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彭水蘇麻?
彭水蘇麻,唇形科紫蘇屬植物,學名紫蘇,2002年衛生部首批公布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60個物種之一,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未成熟葉背和籽粒紫色,故又有「紫蘇麻」之稱,武陵山脈一帶稱之「蘇麻」,武陵山脈原生栽培種。
彭水蘇麻適宜海拔400-1000米的沙壤、黃壤、砂礫地等多種土質,是解決石漠化的理想草本植物。幼苗長勢強,幼苗期葉底紫紅色。葉唇形複葉,葉緣鋸齒狀,香氣馥鬱。成熟期株高1.5~2.0米,花萼白蕊淺紫色。籽實圓形棕褐色,少部分表皮有紋理,泛灰黑色或棕褐色。生長期不低於240天,蘇子咀嚼有核桃沁潤香,常與玉米大豆套作,畝產70-110斤。
彭水蘇麻富含α-亞麻酸(比深海魚、核桃高出2-8倍)、蛋白質、維生素(E、K1、葉酸等)以及鋅、硒、鎂、鐵、銅等微量元素,其ω-3系在脂肪酸中佔比高達74.1%。代謝物EPA具有清血脂,改變血液粘稠的作用;DPA又稱神經活性因子,能有效改善抑鬱症;DHA(俗稱腦黃金)是形成腦細胞和視神經細胞基礎物質,多選擇滲入大腦皮質、視網膜、睪丸和精子的乙醇氨磷脂和神經磷脂中,促進智力視力發育,預防阿爾茨海默症。武陵山脈一帶廣泛用於肝病食療,效果佳。具有健腦、預防乳腺疾病,長食「體白身香」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