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悅拾音|熟悉的味道

2021-02-22 河工青年

「聲聲爆竹辭舊歲,點點梅花迎新春。」春節已經來臨,年味絲毫未減。總會有那麼一個時刻,被某個細節戳中,讓你意識到「哇,這才是我熟悉的春節」。

或許是大街小巷上循環播放起「恭喜你發財……」,或許是大街上悄然亮起的紅燈籠,或許是大年初一家家戶戶都放起了鞭炮,又或許是拿著大包小包的東西看望長輩……哪個瞬間會讓你感到熟悉,又是哪個瞬間讓你開始懷念春節團聚?

 春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從臘月初八到正月十五,這是高潮期;往後一直要延續到二月初二龍抬頭,這是尾聲階段。前後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時間長,活動內容必然就十分豐富。從臘月初八喝臘八粥開始,一年活動就接踵而至,例如祭灶、辦年貨、除塵垢、貼春聯、掛福字、做年菜、祭祖神、祈福貴、放鞭炮、驅邪祟、包餃子、團圓飯、壓歲錢、拜新春、吃元宵、觀龍燈、猜燈謎、看花會……

 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逐漸積累的民風民俗。

 我還記得小時候,一進入臘月,就開始期待著過年,每當看到大街小巷上張燈結彩的掛起大紅燈籠和對聯,聽到街坊鄰居見面時都會問候的新年好,串親戚時被親戚問東問西……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童年記憶裡的過年片段,雖久遠卻深刻。

 以前的新年是充滿煙火聲的,煙花對於小時候的我們來說,就是春節最重要的儀式感之一。現在的新年雖然少了煙花,但有了更多安靜的時間,這對於鮮少團聚的家來說多珍貴。我們不再燃燒爆竹驅逐年獸,但仍然保留除夕夜一家人坐在一起看電視的溫馨。

 以前是嘴甜拜年拿紅包,現在是微信群裡搶紅包。大家憑手氣搶紅包。搶得多的美滋滋,搶得少的一邊羨慕一邊起鬨著「再發一個」。到最後無論搶多搶少都是一樣的開心。「搶紅包」似乎也成為了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 

 以前在臨近零點前,早早的拿起手機,編輯好祝福語,掐著春晚主持人的倒計時,等著挨個兒發祝福消息。現在拜年消息的方式就五花八門了,無論是微信還是qq都可以群發祝福,少了慌慌忙忙的打字,多了可愛的表情包,祝福還是一樣的味道。

 現在的年味是街頭裡的人間煙火味,是各種為人們擁有幸福年的辛勤勞作,或是大街小巷裡看望親友的人群身影,又或許,在這個數字時代,是電視屏幕裡歡騰的晚會,是群聊裡應接不暇的紅包。這每一份熱鬧,都藏著年的氣息。

 今年的街道與去年相比似乎安靜了些,交通樞紐也不再人頭攢動,擁擠忙碌。對不少人來說,今年又是一個特殊的年份,疫情讓回鄉之旅困難重重,也讓我們過年的方式不得不做出改變。為響應疫情防控,不返鄉,原地過年,成為很多人主動或被動的選擇——這樣的決定是對疫情防控的最大支持,同時也能讓珍惜的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更加心安。

 也許今年缺少了風塵僕僕歸家後的第一個擁抱,又也許缺席了一頓熱熱鬧鬧的闔家團圓飯,但即便身在異鄉獨自守歲,年,還是要有儀式感,心也總要系在一塊。

 

即使沒有花花綠綠的裝飾,也沒有挨家挨戶串門的熱鬧,但春節前忙忙碌碌的準備,春節後一個又一個的活動,只會讓年味有增無減。我們現在省略了很多過年的習俗,嘴上說著「每年都一樣,沒什麼意思」,但內心裡卻依然對這個我們種在心底裡的一天滿懷期待。

 

相關焦點

  • 熟悉的味道又來啦!
    這兩天杭州降溫不少不過在江幹區濮家新村18幢那兒卻是熱氣騰騰的臨近清明熟悉的說起這家小店,熟悉的人不少,每年臨近清明節,為了這熟悉的味道而來的老顧客可不少,有的說就認準這家做的。成大姐:「老底子的味道,這是他們自己家鄉的艾草,自己的純野菜的。」顧客:「他們這個東西就是有嚼勁,這邊好吃一點,但是貴還是有點,說實話的。」
  • 【島上小師妹,每日歡笑】還是那熟悉的泳池,熟悉的味道........
    不要聽他說了什麼,而是看他做了什麼共勉還是那熟悉的泳池,熟悉的味道
  • 日本|三大中華街,尋找熟悉的味道
    日本有三個著名的中華街,下面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大家以後去日本的話,想要品味一下在異國的中國味道,可以去這些地方。橫濱中華街,是位於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中區山下町一帶、具有140年歷史的華人居住區,居住在這裡的約三、四千華僑中,以祖籍為中國廣東省的為主。
  • TikTok: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TikTok官方轉發了Instagram推文並回應稱,「好吧…這看起來很熟悉。」ring a bell/ring any bells表示「聽起來耳熟,熟悉,讓人想起某事」,英文解釋為「to sound familiar」舉個🌰:The name rang a bell but I couldn't remember where I had heard it before.這個名字聽著很熟,但是我記不起來以前在哪兒聽到過。
  • 街頭部分餐飲有序復市,熟悉的味道回來啦!
  • 媽媽味道 | 小豬饅頭
    饅頭是我們生活中熟悉的老朋友了這不眼下就快過年了今年又是金豬年杭州美食愛好者
  • 我在深圳 ● 熟悉的生活節奏回來了
    我深吸了一口氣,是熟悉的深圳味道,儘管夾雜著口罩面料的味道。 樓下那家我最常吃的腸粉店也開門了,生意也如之前那般紅火,還是有很多人在店門口排著隊買腸粉。不過僅限打包,尚未開房堂食。腸粉隔壁那家武漢熱乾麵大門,依舊被一把大鎖緊緊鎖住,店老闆應該還在湖北,等候城市解禁的通知吧。
  • 年的味道,我知道
    回去的路上,快到家了,兒子問了我一個問題:「媽媽,年的味道是什麼?」我說:「年的味道啊,是鞭炮的味道吧。你聽,現在到處都是鞭炮聲,還可以聞到火藥的氣味。」先生說:「年的味道,是甜甜的味道。過年了,你可以吃到很多甜甜的糖果。」我說:「年的味道啊,應該還有很多種。等過年的時候,你可以仔細感受一下。」一個星期的時間很快就過完了,大人們忙忙碌碌卻也非常充實,孩子們熱熱鬧鬧也沒有虛度時光。
  • 檀香皂:那些年,我們記憶中的味道!
    這麼多年,使用過的香皂無數,唯獨對檀香皂的味道情有獨鍾。對這個老牌香皂的記憶,來自很小的時候. 那是70年代初,爸爸在鐵路上工作,每年探親回家,這種香皂的味道就會包圍著我。他長期只用這種香皂,所以在我小小的心靈裡就變成了爸爸的專屬味道.多少年過去了,爸爸雖然住的離我很近,但一聞到這種香氣,腦海裡就是我小時候爸爸的笑臉和身影。一種味道,會成為一個人一生的記憶!
  • 你熟悉的便秘藥,已叫停!
    又一個我們熟悉的藥物停產了。什麼?您沒聽說過這個藥?那小郎中跟您提一下這個藥的別名——果導片!怎麼樣?熟悉了吧!沒錯!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連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5、燕麥燕麥能滑腸通便,促使糞便體積變大、水分增加,配合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發揮通便排毒的作用。將蒸熟的燕麥打成汁當作飲料來喝是不錯的選擇,攪打時也可加入其它食材,如蘋果、葡萄乾,營養又能促進排便!
  • 純圖文PPT排版:還是熟悉的味道
  • 探店 | 這家20年的「零食屋」,是童年的味道…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沒有超市,沒有便利店那些專門賣散裝零食的店成為了很多人的心頭好用積攢了很久的10塊錢就能買到一袋裝著有人曾說,想了解一個地方,就去逛逛當地的市場。而在西南市場就有一家藏著我們過去童年回憶的店——暢達水果店,可以堪稱一個小型超市。
  • 漲姿勢:西人用英文怎麼形容各種美食的味道?
    Buttery奶油香:這個其實就是西點房裡甜膩膩的香味,最常見的另外一種被描述buttery的是香草。西方很常見的一種香型就是香草,從洗手液、薰香蠟燭、沐浴液等等經常有香草香型,我個人相當反感……Anise大料/甘草香:不熟悉的同學可以想像一下甘草糖或者黑色的licorice味道的jelly bean(不知是歷史原因還是什麼,這個licorice的味道和糖果在西方各個國家都非常常見)。如果這個味道佔主導,我是完全無法接受的,雖然在燉肉的時候這個味道運用起來就舒服的多了。
  • 廣東客家小鎮沙瑯圩日,熟悉的街道,熟悉的風景!
    這就是2020年春節前  沙瑯圩日的見聞  看到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  你有什麼感想呢?
  • 【天天英語】:熟悉的,陌生的
    熟悉的,陌生的中午吃飯回來,在工作的園區散步,遠遠的有同事和我打招呼,我不記得對方的名字,卻並不妨礙友好微笑,擦肩而過。散著步,看園區裡楓葉五彩繽紛,正是最美的時候。偶遇幾位熟悉的同事,結伴而行。熟悉的,陌生的,都是人生。
  • 姥娘包子:一枚有含義的包子,更懂家的味道
    這想法真的很單純,我想從名字來看,這一定是一款親民的美食,姥娘包子,致力於打造讓你能從中吃到家的味道的包子,是一份傳承著愛的味道的包子。姥娘家的包子,有著兒時的記憶,有葷有素,讓你吃到一口鄉愁,吃一口姥娘家的包子,就好像真的回家吃到家中做的充滿愛意的飯菜一樣,「姥娘」,是這個世界上我們最親近的媽媽的娘,她們也有年輕的時候,也有青春靚麗的時候。
  • 這年下,家的味道
    窗外的梅花悄然地開了,恬淡的氣息流溢於單位院落的每一角,一絲絲香氳透過窗縫遊逸過來,那麼熟悉那麼親切,是的,猶如老家院子裡屋簷下的那棵梅花樹的味道……     春節,不急不緩不知覺中來了,往年的今天,已經收拾好行囊,帶著滿滿當當父母的期待,拖著行李箱,行走在人山人海的火車站,奔往家的方向。
  • 一碗紅薯蒸排骨:那是媽媽的味道,愛的味道!
    高三時,媽媽隔三差五就給我做紅薯蒸排骨。一碗紅薯蒸排骨的味道,是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愛的味道。                                     (供稿:南華農商行  李洪梅,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及時刪除。)
  • 「這頓團年飯,味道巴適得很」
    「這頓團年飯,味道巴適得很!」同唐波師傅一起帶著食材來給大家加餐的,還有榮昌區人社局局長唐敏,一大早,她就和好幾名同事趕過來了。對於就地過年的外地員工,重慶榮昌區在關懷上下了很多功夫。「留崗紅包」全覆蓋,不少企業還根據自身情況加大力度。當地採購了好幾千份年貨大禮包,已經全部送到了留崗員工手上。對外地未返鄉務工人員家屬,當地幹部也進行了全覆蓋的走訪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