛發書,我都不在場你們就可以知道怎麼發書;
班級更和諧了,這就是我輕鬆的原因。各個方面的問題,你們有的願意跟朋友傾訴,有的大膽來找我聊,有的會跟父母分享。進本上同學
之間加上我的「心靈按摩」就能釋然。
這還說明你們的情商更高了。自己面對、並尋求解決的辦法、且願意承擔責任,這就是情商高的表現,也是成熟的標誌之一。
那麼由此得來的,就是你們的分析能力增強了。你們很多人都明白學習是一件重要且辛苦的事情,且願意付諸行動。儘管你們有些人採取的方式還值得商榷。
也許這就是我們當中的越來越多的人取得進步的原因,特別是男生,進步的人數越來越多。我常說:班級的男生表現決定了一個班級的高度。在試卷難度加大的情況下,咱們看:張雲薄進步33分,性格越來越開朗;譚楨那麼小的身軀卻進步31分做事越來越有責任;陳芃瑀那麼沉重的身軀卻進步24分且體育鍛鍊一絲不苟,遊歷在那麼積極的參與活動進步23分,沉默寡言的陸冠旭進步22分而且還能大膽表演,寧宇洋進步21分而且是在不斷進步,崔浩進步21分,傅健翔進步20分而且已經悄悄進入班級前茅,饒育嘉一直微笑著且進步19分,毛晨羊那麼優秀還在不遺餘力地進步著17分,洪楊軒進步了14分,秦憲微進步11分,喻曉進步10分……他們已經慢慢成為班級的一股股力量,一陣陣清風,一面面旗幟。
雖然,我們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我們有些優秀的同學放鬆了最自己的要求,放慢了腳步,競爭力沒有得到更高的提升;我們有些中間力量在很多問題中糾結著、躁動著,耽誤挪動正在行進的腳步;我們有些原來成績很好的科目,現在遭受著考驗,也許我們可以找到一些諸如「頻繁換老師」的藉口,但是我們願意相信「人生最痛苦的不是失敗,而是我本來可以」,並反感「把成功歸因於自身把失敗歸因於環境」的思想。
其實,我們各個學科依然有很多孩子在進步著。比如語文,楊凡、熊浩雲、王浩然、駱紀言等幾位同學;比如數學科的遊歷同學;比如英語學科一直很穩定的的張赫、子暢、栩寧、陳容若、古翊瑩、李暢宇、秦憲微;比如物理上李子暢、毛晨羊,秦憲微同學表現突出……
我們班級也有在學習能力、行事態度、為人性格方面一直很優秀的同學:常栩寧、陳容若、古翊瑩、傅健翔、李子暢、毛晨羊、彭可心、孫英鵬、吳釔萱、張赫、遊歷、張雅菲、李炫駒……
記得初一的時候,在第一堂語文課上,我跟你們講:「生活不僅要有眼前的苟且,還要有詩意和遠方。」今天,我想說的是,如果你今天更上了一層樓,你仍然看到太陽照樣升起,你仍然看到江河仍然奔流不息,你看到你曾經走過的路、你的腳印如今有人重新踏上去了,你認為那是苟且,還是詩意和遠方?沒有詩意和遠方,眼前就是苟且。你忽略眼前的現實,你就不會到達詩意和遠方。最近很流行一個詞,「小目標」。這個詞之所以會火,那是因為王健林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說的小目標。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講,他的小目標可能是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實現的,因為有時候,夢想和目標的意義不在於實現,而在於它帶來的人生的意義和快樂。這句話,也是我看了《血戰鋼鋸嶺》後的感受。如果我們沒有想法,沒有思想,我們的就會淪為奮鬥的機器。對於「窮人」來講,只有眼前的苟且,並沒有詩意很遠方。很慶幸的是,我們的平臺不一樣,我們的家庭是「小資」「中資」,我們所處的環境是「香水百合」,這些會成為我們的「資本」。那麼,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付出勞動,因為勞動和資本結合,才能創造出價值。一旦你創造了價值,你就要用技能和認知能力去分配,去創造更大的價值。那麼,學習就是一個「技能和認知能力積累和提升的好辦法」。你的豐富的只是,你的才華,加上你的努力,加上你的『資產』,就能開始累積財富了。
其實,我想說的是:「相比於才華,我更願意別人說我是一個努力的人。」
人生就是本書。我們翻開新的一本書,會慢慢把他讀薄;當我們把這本書讀薄,我們的人生之書就漸漸讀厚了。
講了這麼多,不懂是嗎?沒有關係,這就是你們要坐在這裡「跟我走一段艱苦的路」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