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色「臨安發布」一鍵關注!
春節期間隨手拍張圖片發送給「臨安發布」,50元或150元紅包等你拿!加油卡活動火熱蓋樓中,55張加油卡(最大面值1000元)!回復"關注有禮"了解詳情。
春節,向著家的方向,從城鎮到鄉村,歸鄉人行色匆匆絡繹於途,朝著一個共同的方向——家。昨天是羊年除夕,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這些歸鄉人,家鄉情。
一條馬路提升了城市「底氣」
30出頭的董良驅車經杭瑞高速到臨安入城口,一條寬闊的迎賓大道讓他眼前一亮。望著窗外,董良嘴角止不住地上揚。「咱臨安人的『臉面』終於能美美地迎客了!」
這次回臨安,董良和大多數人一樣,津津樂道入城口發生的變化。「這入城口好氣派,讓人只一眼就『愛』上了。」前幾年,董良帶了幾個外地朋友到家鄉玩。車子下了高速,右拐左繞的進城路線讓「小夥伴們」都「驚呆」了,這也讓董良「很受傷」。「門戶形象上不去,我們都覺得臉上無光啊!」
去年12月30,錢錦大道(高速出口—錢王街)正式竣工通車,雙向6—8車道便捷大氣,隔離帶裡布置有黃山松、紅楓等景觀,瞬間高大上了。
「從前的小縣城,現在的『都市範』。」董良說入城口的改觀讓臨安真正有了「都市範兒」的底氣。
一個習慣比城裡人都「洋氣」
冬日暖陽斜照大地。河橋鎮泥駱村村民陸大姐熟練地將垃圾打包分類,投放到分類垃圾桶內。
陸大姐對門的老楊,也正洗刷垃圾桶。陸大姐和老楊都常年在大城市打工,他們分起垃圾來相當利索。
在陸大姐心中,大城市的「燈紅酒綠」始終比不過家鄉的綠水青山。如今,讓她備感欣慰的是,「最清潔鄉村」、「綠色家園、富麗山村」等工作啟動以來,村裡的面貌年年有喜人的變化,去年「垃圾分類」全市全覆蓋後,更是和杭州接上了軌。
「以前農村人垃圾隨手丟,現在大家都講究一個『定點投放』,這素質都趕超城裡人了。」說起家鄉的變化,從事家政工作的陸大姐嘖嘖稱讚。
「回來幾天,見大家對垃圾分類的熱情都很高。」老楊附和道,只要村裡分類後的垃圾能夠分類運輸、分類運輸後的垃圾可以分類處理、分類處理後的垃圾得到分類利用,相信村裡所有的垃圾都可以變廢為寶。
幾多期許盼日子更有「朝氣」
「春節是我在家待時間最長的一個假期。除了走親訪友、陪陪父母,也用一點時間打量生我養我的家鄉。」從玲瓏街道玲瓏村考出去的研究生鞏玥說。
「家鄉的變化真得很大,每年我都要回來幾次,每次回來都有不一樣的變化,這種變化對於一個遊子來說,是親切、是驚喜,更是對家鄉深深的祝福。」鞏玥說,這些年,城市的整體功能和規模在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與日俱增;「智慧臨安」深入推進,市民生活更加便捷;「三美臨安」圖紙繪就,讓城鄉更多姿多彩……「家鄉新型城市化建設的效果逐步顯現,和大中城市的差距正不斷縮小已是不爭的事實。」鞏玥說,家鄉的這些年的變化,也讓在外工作的遊子們越來越有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