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被吐槽多年的老大難問題,
很快將在地鐵新線上得到改善。
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記者獲悉,在燕房線嘗鮮試驗的基礎上,本市中心城區的大容量線路已經開始要求列車配備變頻空調。
2015年,負責運營北京大部分線路的北京地鐵運營公司曾對外公布了車廂內設定的溫度:
記者今天帶著溫度計分別體驗乘坐了1號線、5號線等線路。
早上9點,室外僅20攝氏度,但5號線立水橋南站站臺溫度已達25攝氏度,上車坐了兩站後,溫度升至28攝氏度;
10點左右,記者在東單站登上冷氣異常充足的1號線列車,坐了兩站,溫度從26攝氏度跳到了24攝氏度,車內已經有不少乘客穿上外套、或拿書包遮擋身體。「車廂裡比早高峰要冷多了,小風嗖嗖的。」經常坐1號線的乘客鄭女士直言。
為何地鐵車廂不能根據客流變化和天氣變化靈活調溫?
本市地鐵建設方、運營方以及列車供應商,均提到一個天然的難點——地鐵頻繁開閉門,溫度很難控制。
「這就像家裡開空調,每隔幾分鐘開一次窗戶,屋內溫度也很難維持。」一位工程師解釋,尤其是高架線,列車到站開車門後,車外的熱氣就直接吹了進來。
燕房線
除了這個天然因素,地鐵列車的空調技術也很難精準地調節溫度。
目前北京地鐵線網上跑的絕大部分列車採用的都是定頻空調,定頻空調智能性有限。
通俗地講,這種空調只能吹冷風、不能吹熱風。
據介紹,定頻空調根據設定的溫度運轉,大量釋放冷氣,溫度降至所設定的溫度後便不再運轉;如果車內溫度超過設定後,就再運轉釋放冷氣。這種模式下,空調的運轉經常滯後於乘客的感受。
至於一些乘客反映的風量有時超大,吹得人頭疼的問題,則與一些老車封閉性不強有關,當列車穿越隧道時,風吹進列車會增加空調風量。
「最近已有列車具備根據載客量調節送風量的能力,但一些老線的列車還無法實現。」中車公司技術人員說。另外,不同乘客的身體情況不同,對同一溫度的感受也往往不同。
地鐵運營部門坦言,每年換季時,都會有很多乘客反映車內溫度不適。為此地鐵建設和運營方都在摸索破解之道,積累經驗。
去年年底開通的燕房線上,跑著北京地鐵線網上唯一一列裝配了變頻空調的列車。從技術原理上看,變頻空調可實現溫度更精準地調節,乘客舒適性也有所提升。
「地鐵列車的變頻空調技術起步較晚,還剛開始嘗試。」負責地鐵列車招標的北京市軌道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我國南方有幾個城市已率先在列車上配變頻空調。此前,市軌道公司相關技術人員專門趕赴這些城市學習考察。
燕房線這列率先嘗鮮的列車,也成為技術人員和運營人員的研究對象。變頻空調可以根據實際溫度切換冷熱風,如果車內冷得厲害,就會送一些熱風,讓乘客感受更舒適。不過,即便是配備上了變頻空調,也需要運營人員結合季節、天氣等各種因素摸索出一套操作規律。
這位負責人透露,目前已經開始研究中心城區大客流線路上配變頻空調。近期開始的地鐵19號線列車招標中,就已要求列車配備變頻空調。但對地鐵老線來說,定頻空調改變頻空調的改造難度還相對較大,會嘗試更智能的運營方式。
記者:曹政
監製:王然
編輯:塗露芳 曾佳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新華社
↓↓↓覺得不錯,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