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下,家的味道

2021-02-10 鄉土中國

     窗外的梅花悄然地開了,恬淡的氣息流溢於單位院落的每一角,一絲絲香氳透過窗縫遊逸過來,那麼熟悉那麼親切,是的,猶如老家院子裡屋簷下的那棵梅花樹的味道……

     春節,不急不緩不知覺中來了,往年的今天,已經收拾好行囊,帶著滿滿當當父母的期待,拖著行李箱,行走在人山人海的火車站,奔往家的方向。

     家,是那個嫋嫋炊煙、雞鳴犬吠的院落,是那碗媽媽的餃子爸爸的手擀麵。沙發上依然有著兒時踹破的洞,多次要給父母換新的家具,都被「用不著,這個還能用」給一一拒絕。是啊,父母哪捨得換,這是兒時我們的痕跡,兒時我們的味道,那個洞洞的大小正好是兒時腳丫的尺寸,多麼暖心的洞。老了的他們,想起異鄉的你我,一手拿著電話嘮叨我們,而另一個手放到沙發的洞口,一切無覺中的諧和。牆角的那盆迎春花,在透過窗子灑過來的陽光下,斑斑駁駁依然那麼俏麗,透著含苞未放的花蕾,放著淡淡的鵝黃。不時的,傳來鄰家的嬉笑,扯著嗓子來句,「二丫頭,回來了,給你幾個大爺烙的韭菜雞蛋餅,你小時候嘴最饞……」。電視裡不時播有關年的歡聲笑語,只是沒有人真的在意具體演了什麼,成了家的一個背景音符。

     院落裡的梅花樹,是孩童四五歲時姥爺趕集買過來的,當時主幹也只有大拇指粗,零髮帶著兩個分叉,未曾想這梅花適了水土,一年年春來秋往,沉澱了時間,粉飾了院落,充滿了厚重感。尤其灰色基調的冬季,泛出幾朵的粉花,來上一陣風,與幹虯枯枝敗葉相襯,瞬間,小院活了,那時孩童的我們,在花香幽幽下,追逐嬉鬧,忘記了嚴冬的凜冽,寒風的刺骨,紅撲撲的臉頰映紅了天邊的那片雲霞,那條老狗也抖起了精神,搖著尾巴哼唧幾聲,圍繞我們一圈圈的打轉兒,就連雞窩裡的雞也格格地叫上個不停。但一般不出幾會,定會有嘎吱推門聲,母親滿含慈慍的兇聲,「別瘋跑別咋呼,喝了風咳嗽,還把狗嚇得亂竄了,把雞嚇得不下蛋了」,似乎一切還不該停止,戛然而止總會讓人有點小怨氣,「娘,還沒玩完,再玩會了」,然後一溜煙又跑開了,農村孩子的玩耍沒有具體時間點,當天黑到找不到彼此,才結束一天的活動。

     此時,我心尖泛起一絲酸,那是梅花的羈絆,我如此熱戀的那片土地,魂牽夢繞的那個小院,還有父母絮絮叨叨的話語。

     但今年春節註定不平凡,疫情依然嚴峻,每日數增的患者,不辭辛勞工作一線的防控工作者。國家政府為全民健康,大力提倡就地過年,非必要不流動,一切以安全為首。身為中華民族一份子,我們有義務這一份的堅守,愛不會因空間而流斷,心在愛就在,暖流依然在你我之間,年我們一樣過。



詩文|閱讀|鄉土|調查|實錄

鄉土中國, 有溫度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幸福家味道|年味繼續,暖意正濃!這些漢中味道等您品鑑!
    ……」伴隨著這歡天喜地的聲音,春節在大家的翹首期盼中降臨了,鼠年的結尾,迎來了它的新朋友牛年,讓我們共同歡送那2020年,共同迎接這2021年吧!除夕最幸福的就是大家相聚在一起吃團圓飯了,吃的是幸福和安康,年夜飯才有過年的味道,美味的年夜飯讓人幸福滿滿。人生不過76000頓飯,總有一頓讓你熱淚盈眶、那就是家的味道。我家的年夜飯講究分工合作,各司其責。
  • 年的味道,我知道
    回去的路上,快到家了,兒子問了我一個問題:「媽媽,年的味道是什麼?」我說:「年的味道啊,是鞭炮的味道吧。你聽,現在到處都是鞭炮聲,還可以聞到火藥的氣味。」先生說:「年的味道,是甜甜的味道。過年了,你可以吃到很多甜甜的糖果。」我說:「年的味道啊,應該還有很多種。等過年的時候,你可以仔細感受一下。」一個星期的時間很快就過完了,大人們忙忙碌碌卻也非常充實,孩子們熱熱鬧鬧也沒有虛度時光。
  • 海鮮炒年糕:海的味道,家的味道 | 菜譜
    這次和海鮮一起炒,海的味道,伴著家的味道,仿佛就在海邊和家人在一起。 8. 撈起,然後放入涼水中衝洗下(這樣炒制中不容易粘)
  • 有家的味道,鄉愁,便不再愁
    遠離家鄉的人每當嘗到這種特殊的味道時,它們就會喚醒你對家鄉、對家人、對親情的無盡回憶。 說起中國菜,且不說川魯粵淮揚閩浙湘本幫十個指頭才能數清的菜系。單單一隻雞就有各式各樣的做法,在東北會被燉蘑菇、在廣東會被白斬、在重慶會被埋在一堆辣椒裡、在新疆會被裝在大盤子裡配上皮帶面等等。人在他鄉,能夠吃到家鄉美食,身體是放鬆的,人也變得愉悅起來,因為你知道,這是家的味道。
  • 家常小菜,簡單又美味,就是家的味道
    年三十全家在媽媽那兒吃了年夜飯後,一直到假期結束都是在老媽家,所以小年夜孩子回家後先在自己家吃了一頓三口之家的團圓飯。我則買了幾個孩子愛吃的菜,這些菜平時我們家也常吃,只不過今天都放在了一餐做了。忙碌了2、3個小時,做好了10個菜,糖醋桂魚,蔥油鵪鶉蛋,鹹肉蒸螃蟹,青椒炒黃鱔片,白灼小河蝦,油燜雷筍,糖醋荸薺,涼拌海蜇,桂花蘿蔔絲,清炒繡花錦菜,再加買的兩個熟菜,酥魚和桂花藕和一個點心八寶飯,滿滿的一桌,孩子特別喜歡,看著這一切,感覺特別幸福。
  • 小時候,年的味道是這樣的
    但那個年代有那個年代的年味。除夕下午開始,大人們忙著炒花生、炒瓜子,炸麻花和炸魚,做饅頭和包餃子。還有的要包很多包子,後面幾天做個稀飯吃包子。不像現在能買現成的就不自己做了。我母親可有一個絕活,把肉醃製一下,然後粘上麵粉,或者是蒸,或者是炸,香噴噴的。現在想起來還是那麼香,還是那麼想吃。除夕夜,天很冷,小夥伴們穿著棉襖戴著棉帽子,拿著鞭炮到處放。
  • 把「愛的牽掛」和「家的味道」 裝滿行囊 遊子們再出發!
    可如今,遊子們又背著滿滿當當的行囊再出發,這行囊裡,背著家鄉的味道,背著兒時的回憶,背著鄉情鄉愁還有父母愛的牽掛。這兩天,很多人都在微博曬出自己裝的滿滿的後備箱和行李箱,這裡面有爸媽記憶當中你最愛吃的東西,有家鄉的特產、有各種各樣的食物、更有的是沉甸甸的掛念和囑託……有網友評論:不同的老家,同一個媽。許多人就這樣把家的味道、「年」的味道,裝在行李包裡,塞在後備箱裡,帶回了工作的地方。
  • 【普陀味道】普陀人的年味,怎麼能少了這一碗鰻魚!
    河北人的年味是火樹銀花的震撼四川人的年味是遊走街巷的鑼鼓聲江南水鄉的年味是濃濃的醬香腊味
  • 姥娘包子:一枚有含義的包子,更懂家的味道
    第一次聽到「姥娘包子」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就在想,難道這是姥娘們做的包子這想法真的很單純,我想從名字來看,這一定是一款親民的美食,姥娘包子,致力於打造讓你能從中吃到家的味道的包子,是一份傳承著愛的味道的包子。姥娘家的包子,有著兒時的記憶,有葷有素,讓你吃到一口鄉愁,吃一口姥娘家的包子,就好像真的回家吃到家中做的充滿愛意的飯菜一樣,「姥娘」,是這個世界上我們最親近的媽媽的娘,她們也有年輕的時候,也有青春靚麗的時候。
  • 「微家書」丨離過年就剩一天了,駿泰科技員工張春旭說:我想念家的味道~~
    我想念家的味道離過年就剩一天了,突然就特別的想家,想爸爸媽媽,想念家裡的味道。這或許就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前幾天跟媽媽通電話,說今年真的回不去了,即使風雪兼程,披星戴月也趕不回家了。媽媽似乎有些失落,爸爸肯定在旁邊也偷聽到了。
  • 掌柜策劃之家的味道: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
    家的味道,儘是媽媽的「絕活」,滿滿的兒時回憶。在你心中,家的味道是什麼?年味尚存,房掌柜特別展開了專題策劃「家的味道」,以不同視角解讀「家」。去年,網絡上關於《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的話題刷爆朋友圈,也賺足了眼淚。父母話題永遠是遊子的軟肋,一如筆者,論及家的味道,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媽媽的手藝,不可複製的愛的味道。
  • 安慶味道:芝麻糖
    (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冬季是葉落歸根,光禿蒼茫的季節,南方小城尚有綠植,北方已是白雪茫茫。這日頭,景色入目看似荒涼,卻是製作口中小食的好季節。古云:時值冬日,始做麻糖。尤記幼時依偎母親身邊,看她挑選芝麻,架鍋熬糖的光景。天光暗啞下周身盈滿的都是芝麻的香味,糖稀在鍋中翻滾鼓泡,咕嚕咕嚕地催促母親把芝麻放進去。
  • 【禁毒先鋒】什麼味道?隔壁家小孩都燻哭了
    大麻的味道很油膩,跟豬油的味道有點類似,燃燒起來就是菸草燒焦的味道。吸大麻的人口腔很臭,另外在大麻的刺激下,人特別容易排汗,因此吸大麻的人渾身上下的汗臭味特別重,加上很多抽大麻的人不修邊幅,讓人感覺他們又臭又邋遢。
  • 貴州年味丨紅燒黃魚·遷徙的家鄉味道
    不過文化的多元,開始讓春節的年味變淡,我們總是有太多的理由來安慰自己,只要一家人開開心心,每天都是新年,每天都是過節。可是過年不一家人團聚,不做年夜飯,不吃團圓飯,這樣的每一天又跟其他任何一天又有什麼區別?家的記憶又從何而來?這樣說來生活需要儀式感,而過年的儀式,無疑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的這頓年夜飯。
  • 檀香皂:那些年,我們記憶中的味道!
    這麼多年,使用過的香皂無數,唯獨對檀香皂的味道情有獨鍾。對這個老牌香皂的記憶,來自很小的時候. 那是70年代初,爸爸在鐵路上工作,每年探親回家,這種香皂的味道就會包圍著我。他長期只用這種香皂,所以在我小小的心靈裡就變成了爸爸的專屬味道.多少年過去了,爸爸雖然住的離我很近,但一聞到這種香氣,腦海裡就是我小時候爸爸的笑臉和身影。一種味道,會成為一個人一生的記憶!
  • 這家純手工做的餃子,連廣州人都說有家的味道!
    小時候的重陽節,我們家有一個慣例我們全家會陪爺爺奶奶一起去白雲山登高還會比賽
  • 【薦讀】陳培元:有家鄉的味道才是過年
    有家鄉的味道才是過年 ——鄂前旗 陳培元回家過年!一定要回家過年!家有年的味道,家有親人問候,有父親的關注,有母親的守候……逃離了喧囂的鬧市,我向家鄉奔去。我的家鄉在鄂託克前旗,那裡地廣天藍,水草豐美,沒有過重的生活壓力,也沒有讓人喘不過氣的生活節奏,只有濃濃的恬靜與淳美,有讓人永遠不會忘記的年味!
  • 【文化】年,是每個人心中最難忘的味道
    年,是時間的一個符號,是歲月長河的一道彎流,也是大自然的一個節點輪迴。年,是有滋味的。臨近年關,集市上喧囂熱鬧起來,人們有事沒事三五成群地湧上街頭,這瞅瞅那轉轉,呈現一派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景象,這叫趕年集。
  • 茶杯的水總是「味道怪怪的」,裝了攝像頭拍下這令人細思極恐的一幕
    鍾先生有喝茶的習慣平時他在辦公室會用自己的茶杯喝茶但是近段時間喝茶的時候味道總是怪怪的鐘先生對此一直都沒在意有時候直接喝下去有時候味道不好就倒掉了一開始他以為是茶葉壞了沒想到居然是人為因素我知道這肯定不好的,所以我根本沒有加東西的。
  • 【曼食小廚房】把這一盤蔥爆羊肉,炒出家的味道
    前不久編輯部向各位小夥伴發起年夜飯的想法徵集,大家雖然想法各異,所處地域也不盡相同,但都有一個大同的願望,就是年夜飯要能夠體現「家的味道」。這大概就如《風味人間》中所說的那樣,「人因食物而聚,人不散,家就在。煙火人間,風味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