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陳培元:有家鄉的味道才是過年

2021-02-22 文明鄂前旗

有家鄉的味道才是過年

 ——鄂前旗 陳培元

回家過年!一定要回家過年!家有年的味道,家有親人問候,有父親的關注,有母親的守候……

逃離了喧囂的鬧市,我向家鄉奔去。我的家鄉在鄂託克前旗,那裡地廣天藍,水草豐美,沒有過重的生活壓力,也沒有讓人喘不過氣的生活節奏,只有濃濃的恬靜與淳美,有讓人永遠不會忘記的年味!

每年臘月二十左右,就有了年的味道,街道兩旁新換了燈籠,鮮豔的紅色,平添了濃鬱的新春喜慶。晚上華燈初上,霓虹閃爍,仿佛就是一條靜謐的清澈的河流。人們徜徉在街頭,忘記成敗榮辱,消失了所有煩惱!

此時最忙碌的是「民間風俗協會」的成員,忙著操辦臘月二十四「聖火日」,鄂託克前旗「聖火祭祀」,這一蒙古民族特有的風俗活動,已被上海吉尼斯世界記錄認證的最大祭火儀式,祈福草原風調雨順,畜牧業興旺發達,人們生活安康。由於蒙古人特別崇敬火神,認為爐火是火神所在地,是家道或家族興旺的象徵,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神明,每逢臘月二十四,都要舉行盛大的年節祭火。目前,這種古老的文化遺存在鄂託克前旗依然保留, 為新春增添濃濃民俗的年的味道!

每當這一天到來,全旗各鄉鎮蒙古民族身著盛裝,手捧羊胸叉奶酪等貢品,放上柏樹枝等香料,集中到「聖火廣場」,參加集體祭火儀式。自治區各盟市、甘肅、青海、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代表也都紛紛趕到聖火祈福!小鎮的人們也紛紛放下手頭工作,自發參與祭祀,好幾萬人聚集在「聖火廣場」 ,規模宏大,同時伴隨的活動有:賞蒙古族傳統競技——博克、摔跤、品民族特色美味,聽悠揚民歌民樂等活動,一下子把小鎮的年味推向了一個高潮!

 接下來幾天,各家各戶都在忙碌著過年的準備工作,忙碌中都有一種企盼,盼遠在他鄉的親人們平安回家。媽媽的念叨與守望,爸爸故作無事的安慰……這種守候或等待是一種幸福!

鄂託克前旗是三省交界處,是陝西、寧夏、內蒙交界處,這裡匯集三省的美食。所有來這裡的人們,在這裡都能找到自己的美食,有香脆可口的炒米、潔白的奶酪、入口即化的酥油和奶皮、讓人饞涎欲滴的手扒肉、令人震撼的羊背子、有麻酥酥辣濃濃的麻辣燙,有勁道的釀皮,還有讓人回味無窮的大塊羊肉麵……一頓大快朵頤,額頭上冒著汗,臉上泛著紅暈,眼角溢著滿意,嘴角露著微笑,腦子裡是美食的永恆記憶,心裡還想著再來下一回!

家鄉的年味不是山珍海味,也不是滿漢全席,而是淳美的回憶,是一種牽掛著的情思。

美食肯定離不了美酒,家鄉的年味有著美酒的幽香,這香味如風箏的線兒,牽著漂泊的遊子,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都不會忘了回家的路,遊子回來,只要坐在桌上,不會飲酒的人也豪飲三大杯,醉眼迷離,唱著悠長的蒙古調,抒發著離家鄉愁,一切不快早融在濃烈的酒裡,化成對故鄉深深的眷戀!

家鄉的年味不能沒了悠揚的歌聲,同樣,這裡的歌聲有草原的悠揚,有黃土高原的粗獷,有寧夏「花兒」的風情,還有當地馬蘭的清香……

一個家族,團坐在具有蒙古風情的氈包中,吃著熱氣騰騰的手扒肉,喝著濃烈的酒,唱著各地的小調,早把名利拋,只有幸福天空繞,洋溢在親人臉上幸福的微笑,才是年的味道……

嘗著美食,品著美酒,說著豐收,感受著親情,陶醉在美麗草原和藍天白雲下,這種濃濃的年味如草原上馬蘭清香,瀰漫在草原的角角落落,讓春天的生命律動更加鏗鏘有力!

無論我在那裡,過年的時候,我一定在鄂託克前旗過,這裡的年味濃、年味足!你來嗎?我等你!

相關焦點

  • 倡導就地過年,家鄉的味道我們負責送到!
    不到一個月,就要過年了。乾燥、寒冷的空氣中,突然就有了一點過年的味道。原本,去年春節那些缺失了的相聚,今年一直覺得可以補回來,但眼下的情況似乎並沒有那麼樂觀,一些地區突然就嚴峻了起來,讓今年的返程計劃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非必要不返鄉,多地倡導就地過年。疫情,真的一點也不能鬆懈。
  • 「炸年糕」,記憶中的家鄉味道
    那遙遠的小村莊,是我魂牽夢繞的家鄉,無論時過多久,那份深情的記憶時刻那樣清晰;無論行走多遠,只有家鄉是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為只有過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吃上媽媽做的炸年糕。那是一種酥嫩香甜的味道,那是一種家鄉特有的味道,那是一種飽含媽媽濃濃愛意的味道,那是一種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味道。
  • 松陽味道 |松陽香腸,家鄉好滋味
    俗話說:「一進臘月門,便有過年來。」跟隨臘月的腳步,年越來越近,小年、除夕等諸多重要的日子開始倒計時了。
  • 家鄉的味道是永遠剪不斷的思念
    這是溫情的味道,也是人們羨慕的畫面。在外工作不能回家的人雖然嘴上輕飄飄的一句帶過:今年過年不回家了。但堅硬只是他們的外表,內心和普通人一樣平實而柔軟,從他們離開家的那一刻開始,懷揣著的夢想就是榮歸故裡,為了夢想他們一刻也不敢鬆懈。
  • 普通而有年味的 -- 紅燒農家小土豆:有一種味道,讓你時常懷念家鄉的泥土
    獨自漂泊在外,回憶起家鄉的點滴,總會覺得無可替代。
  • 盤點2021年你家鄉過年必須準備的年貨有哪些?
    如今啊,鄉愁是一張薄薄的核酸檢測單,我在這頭,家鄉在那頭。今年是疫情的第二年,很多人兩年沒有回家了,鄉愁湧上心頭。沒有家人的陪伴,家鄉的年貨成了春節假期心靈的慰藉。相信今年很多年輕人是第一次在異鄉過年,父母遠在他鄉,今年的年貨得自己精心準備了。那麼過春節的年貨需要準備些什麼呢?大家一起來說說看。
  • 心安即是歸處丨母親寄來蘑菇木耳等老家特產,家鄉味道陪伴陸建過年
    今年沒法回老家過年,陸建的母親從遼寧撫順給她快遞來了蘑菇、木耳、松子、榛子等老家特產,讓遠在膠州的她也能吃到家鄉的味道。
  • 「天南海北菜」 家鄉的味道就是過年的味道 | 此心安處是我蘇
    1998年出生的山東小夥葛陳宇就是「就地過年」人員之一。小葛是項目部最年輕的工作人員,負責安全管控,今年不能回家過年。表面上滿不在乎,但一說起媽媽包的三鮮餡兒餃子,小葛就開始兩眼放光。「韭菜三鮮水餃,裡面有韭菜、雞蛋、肉、蝦仁還有木耳,說是三鮮,其實挺『多鮮』的,我媽調的水餃餡兒特別香。」
  • 過年加道菜|富陽:米粿香 就是團圓的味道
    在富陽新登鎮,年初一的飯桌上,幾乎都在複製這一幕——過年吃米粿是這裡家家戶戶的傳統。當地有一句話,吃了冬至粿,粿接粿。意思是當地人吃米粿,可以從冬至一路吃到元宵,足見他們對這款食物的喜愛。 何豔華說自己的米粿沒有秘訣,「我的手藝,其實是家裡的味道。」
  • 離家,請帶上家鄉的味道
    每次從家鄉回到城市箱子都是塞得滿滿的除了罈子菜、土雞蛋還有滿滿的臘魚臘肉這是家鄉的味道
  • 貴州年味丨紅燒黃魚·遷徙的家鄉味道
    不過文化的多元,開始讓春節的年味變淡,我們總是有太多的理由來安慰自己,只要一家人開開心心,每天都是新年,每天都是過節。可是過年不一家人團聚,不做年夜飯,不吃團圓飯,這樣的每一天又跟其他任何一天又有什麼區別?家的記憶又從何而來?這樣說來生活需要儀式感,而過年的儀式,無疑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的這頓年夜飯。
  • 有家的味道,鄉愁,便不再愁
    鄉愁,在很多時候都表現在對家鄉美食的渴望與思念。 一個人在年少時喜歡吃的美食,在他的味覺裡會留下深深的烙印,即使長大了,也難以忘記。遠離家鄉的人每當嘗到這種特殊的味道時,它們就會喚醒你對家鄉、對家人、對親情的無盡回憶。 說起中國菜,且不說川魯粵淮揚閩浙湘本幫十個指頭才能數清的菜系。
  • 龍潭鄉:手工豆腐家鄉味道
    世界上有很多可以穿越時空的食物,比如說豆腐,它有著最傳統的口味,也有著最中國的意味。
  • 空間 蘇典麵館:家鄉的味道
    可就在這都市裡,無獨有偶的走進街邊一間店,溫暖的燈光,濃濃鄉音的老闆, 滿屋飄香, 大大的瓷碗,每張桌子上都有一桶的滿滿筷子的筷桶、酸溜溜的醋罐,滾燙的熱湯, 大口咬下白細彈牙的麵條……停不下來..也許這就是對家鄉味道的眷戀... 關於本案蘇典麵館的空間, 環保、生態、返璞歸真!
  • 家鄉的年味,城步人感受到了嗎?
    記憶中家鄉的年味淡薄、簡樸,有給人以日子艱難、度日如年的直感。不過不管年代和習俗如何衍變,年、依舊是父老鄉親最眷戀的味道。我的家鄉不算很偏僻,但出行十分不便,所處如同一座孤島,雖然村前村後可望見公路,但看見路行得哭。
  • 【獨家】蚌埠籍演員馬思純 微博曬出「家鄉味道」——《武媚娘傳奇》中飾演「賀蘭敏月」
    在歷史大劇《武媚娘傳奇》中飾演「賀蘭敏月」的蚌埠籍女演員馬思純人氣持續走高。春節期間,馬思純回蚌埠老家過年,在微博上曬出了一組「舌尖上的蚌埠」的圖文,其後眾多網友點讚一片。燒餅夾裡脊、麻辣串、鍋貼……小姑娘說,「走過再多的城市,吃過再多的美食,家鄉的『味道』都是一輩子難以割捨的情結。」  難忘的家鄉味   「南方小城,我的家鄉。我離開了十一年,卻一直留戀於這裡的安逸自在和無與倫比的美食。都說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我說吃來吃去不如燒餅裡脊。童年的味道,不光是好吃,更是一種眷戀的情懷。
  • 遊子在外,最想念的就是家鄉的水餃,過年天天吃,總算解饞了
    過年的時候家裡基本都會做豬肉大蔥、豬肉白菜、豬肉粉條等餡料。像我們這些在外地工作生活的遊子,在外地的時候最想念的就是家鄉味的餃子,這趁著過年回家天天吃,總算解饞了!農村裡過年,過去沒有冰箱,但好在天氣冷,屋裡屋外一個溫度,甚至屋裡更冷些。
  • 莫言家鄉美食——高密雞扎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我都會有渴望回家的欲望,父親母親也會特別期待遠方的兒女回到身邊,拋掉那些虛無的理由吧,因為父母從咱離開家的那一瞬間,都在等我們回家過年。回家,過年,可以休息一下忙碌了一整年疲憊的身心,可以肆無忌憚的享受圍爐團聚的天倫之樂,它成為了許多離開故鄉打拼生活的兒女們和守望家園的父母們心中最美好的期盼。
  • 海爾食聯網:您在他鄉過年,我為您做家鄉飯
    有了海爾食聯網,普通人也能復刻大廚技藝,做出正宗家鄉味。
  • 雲夢這7個人,請不要回家過年!家鄉不歡迎你們!
    有人說回老家過個年喘口氣,來年整裝再發在外生活了一年回來的時候總是有這樣那樣的變化其中這幾種人最讓家鄉的人反感 家鄉話會說,非要裝不懂的人 回到雲夢,就是老家人,土生土長的雲夢人,說了十多年的家鄉話,才出外面沒多久,非要裝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