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溫度 有深度 有態度 ——
一個星期的時間很快就過完了,大人們忙忙碌碌卻也非常充實,孩子們熱熱鬧鬧也沒有虛度時光。此時,我們已經回到廣州,晚飯後,我問兒子:「年過完了,你現在知道年的味道是什麼了嗎?」
兒子興奮地說:「吃香的,喝辣的,放鞭炮,放煙花,還有人們聚在一起的味道……」不說不知道,原來,在孩子心中,「年」的味道真的很不一樣哦。
年,是放煙花的味道
大城市禁菸花炮竹,確實少了很多樂趣和年味。回老家過年,最難得的就是可以放煙花,每天晚上晚飯後,都會聽到一句:「到外面放煙花去咯!」小孩子們就會放下手機,關掉電視,一擁而上,爭搶著選擇自己喜歡的。而此時此刻,那個拿著打火機的大人,就是司令,想讓孩子們幹嘛都會聽話,爭相希望自己手中的煙花能夠被第一個點燃。
其他的大人們即使不參與,也會抽著煙,捧杯茶,在旁邊看著,跟著孩子們一起樂著……伴隨著絢爛的煙花,不時傳來孩子們興奮的叫喊聲:「好漂亮啊……」大人們在旁邊不停地提醒:「小心一點!」 等到自己家的煙花都放完了,還會一起觀望著遠處別人家放的煙花。過年,如果沒了放煙花,就不像過年了。
年,是甜甜的味道
盼望過年,因為可以有很多好吃的糖果,去拜年還會收到自家沒有的各種各樣的糖果,一粒粒,甜甜的味道,吃在嘴裡,甜在心裡。
平常我們是管著孩子少吃糖果,但是畢竟過年,盡興最重要。大年初一,照舊是附近鄰居家拜年,原本想看電視玩手機的兒子,不願意跟著先生去拜年,但聽說可以有好多糖果,說不定還有他喜歡的巧克力,也興致勃勃地去了。後來回家的時候,止不住地跟我炫耀,衣服口袋裡,帽子裡裝滿了鄰居們給的糖果,還說都要帶回廣州去。
兒子說:「除了有糖果的味道,還有甜甜的椰汁的味道。」過年了,餐桌上少不了飲料,雪碧啊,可樂啊,王老吉啊,橙汁啊,牛奶啊,椰汁啊……當然,兒子最喜歡的是椰汁,因為過年,一天也是喝了比平時更多的飲料。嗯,年,確實是甜甜的。
年,是收紅包的味道
從大年初一開始,我們就開啟了走親戚的程序,一直到大年初五。娘家的親戚,婆家的親戚,帶著孩子從早到晚,不是在去親戚家拜年的路上,就是在親戚家。雖然會比平時稍微晚睡,但是每天還是照舊能早起。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會告訴他,今天我們要去哪裡拜年。
一年又一年,兒子對各家親戚,還有稱呼也是越來越熟悉了,拜年的動作和吉祥話說得也是一溜一溜的,好像一下子,過了年,兒子突然就長大了。當然了,最重要的是去拜年,總能收到長輩們給的紅包,收紅包的味道,那可真是好極了。
年,是香香的味道
過年了,家裡人提前準備了各種年貨,好吃的食物。有自家種的大白菜,西藍花等綠色青菜,有過年才準備的各種臘魚,臘肉,豆腐,蛋餃,餈粑……還有小孩子們愛吃的,只有過年才能多吃的各種麻辣小零食。
兒子說:年的味道是吃香的,喝辣的,好吃的飯菜,香香的味道。過年各種好吃的,一天三頓地擺上桌,每逢佳節不胖三斤也不容易了。回程時,車子後備箱裡滿滿裝著的都是家人準備好的雞蛋,臘魚臘肉,豆豉等,還有老三婆家自己做的豆腐乳,老四婆家自做的紅薯粉,還有幾個姑姑家自己做的紅薯幹紅薯片。
年,是團圓的味道
過年,就是一家人最重要的團圓時刻,人不齊,總覺得缺了什麼。兒女們不回家過年,少了兒女們的熱鬧,老人們的年也就沒有了味道。不和老人們在一起,少了老人們的嘮叨,兒女們的年也沒有味道。因為是臨時決定回家過年的,快到家時,給老爸打個電話,聽聲音都能感受到老爸嘴角咧開的笑容,喜出望外的感覺。
兒子說:年,是人們聚在一起的味道。對兒子來說,能夠回老家,能夠和哥哥在一起玩打槍的遊戲,就已經足夠了。何況,隨著不斷長大,能夠和家裡的弟弟妹妹們,玩的東西多了許多,一起看電視,一起玩遊戲,一起打羽毛球,一起爬山,一起走走跳跳,說說笑笑,比起在廣州一個人確實是好玩了太多太多。
兒子說,年,還有廣告的味道。廣告是討人厭的味道。我說:「是不是老家的電視沒有vip會員,時不時的就有廣告啊?」 對啊,老是放廣告。
兒子還說,年還有福氣的味道,吃旺旺雪餅的味道,旺旺雪餅祝您新的一年旺旺大吉,牛年牛氣沖天。哈哈哈,果然是廣告看多了。
這是我們家年的味道,你們家的呢?
以寬容的視角看人
以辯證的思維看事
用極致的態度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