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咱蔣壩美食,
那可真是遠近聞名,
這一直是值得我們蔣壩人自豪的事,
這不,最近我們大蔣壩人民又可以驕傲一把了!
7月31日下午,
從淮安傳來好消息——
在全市年中商務工作會議上,市商務局為淮安首批15家「淮安老字號」企業授牌。
「老復興酒樓」榜上有名!
你在蔣壩生活了多少時間?5年、10年、20年…?那你可知道蔣壩它有著幾百多年歷史,放眼望去,老街、老房子……處處都是歲月划過的痕跡。
有一些店鋪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載浮載沉,又有一些則在歲月的洗禮中經久不衰,他們都有一個特別的稱呼:「老字號」。「老復興」是蔣壩獨特的美食符號、歷史記憶和商業品牌代表,同時也承載著老蔣壩人深厚的文化內涵。蔣壩老復興酒樓始於1904年,前身為張兆彬夫妻小吃店,以特色蔣壩菜餚而著稱。民國十九年,蔣壩老街一王姓居民見張妻精湛的技藝,遂聘張妻為廚,並改名為「復興館」,地址在蔣壩大街南端,前後廳有10間房屋,可同時擺席6-8桌,環境幽雅,菜餚檔次有虎皮席、海菜席、河菜席以及地方特色菜點。尤以加工蔣壩魚圓、魚餅最為出名。民國二十六年又合股重裝開業,股東多系地方名廚,是技藝較高的名師會集處,原址不動。在民國二十五年興建三河活動壩時,孫中山之子,時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長孫科、江蘇省主席陳立夫等巡視工程時,於復興菜館就餐,稱讚有「南北」風味,民國三十年,新四軍將領陳毅、鄧子恢、張雲逸、羅炳輝等下榻蔣壩時,常到復興菜館就餐。
蔣壩的美食名聞遐邇,老復興的餐飲文化也散發著迷人的色彩,其中的「八大怪」更是獨樹一幟。
他鄉的魚圓通常是圓的,食客取食不太方便,只有蔣壩魚圓是長的,用筷子取食非常便利。它選用黃鱤魚或淮白魚精製而成,色白、皮韌、肉嫩、味鮮,入口即化,是它的精妙所在。
當然,除了「老復興酒樓」以外,蔣壩還有很多的老字號飯店!隨著時代的變遷,店鋪的裝修可能會不停的改變,而那唯一不變的是地道的老蔣壩菜,留在記憶中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