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法國史上最年輕總統馬克龍當選以來,其受關注度已經被比她大24歲的老師妻子遠遠趕超。這也再次證明國際政壇向來不缺「第一夫人」的八卦。相比之下,日本的「第一夫人」安倍昭惠最近的「知名度」也頻頻飆升上升,特別是借著森友學園「拿地門」「捐款門」等事件,成為十分扎眼的東方「第一夫人」。
以醜聞的方式躥紅,自然不是安倍昭惠所希望的。俗話說,屋漏偏逢連陰雨。隨著事件調查的深入,不僅昭惠在「拿地門」金錢往來風波中充當安倍「代言人」的各種細節被披露,其涉嫌濫用公職人員做隨從的黑幕也被相繼曝光。
在日本媒體的強烈要求之下,日本內閣官房近日公開了第二次安倍內閣組建以來第一夫人隨從人員的出差公單,共計62次。表面看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稍微一推敲,就被外界看出了門道。因為其中並未包括「拿地門」事件中被順帶揪出的森友幼兒園演講、昭惠在山口縣「昭惠農場」插秧割稻、遊玩夏威夷等私人活動的陪同。而曾經跟隨昭惠到山形縣「公幹」的某公務員稱,其所謂的公務就是陪同安倍昭惠滑雪。
日本《國家公務員旅費法》明文規定,公務員出差時需要開具正式的出差審批單,否則視為違法,但安倍政府卻對上述出差款項拿不出半張紙,也說不出所以然。真不知這些款項最後是如何走帳的。日本行政學專家新藤宗幸指出,這意味著昭惠已經習慣隨意拿公務員充當馬弁。
在安倍靠著修憲等話題不斷玩弄花樣之時,本應成為「賢內助」的昭惠也沒有消停過。這樣的「第一夫人」不是一盞省油的燈,但究其原因卻是多方面的。
第一,安倍對待夫人「寵愛」和「縱容」有加。安倍出身政治望族,而昭惠也來自名聲顯赫的財閥,雖然門當戶對,但昭惠「自由開放」的性格是圈內出了名的。昭惠之於安倍,既是第一夫人,也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尤其是在政治言行方面也不乏令其大傷腦筋之處。近期的種種跡象的都表明,安倍對待特立獨行的夫人缺乏必要的溝通和協調。以至於還有善於挖小料的媒體認為安倍對昭惠頗有不滿,甚至一度飄出「離婚」的味道。
第二,安倍自我感覺良好,在給予第一夫人待遇方面有恃無恐。安倍成功實現「二進宮」且確立了長期穩定政權,並有望延長任期。「拿地門」醜聞並未扳倒安倍,也反映了自民黨一強獨大、朝野政治嚴重失衡的政治生態。但也讓安倍獲得了某種政治自負,使其政治決斷和言論往往帶有強勢之意。安倍第一次內閣之際,服務昭惠的僅有1名非全職職員,而到安倍再次上臺後,標配升為2名全職和3名非全職,而且經常還會擴大陣容,其中的變化令人深思。日本政府強調此舉是為提升「第一夫人」的所謂工作效果,但若沒有安倍開綠燈也是很難做到的。
第三,昭惠現象不過是日本政壇積弊的縮影之一。日本政壇向來是非多,政治和金錢糾纏不清,醜聞政客明裡暗裡比比皆是,近年來更有加重趨勢。昭惠既是個案又具有普遍意義,它另一側面也反映出日本政治生態近年在不斷惡化。
對於政客來說,往往成也第一夫人敗也第一夫人。安倍自認為在如今的日本政壇風生水起,但是夫妻倆這種玩法,或許正在埋下覆滅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