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2021-02-20 地理知識精選

   據記載,1952年的倫敦曾發生一次非常嚴重的煙霧事件,這次重大煙霧事件是由於倫敦上空受高壓系統控制,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除的廢氣難以擴散,12月5日至8日的4天裡,倫敦因煙霧事件死亡人數達4000人。因此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成為了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圖為1952年12月倫敦,交警在大霧中指揮交通

      1952年12月5日開始的一星期內,倫敦市民開始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發生哮喘、咳嗽的症狀,倫敦醫院由於呼吸道疾病患者劇增而一時爆滿,倫敦城內到處都可以聽到咳嗽聲。

      後經調查,倫敦的煙霧事件屬於煤煙型汙染。由於倫敦居民當時都用煙煤取暖,煙煤中不僅硫含量高,而且一噸家庭用煤排放的飄塵要比工業用煤高3至4倍。在當時的氣象條件下,導致倫敦上空煙塵蓄積,經久不散。

      而60多年後的今天,「北京霧霾事件」重蹈覆轍,「最嚴重霧霾」已經持續4天,北京的重汙染橙色預警依舊沒有解除。而此次霧霾的成因除了端天氣頻發原因之外,燃煤、機動車等仍是主要的導致汙染的因素。讓我們不禁產生疑問,「時間都去哪兒了?」


      事件之後倫敦市政當局開始著手調查事件原因,但未果。此後的1956年、1957年和1962年又連續發生了多達十二次嚴重的煙霧事件。直到1965年後,有毒煙霧才從倫敦消聲匿跡。

      1952年的事件引起了民眾和政府當局的注意,使人們意識到控制大 氣汙染的重要意義,並且直接推動了1956年英國潔淨空氣法案的通過。1974年,英國政府出臺「空氣汙染控制法案」,規定出諸如工業燃料的含硫上限等硬 性標準。到1980年,倫敦的霧日已經由每年幾十天減少到5天。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2014年1月19日,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向國務院立生死狀:治不好空氣汙染提頭來見。承諾到 2017年,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作為一個普通群眾,我們不知道60微克/立方米是什麼概念,我們只是不想與生活的地方,隔著 一個口罩!不想在有生之年「騰雲駕霧」,不想帶著壓抑的心情走出家門,不想只能在特定的日子裡迎來本該每天都出現的「APEC藍」和「閱兵藍」……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60多年前的那幾天,倫敦城被黑暗的迷霧所籠罩,馬路上幾乎沒有車,人們小心翼翼地沿著人行道摸索前進。大街上的電燈在煙霧中若明若暗,猶如黑暗中的點點星光。

       60多年後的北京,北京因為霧霾導致交通出現嚴重擁堵,家家戶戶門窗緊閉,停飛停工停課……人們看不清彼此的臉和自己的家。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免責聲明:轉自百山探索,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公眾號予以處理

相關焦點

  • 「八大環境公害事件」再審視
    「八大環境公害事件」再審視 2016年01月28日 09:28 來源:學習時報 作者:李光全 楊豔麗 字號 內容摘要:四是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支持汙染控制和汙染治理技術研發,加速產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大力發展生態工業
  • 霧霾天 突然想起了曾經的倫敦煙霧事件
    19世紀的倫敦開始走上工業革命的道路,由此至20世紀中期的這短短100多年間,倫敦多地曾發生嚴重的空氣汙染事件,尤其以1952年12月的這場霧霾事件最為著名
  • 20世紀初大霧中的倫敦,宛如寂靜嶺
    「豌豆湯」也是一種特殊類型濃霧的名稱,就在20世紀初,這碗湯淹沒了倫敦。「豌豆湯」又稱黑霧或霧殺手,它是由煤煙顆粒和煙煤的家庭和工廠燃燒產生有毒的二氧化硫造成的。霧是潛在的致命性,在當時特別容易造成中老年人和患有呼吸系統的人罹患病情,你可以從這些老照片上看到,在當時,人們沒有任何辦法逃避它。
  • 60年前的「倫敦毒霧」你以為真的是大風吹走的嗎?
    60年前的「倫敦毒霧」可不是被風吹走的!1952年12月4日至9日,倫敦上空受高壓系統控制,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難以擴散,積聚在城市上空。倫敦城被黑暗的迷霧所籠罩,馬路上幾乎沒有車,人們小心翼翼地沿著人行道摸索前進。
  • 北京你知道嗎,60年前的「倫敦毒霧」可不是被風吹走的!
    1952年12月5日的倫敦,同樣的白晝如夜,消失的地標,濃霧甚至瀰漫進了室內,很多活動被迫取消,人來人往都戴著口罩,人們走路都要低頭看路,一不留神就會絆倒。1952年12月5日開始的一星期內,倫敦市民開始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發生哮喘、咳嗽的症狀,倫敦醫院由於呼吸道疾病患者劇增而一時爆滿,倫敦城內到處都可以聽到咳嗽聲。
  •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據記載,富山縣神通川上遊的神岡礦山從19世紀80年代成為日本鋁礦、鋅礦的生產基地。礦產企業長期將沒有處理的廢水排入神通川,汙染了水源。用這種含鎘的水澆灌農田,生產出來的稻米成為「鎘米」。「鎘米」和「鎘水」把神通川兩岸的人們帶進了「骨痛病」的陰霾中。
  • 【恐怖主義】本世紀震驚全球的十大恐怖襲擊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下列十大恐襲事件中,發生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等恐情嚴重國家的恐襲事件沒有被評上,原因可能是這些國家的恐襲事件已成「家常便飯」,不再吸引人們的眼球。一、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2001年9月11日美國紐約和華盛頓發生「9•11」恐怖襲擊事件,自殺式襲擊者劫持民航客機撞向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造成3000多人死亡。
  • 盤點2015年十大本質事件
    2015(愛淋義務)年就快過完了,你是否還記得今年發生過的本質大事件?接下來腳納音樂就為你盤點本年度的十大本質事件天了嚕、嚇cry、啾咪等淋語已經成為各大社交媒體上的常用語,在基佬圈更是不可缺少,如果你不會淋語,那你真的是從淋逼出來的惹...就連主頁君的媽媽都會淋語...
  • 倫敦機場史上最嚴重癱瘓事件,警方賠被誤抓夫婦20萬鎊,至今未破案
    還記得2018年底,倫敦機場癱瘓30個小時事件嗎?
  • 一覽 | 2017年山東環保十大事件
    2017年10月30日~11月1日,山東省環保廳首次聯合省總工會、共青團省委、省婦聯、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青年志願者協會在青島市舉辦了2017年山東省環境應急實兵演練暨監察監測技術比武競賽活動。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省環保廳(局),共青團省委、省婦聯、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青島市政府、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管委有關領導,17市環保局主要負責人、省環保廳有關處室主要負責人、青島市志願者救援隊伍對本次比武競賽活動進行了觀摩指導。
  • 淺談光化學煙霧
    光化學煙霧最早是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洛杉磯被發現的,當地許多人出現眼睛痛、頭痛、呼吸困難等症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經濟規模的擴大,我國的光化學煙霧汙染日趨頻繁。就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我國大氣汙染的主要產物就是PM2.5和臭氧,即霾和光化學煙霧,兩者雖然在物質形態上有一定差別,但存在密切的聯繫。
  • 年度盤點 | 2018 十大美食熱點事件
    吃不胖天團憑藉輕盈的體態踩在秒針上,隨著它有條不紊的節奏向前轉動,身後的時光如星塵般消散,悄然間我們已站在了 2018 年的最後一周的時間點上,不得不感慨,這一年又要結束了。 每每這個時候,身邊很多友鄰、公號又要陸續發布與年終盤點、總結有關的內容。
  • 中國與印度歷年國內生產總值比較(1952-2015)
  • 光化學煙霧汙染
    光化學煙霧是汽車、工廠等汙染源排入大氣的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汙染物在陽光(紫外線)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的有害淺藍色煙霧。光化學煙霧是一種循環過程,白天生成,傍晚消失。光化學煙霧對大氣的汙染造成很多不良影響,對動植物有影響,甚至對建築材料也有影響,並且大大降低能見度影響出行。此處我們對光化學煙霧進行如下總結:(1)成分:含氮有機顆粒物、過氧乙醯硝酸酯、臭氧。(2)形成的影響因素:汽車排氣中汙染物的數量和濃度、太陽輻射強度、氣象以及地理等。(3)發生的地理位置:在北緯60°~南緯60°間的一些大城市。
  • 環境新聞速覽|生態環境部:重特大環境事件5小時內要發布權威信息
    今年我國將有一系列重大活動,如何應對突發環境事件?
  • 991事件20年
    二十年前,那個被現場直播的恐怖襲擊的畫面震驚了幾乎全世界所有的人,只不過是多數的人是驚懼,少數的人是驚喜。
  • 【現場】倫敦紹索爾對峙事件 ARV和CTSFO特警出動
    (Southall)發生一起長達22小時的對峙事件。▲CTSFO特警對峙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即22日下午,倫敦大都會警察局的CTSFO和ARV特警對嫌犯所在的房屋展開強攻,隨後成功將嫌犯逮捕▲嫌犯被成功逮捕1991年,倫敦大都會警察廳為彌補其在應急處置能力上的不足
  • 消防英文:小孩與煙霧警報器
    (儘管最近新聞事件報導小孩睡著沒聽到警報聲,煙霧警報器及家庭逃生避難計劃仍然是從火災中存活重要的一部分。煙霧警報器有依然是家中防火安全科技的基礎。)(統計指出,自從家中安裝煙霧警報器之政策開始後,火災死亡數字約減少了50%。今天雖然90%的住宅都有煙霧警報器,然發生死亡的住宅建築物火災中,約有42%沒有安裝煙霧警報器。在住宅建築物火災中,約有58%有安裝煙霧警報器,但是卻只有37%的警報器有在火災中發生作用。這代表大多數在火災中的煙霧警報器是因為沒電或沒有電池而未發生作用。)
  • 【警務動態】衡水警方參與打擊「三角地帶」專項治理行動入選2014年「十大法制事件」
    其中,我市警方參與打擊「三角地帶」專項治理行動入選。饒陽、肅寧、獻縣「三角地帶」長期形成的職業盜搶犯罪,在公安部都「掛了號」,是影響我省及周邊省份社會治安穩定的一個極大隱患。2014年,省公安廳統一指揮抓打擊,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打組合拳抓綜合治理,從根本上剷除職業犯罪滋生的土壤,取得了決定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