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日本攝影有三種病毒:「T病毒」「S病毒」和「M病毒」。其中T是東松照明、S是深瀨昌久、M是森山大道。今天先來說說東松照明。
東松照明於1930年1月16日出生於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他成長於戰後的日本,戰爭對他的內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我家是在名古屋非常中心的地區,因為空襲,家附近的房子幾乎都在燃燒,燃燒彈像雨點一般地落下,我家有幸沒有被燒毀。……最初的時候,還躲進防空洞,但後來就厭倦了,到了晚上,聽到空襲警報響起,就打開窗戶,把鏡子對著天空,讓自己在躺著的角度上能夠看到,然後就看到美軍的B29轟炸機編隊嗚哇地飛過來,……我躺在那裡,欣賞著映在鏡子裡景象」
戰後,日本被美國接管,美軍佔領那些城市的同時,美國文化似乎也從那些軍事基地的柵欄中慢慢滲透出來。東松照明著意捕捉著美軍佔領日本並影響著日本文化的畫面,在尋找中揭示戰後一代日本人的內心痛苦。
他拍攝了很多日本戰後普通中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那時戰爭對日本大多數城市的毀損都已經被清理乾淨,即使是廣島和長崎,戰爭的損傷也正在被治癒。東松照明的作品展現出來的是他對戰後日本的毀損傷害的感覺,大多通過隱喻的方式表現出來。
另一方面,東松照明拍攝了東京、大阪、神奈川等城市蓬勃的現代化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精神狀況的影像:仰視的高聳龐大的建築、透過玻璃窗的紅色油漆對日本世界博覽會的張望、課間房頂上的兩個躊躇少年、憂鬱而美麗的女演員的臉龐、情侶無限依賴的擁抱。東松照明在這些照片的畫面中,沒有將日本社會的具體形象展開,往往是在非常簡潔抽象的畫面中找到某種對他心目中的日本社會的象徵。
總體來說,東松照明的作品,一是構圖大膽奇特,突破了之前日本紀實攝影的範式,令人耳目一新,到今天依然嶄新如初;二是強烈的歷史意識,悲劇意識。東松照明沒有遵循常規的拍攝,他的拍攝帶有十分強烈的主觀成分,所以這種主觀性的紀實手法,讓其影像的風格也透著與眾不同和強烈的個人氣質。
森山大道曾說:「我剛開始攝影的時候,就被東松照明新鮮而鮮活的攝影作品所吸引,我尊敬他,崇拜他,模仿他,一直試圖跟上他的步伐。東松照明開闢了日本攝影的新領域。對他的仰慕之情在我的攝影作品中留下印跡。我的眼中沒有其他攝影師。」
東松照明的攝影部分攝影作品數量不多,這裡當做福利贈送給大家。公眾號後臺回復1022得到連結,如果連結失效,添加文末阿陌微信獲取。
點擊下方「再看」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