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驅太陽報》2月18日報導稱,兩個豎立在墨爾本華人區Box Hill街頭的中文廣告牌正引發爭議。
有當地居民表示,在一個說英語的國家,廣告不能是純中文。但也有華人網友表示,看不懂說明「你不是商家的目標客戶」。
報導稱,這兩個中文廣告牌位於兩處繁忙的十字路口。除了網址和電子郵件外,上面沒有任何英文。據悉,這些廣告牌是為一家在線教育平臺打廣告,該平臺提供兒童中文課程。
廣告牌上寫著:「無論離中國有多遠,都能上一堂純正的中文課。4-15歲海外少兒在線中文課。」
(圖片來源:《先驅太陽報》)
人口普查數據顯示,Box Hill的華人居民數量佔到了35.4%,是墨爾本最大的華人區。Mitcham居民Sue McCarthy表示,她已經聯繫了白馬市議會(Whitehorse Council),表達了她對這些廣告牌的擔憂。
McCarthy表示:「我擔心的是上面只有英文。議會過去有法律規定,如果要在標識上寫中文,必須用兩種語言(包括英語)書寫。法律什麼時候變了,為什麼要改?」
McCarthy表示,自己並不是種族主義者,但她認為這些廣告牌應當標註英語翻譯。「在一個說英語的國家,應該讓我們看懂廣告上的所有內容。」
智庫機構公共事務研究所(Institute of Public Affairs)的研究主任Daniel Wild稱:「共同的語言是不同群體之間共同價值觀和相互理解的基礎。這也是為何當地居民會感覺這個廣告牌會產生一種疏離感。」
(圖片來源:《先驅太陽報》)
報導稱,在Whitehorse Leader的Facebook主頁上,有超過100人就這個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意見不一。
網友Jane Douglas表示:「我們的國家語言是英語,這些廣告牌不應該被允許,市議會肯定要做點什麼。」
另一名叫David Goddard的網友附和稱:「英語應該永遠排在第一位,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說英語的國家。」
但其他人認為這沒有問題。
網友David Scott表示:「我的意思是,如果他們不能理解,也許——只是也許——他們就不是商家的目標用戶?」
網友David Wong也表示:「如果你看不懂,那可能因為你不是商家的目標群體。至於為什麼選擇不用英文,這是一個廣告,它由相關組織自掏腰包。」
就今次廣告引發的熱議,涉事企業WuKong的發言人表示,正積極聯絡廣告牌投放的合作方,希望能夠儘快將內容撤換,公司對廣告牌給居民造成的困擾和擔憂表示歉意。
「『悟空』是一家致力於將在線教育全球化的公司。我們深知用共同的語言進行通暢溝通,對於加強不同族裔之間的相互理解是至關重要的。」發言人稱,「我們很抱歉,在部分產品的廣告製作中,沒有考慮到該廣告對於當地多元文化和多族裔融合帶來的爭議。」
WuKong表示,「在廣告牌的最初設計中,因為市場部考慮到『華裔父母』是此教育產品的主要受眾人群,且留下的聯繫方式是華語專線,擔心放入英文內容,可能會對非目標客群產生誤導,故沒有加入英文翻譯內容。此廣告在投放前,公司諮詢過廣告牌投放合作方意見,均表示在投放的地區,由於目標人群的限制而只使用中文作為廣告語的方式是符合相關法律規範的。」
發言人稱,「確實背後有一些因素,促成了這次廣告牌展現在了公眾視野。經歷這次爭議和報導後,公司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在跨文化傳播和鼓勵多族裔融合層面,WuKong應該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WuKong在今後的廣告宣傳和對外溝通中,會使用多種語言,並致力於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融合與理解。」
*據2016年澳洲人口普查數據顯示,Box Hill華人居民佔當地人口總數的35.4%,華人數量在當地排第一。
485籤證保險低至$3.19/天
小蜜蜂攜手Bupa傾情推薦
線下網點多,理賠快
合作機構多,覆蓋廣
私人保險,生育保險,
撇去無關policy,避免無效選項,只為適合你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