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北京霧霾比當年倫敦大霧難在哪裡?中英科學家共同支招

2021-02-24 中國日報網


從去年末至今,北京深陷霧霾困局,在重汙染的橙色預警之下,英國伯明罕大學的專家們來到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呼籲中英兩國專家共同開展專項研究,探尋北京空氣汙染的成因,從源頭出發,治理長期困擾京城的霾。

2017年1月5日,伯明罕大學校長大衛•伊斯特伍德教授致辭。

1月5日,伯明罕大學大氣科學教授威廉•布勞斯 (William J. Bloss)在接受中國日報網等媒體採訪時坦言,如今北京面臨的霧霾問題比1950年的倫敦要更為複雜。

他表示:「當年倫敦霧霾的汙染主要來自於煤炭的燃燒,而當前大城市所出現的空氣汙染,汙染源十分多元,摻雜了細顆粒物等其它物質,具有一定的混合性。我們不僅僅要考慮一次汙染物,還要計入二次汙染物。」

布勞斯教授指出,當前北京面臨的重大挑戰是探尋其空氣汙染的主要成分,以便我們更有效地制定出控制排放的政策措施。

前排左四為伯明罕大學校長大衛•伊斯特伍德教授;前排左五為中國科學院前副院長李靜海教授。

伯明罕大學副校長大衛•伊斯特伍德(David Eastwood)教授也表示,北京當前的霧霾與半個世紀前發達國家所經歷的有所不同,但是中方仍有可借鑑之處。

伊斯特伍德教授提到,當年倫敦之所以能走出1952年冬天「毒霧事件」的陰霾,主要源於三個因素:

"第一點是立法與政策,英國於1956年頒發了《清潔空氣法案》,促進了節能減排措施的實施;

其次,我們在科學技術上取得了革新,是我們可以使用更清潔的能源與技術;

最後,我們的經濟結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得以調整,這使得很多重工業產業得以減產,這也直接促進了減排。"

與此同時,伊斯特伍德教授指出,空氣汙染問題的解決還依賴於人類生活方式的轉變,我們應擁有更利用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消費行為。

從去年十一月起,伯明罕大學聯合英國七所高校,與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等中國頂尖院校展開了為期4年的空氣汙染研究,旨在分析北京等地的城市空氣汙染源頭與成因。

該項目由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和英國研究委員會等機構共同資助,價值約260萬英鎊,折合人民幣2200萬元。在此期間,研究人員們在北京設立了不同的觀測點,進行霧霾的實地觀測與樣本收集、數據分析以及模型模擬等。

與此同時,伯明罕大學當天還在北京宣布,將與中科院進一步加深合作夥伴關係,為雙方攜手解決中英兩國面臨的重大問題奠定了基礎。兩所院校的環境及地球科學領域的專家們啟動合作計劃,共同在空氣汙染、納米材料和環境基因學(即人類基因健康如何應對環境變化)等領域進行研究合作。

伊斯特伍德教授表示:「能夠與中科院建立夥伴關係,也正說明了伯明罕大學在中國的聲譽正在逐步提升,同時也為伯明罕大學的研究人員提供了建立強大國際關係的機會。作為一所全球性的市立大學,伯明罕大學有責任和義務豐富我們的家鄉以及更廣闊世界的生活。」

李靜海教授表示:「環境和氣候都是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各國攜手合作共同解決。伯明罕大學和中科院之間的合作已經取得了豐富的成果。我希望這次研討會以及其他交換項目能夠將雙方合作推向一個新高度。」

此次研討會是建立在伯明罕大學和中科院的合作基礎之上的。它是中英兩國研究學者戰略合作的見證,並通過長期的合作研究、教職工與學生的學術交流以及新科技的研發,推動中英兩國環境科學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北京你知道嗎,60年前的「倫敦毒霧」可不是被風吹走的!
    一是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發布紅色預警;二是環保部稱北京廣州等9大城市霧霾源已找到,其中北京、杭州、廣州、深圳的首要汙染來源是機動車……關於治霾,有很多人喜歡拿我們和60年前的倫敦相比。我們現在唯一的手段似乎就是——等風來,但你知道嗎,倫敦毒霧」可不是被風吹走的!
  • 霧霾來了,北京人的乾淨空氣在哪裡?
    一到冬季,北京的霧霾叕如約而至,PM2.5指數不斷刷新,黃色警報和橙色警報接踵而來,首都變霾都,京城人民唯有望霾興嘆。咫尺之間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站在北京的街頭,霧霾籠罩下的世界顯得撲朔迷離,沉重的不只是呼吸,內心的憋悶和壓抑更是揮之不去。
  • 北京天氣最新預報:霧霾天氣將持續 明晚有雨雪. 實拍:霧霾「紅警」下的北京城:遊客堅守在天安門廣場看升旗
    2016年12月20日訊,今天霧霾加重,清晨霧很濃,能見度極差,市氣象臺5時10分發布了大霧黃色預警信號。
  • 這是霧都倫敦? 不,這是天空之城....
    倫敦塔橋....倫敦最高樓shard上看下去的倫敦....一場大霧之下,倫敦化身成了最夢幻的城市.. 數據終端:在中國叫霧霾,外國叫雲霧 Daydayuuuup_:霧和霧霾,你去倫敦看有幾個人帶口罩,你再看看北京的「霧」有幾個人不帶口罩,再不行查查PM2.5,霧和霧霾分不清?都是誰請的託啊,某產?? 塵寰不望:看評論也是醉,霧霾和霧明顯不一樣
  • 北京發布大霧預警!雨雪+冷空氣,霧霾退散時間表來了——
    消息,今天白天北京小雨轉雨夾雪(山區小雪),上午有霧,東風二三級,最高氣溫4℃;夜間陰(東部雨夾雪)轉晴,東轉北風二三級,最低氣溫零下4℃。北京持續大霧黃色預警中,局地發布大霧橙色預警,能見度差,白天還有雨雪天氣過程,降水會造成路面溼滑,出行請及時關注路況信息,注意交通安全。大興區氣象臺13日23時15分升級發布大霧橙色預警:預計當前至14日上午大興區有濃霧,大部分地區能見度小於200米,局地能見度不足50米,請注意防範。
  • 霧霾天 突然想起了曾經的倫敦煙霧事件
    19世紀的倫敦開始走上工業革命的道路,由此至20世紀中期的這短短100多年間,倫敦多地曾發生嚴重的空氣汙染事件,尤其以1952年12月的這場霧霾事件最為著名
  • 霧霾「鎖川」何時消?氣象專家給了這個答案
    今天,不少人朋友圈都被大霧刷屏。截至上午10時,全省各地已發布大霧橙色預警信息或大霧黃色預警信息59條。
  • 60年前的「倫敦毒霧」你以為真的是大風吹走的嗎?
    北京發布霧霾紅色預警,汽車限行、學校停課、工地停工,但依舊是黑雲壓城城欲摧,幾乎所有人都帶著口罩心情壓抑,能夠拯救北京城的似乎只有風了
  • 霧霾比非典可怕!去除危害支招解決方案
    【PConline 新品推薦】你以為北京霧霾就這樣吹散了嗎?這或許只是開始。
  • 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這次重大煙霧事件是由於倫敦上空受高壓系統控制,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除的廢氣難以擴散,12月5日至8日的4天裡,倫敦因煙霧事件死亡人數達4000人。圖為1952年12月倫敦,交警在大霧中指揮交通      1952年12月5日開始的一星期內,倫敦市民開始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發生哮喘、咳嗽的症狀,倫敦醫院由於呼吸道疾病患者劇增而一時爆滿,倫敦城內到處都可以聽到咳嗽聲
  • 《蒼穹之下》能打敗北京霧霾的也只有 俄航 了...醉了
    問她為啥,她說剛剛看了柴靜的那個視頻,北京霧霾太厲害了。。。哎。。。柴靜,你還我俄羅斯美女。。。。於是我心理默默地發誓,一定要找一個不怕霧霾的俄羅斯美女但是我發現蒼穹之下,能打敗北京霧霾的也只有 俄航 了。。。
  • 美媒:2018別去北京看長城!
    引起媒體注意的是,名單中包括中國北京和萬裡長城,理由是:北京空氣汙染嚴重。名單列出了10個「2018年不要去的旅遊目的地」,包括印度泰姬陵、泰國攀牙灣公園、緬甸、珠穆朗瑪峰、美國密蘇裡州、宏都拉斯、古巴、厄瓜多的加拉帕戈斯群島、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
  • 霧霾、大霧、雨雪天氣:汽車黃金光LED霧燈最安全?!
    這解釋了大霧時,光穿透力大幅減弱的問題,因為光被水分子吸收了。此次發布的電光LED新品CSP正式版,新增了低色溫 2500k 黃金光系列產品,黃金光LED的生產流程與白光的生產流程是一樣的,都是經過二十三道工序生產完成,只是燈珠表面噴塗的螢光粉不同。
  • 中德科學家破解北京霧霾主要組分形成之謎
    環保部21日晚通報稱,遙感監測數據顯示,霧霾面積一度達到188萬平方千米,幾乎相當於中國國土面積的五分之一。據報導,中德兩國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破解了北京及華北地區霧霾最主要組分硫酸鹽的形成之謎,發現在大氣細顆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與二氧化硫的化學反應是當前霧霾期間硫酸鹽的主要生成路徑。
  • 大安交警:積極應對大霧天氣保平安
    為全力做好大霧惡劣天氣下的道路交通管控工作,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大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強化措施,持續整治,確保全市道路安全暢通。加強流動巡邏,強化道路現場管控。針對大霧惡劣天氣條件下能見度的特點,大安公安交警突出加強宣傳引導,利用廣播、微博、微信和路段交通誘導屏及時發布天氣和路面情況,提醒廣大駕駛員「大霧天氣,能見度低,謹慎駕駛」,同時在路面巡邏中,通過警車鳴笛、喊話等方式提醒通行車輛減速慢行,引導出行群眾合理選擇出行路線,避免交通事故發生。
  • 天氣 | 官宣:大霧消散時間「定了」!
    (今天)昨天晚上,市氣象臺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今天早上各區能見度大多在1公裡以下下午,市氣象臺繼續發布大霧黃色預警和霾黃色預警天津市氣象臺於2018年11月26日14時06分繼續發布天津地區大霧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12小時天津大部分地區仍有能見度小於1千米的霧,部分地區能見度小於500米,請有關單位和人員作好防範準備。
  • 企業 中國電建集團所屬水電總院與英方可再生能源辦公室共同籤署《中英海上風電產業合作指導委員會合作協議》
    在習近平主席開始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第四屆「中英部長級能源對話」10月18日-21日在英國倫敦召開。
  • 【銳觀察】金屬粉末外燃機的概念提出,霧霾終結者來了嗎?
    環保部的最新調查顯示,北京31%的霧霾來自於機動車尾氣排放。但也有專家站出來說,汽車尾氣是躺槍,但無論怎樣,汽車尾氣對城市空氣品質PM2.5的影響不容忽視。汽車動力源是近年來科技與市場的熱點,鋰粒子動力電池汽車已經成功受到市場熱捧。
  • 各種霧霾段子笑完又看哭……
    此外,其他明星也紛紛吐槽霧霾天,李晨曬出自己戴口罩的照片,表示:「找尋人物內心和行為方式,就像在迷霧中穿行,這次有點兒難,時間有點兒緊!明天清晨霧轉霾,傍晚霾轉霧!」10月11日,市民戴著口罩在大霧行進,並沿途拍攝「沒」景
  • 霧霾是什麼? 它從哪裡來? 我們怎麼辦?
    霧霾是什麼?它從哪裡來?我們怎麼辦? 霧霾是什麼呢?它們就直接測試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身體的反應,長達一年我自己也參與和體驗了這個實驗這是我得到的結果我自己有呼吸道炎症,是易感人群細顆粒物會影響呼吸系統增加氣道炎性反應還會增加進一步影響心血管系統,超細顆粒物升高跟心臟供血能力降低有關係這段話我念都念不通,因為我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所以在科學家的幫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