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務員過勞死,香不香?聽聽他們的收入就知道了

2021-02-15 公務員大事記

今日,#日本三成年輕公務員突破過勞死線#話題頂上微博熱搜,關於公務員工作強度的討論在網上炸開了鍋!

據日本《讀賣新聞》25日報導,日本行政改革擔當大臣河野太郎在當天記者會上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在日本中央政府部門工作的公務員中,年輕公務員的加班時間正在延長,有三成20多歲的公務員的加班時間突破「過勞死」線,即每月加班時間超過80小時。

據悉,在日本中央政府各部門的5.1萬名公務員中,10月份每日平均加班時間為1小時50分鐘,11月為2小時2分鐘。20至30歲的儲備幹部的加班時間尤其長,10月每日平均加班時間為2小時55分鐘,11月為3小時21分鐘。此外,在20多歲和30多歲的儲備幹部中,分別有大約30%和15%的人每月加班時間超過80小時。河野太郎表示,「目前可以清晰地看到年輕人的加班負擔,長時間的工作將造成他們過早離職。」河野還表示,將要求中央政府各部門義務性地培訓管理人員。

不管是國內還是日本,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公務員的穩定性和完善的待遇保障,成為眾多年輕人的選擇。日本的公務員考試很嚴苛,通過考試的人合格率都不超過10%,參考新華網日本頻道發布的數據,如:政治國際類別,報名人數2993人,筆試合格人數59人,最終合格人數26人,合格率為0.87%;人文科學類別,報名人數653人,筆試合格人數58人,最終合格人數33人,合格率為5.0%。

公務員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跟國內差不多,但是日本的更難考。筆試考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論文;專業佔了50%,考試內容為(經濟、社會、數理化、生物、水產、藥學、國際、法律.等等非常廣泛,不容易。

日本的公務員待遇如何?日本的公務員分地方公務員、國家公務員,一般是地方公務員的收入高於國家公務員,收入包括固定收入和各種補貼以及獎金,地方公務員的補貼多於國家公務員補貼。

剛參加工作的新人,一般職位月收入在20萬日元左右,按照現在的匯率算,折合人民幣12620元。還有加班、居住、特別地域、單身補貼、不愉快補貼、無法升職補貼等等多種多樣(根據工作內容而定)。

工資隨著年齡的增加和工作技能經驗增加,收入也增加,平均年收入約35萬,國民平均年收入約20萬左右,沒有灰色收入,按照他們的公務員倫理法規定,會被開除。養老費用方面,由個人繳納的保險金和國家財政兩方面承擔,與大企業相比,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您    已    到    閱    讀    底    線    

相關焦點

  • 日本「打工人」加班時間超過「過勞死」線?
    近日,日本的「打工人」因加班時間過長登上了微博熱搜。據日本《讀賣新聞》25日報導,日本行政改革擔當大臣河野太郎在當天記者會上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在日本中央政府部門工作的公務員中,年輕公務員的加班時間正在延長,有三成20多歲的公務員的加班時間突破「過勞死」線,即每月加班時間超過80小時。
  • 日媒公布:日本全國公務員收入排行榜,您想知道有多少嗎?
    在中國,公務員可謂是個金飯碗,大家眼中的香餑餑。因為穩定的收入和良好福利,以及較高的社會地位,讓每年的公務員考試都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樣人氣。確實在現在這樣一個「經濟動蕩」的年月,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顯得比什麼都重要!那麼在日本,公務員是否也一樣有人氣呢?他們的收入又如何呢?  其實在日本,公務員也是相對來說非常受歡迎的職業。
  • 快遞員過勞死頻發 韓國CJ大韓通運向國民道歉
    韓國近日發生多起快遞員過勞死事件,引發社會熱議。
  • 韓國快遞員悲歌:14名外送員過勞死!連續工作21小時還被投訴
    四天後,這位送貨員死了。據韓國快遞公司的工會官員說,除了這名送貨員之外,還有另外 13 名員工過勞死,其中大部分是快遞送貨員。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韓國的送貨員要面對龐大的線上訂單壓力,隨著要送出的包裹越積越高,他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英國某媒體指出,在韓國,這樣的壓力尤為嚴重,因為這些送貨員通常需要在數小時內送達,而非數天。
  • 年終獎9萬多,收入已超過公務員
    教師節剛過沒多久今天,一個有關教師收入的話題就衝上了熱搜是的,你沒有看錯
  • 日本將放開就勞籤證…農民工能來日本打工了?
    現在能在建築工地長期工作的,除了日本人,還有就是不受就勞限制的外國人(永住、定住、日本人配偶籤證等)。但他們的籤證,並不是建築、製造業公司給予的。因為這種純勞動的工作,日本並沒有對應的籤證。外國人要獲得日本工作籤,比如「人文知識·國際業務」籤證,基本上要大學畢業,專門學校的話要學習的和工作內容對口,高中生、初中生是不可能拿到這類日本就職籤證的,當然中國人廚師很多都是高中初中,甚至小學畢業的,他們也能拿到日本籤證,但他們籤證屬於技能籤證。
  • 韓國近日發生多起快遞員過勞死事件, 韓國CJ大韓通運向國民道歉
    來源|:新浪新聞原標題|:快遞員過勞死頻發 韓國CJ大韓通運向國民道歉人民網首爾10月30日電 韓國近日發生多起快遞員過勞死事件,引發社會熱議。據了解,截止目前,韓國今年有13名快遞員因過勞死去世,其中包括韓國知名物流公司CJ大韓通運的6名員工。
  • 那啥,不香就是不香,說啥也不香了
    。那啥,不香就是不香,說啥也不香了。
  • 拼多多員工過勞死引發公關危機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網際網路公司員工過勞死事件了,很遺憾的是,大部分資方非但沒能改進勞動制度,反而變本加厲地榨取員工的剩餘價值,甚至連危機公關的水平也下滑了。這表明,資方在這一個時期裡過得太舒服,在大多數情況下對勞方處於一個絕對優勢的地位,以至於連最基本的道歉和哀悼都很顯得勉強了。只有當中央政法委公眾號開始關注此事時,資方才有所收斂。
  • 英國配送員一天送100個快遞,怕過勞死無奈辭職……
    據《鏡報》12月8日報導,英國一名女配送員每日要送100件快遞,她表示工作強度太大,但是會在工作中過勞死,無奈之下只能辭職。洛瑞•艾迪生•西蒙斯(Lori Addison-Simmons)是一名單身媽媽,今年45歲,需要撫養兩個孩子。
  • 日本女生的擇偶標準如何?東大美女:最低早大,收入1000w+
    東京大學是眾所周知的日本第一學府。權威機構英國QS發表的年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日本第1,亞洲第4,世界第23名,是多少人擠破頭都想進入的學校,能進入這個級別的學校的人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很會讀書甚至有點呆板的形象。同樣的,像是偏見一樣的存在,有不少人認為東京大學裡的女生也是只會死讀書的學霸,美女很少。
  • 過勞的日本人為何不怕死?!
    」的說法最早來自日本,目前,報導「過勞死」現象最多的國家仍舊是日本。它恰如一個令人生悲的黑暗使者,成為一個在日本廣為人知的新單詞——是指由於工作壓力或應激所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所導致的死亡。隨著日本經濟的飛速發展,「過勞死」以及工作「過勞」也成為日本特有的社會現象與重大問題。
  • 臺醫生過勞猝倒手術室,獲賠904萬新臺幣
    蔡太太說,根據判決書,先生在奇美醫院擔任一般外科住院醫師,每月工時約360小時,過勞倒下後,智力退化到像5歲的孩子,每天的記憶都是空白的,就連6歲的兒子都可以管爸爸,自己像帶了兩個孩子。蔡太太說,她一直是家庭主婦,先生倒下了,這5年來又要打官司,只能先賣掉家裡的房子,全家窩在娘家,而且打官司期間,也常常無法陪兒子,實在很煎熬。
  • 星座控:摩羯男是床上公務員?
    「床上公務員」啥意思?太過缺乏浪漫情趣的想像,跟一成不變的姿勢,是摩羯男頗令他的伴侶頭痛之處,再加上強勢的主導欲望,他可能像個辛勤的礦工,嘿咻嘿咻固執地拼命衝刺個不停,而你的意識已經不知神遊太虛到哪裡去了。
  • 公務員在年底有年終獎,老師為什麼沒有年終獎?原因很現實
    近年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有很多公務員在年底或者是年終都會有相應的年終獎金,但是學校裡老師或者是教育行業裡的很多從業者,他們在年裡為什麼沒有年終獎金呢
  • 【談資】日本第一夫人隨意拿公務員作馬弁哪來的底氣
    在日本媒體的強烈要求之下,日本內閣官房近日公開了第二次安倍內閣組建以來第一夫人隨從人員的出差公單,共計62次。表面看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稍微一推敲,就被外界看出了門道。因為其中並未包括「拿地門」事件中被順帶揪出的森友幼兒園演講、昭惠在山口縣「昭惠農場」插秧割稻、遊玩夏威夷等私人活動的陪同。而曾經跟隨昭惠到山形縣「公幹」的某公務員稱,其所謂的公務就是陪同安倍昭惠滑雪。
  • 【日本時事】大阪地鐵一位社員因上司辱罵和過勞而自殺,每月加班100小時以上
    (視頻來源:YouTobe)(日本時事訊)據朝日新聞12月19日報導,從對死者家屬的採訪中得知,大阪地鐵(大阪市)40多歲的男性職員受到上司的騷擾,今年3月在公司內發現其死亡,該死者經常被上司說「去死吧」,或者被要求剃光頭。公司向死者家屬方面報告了公司內部調查的結果。11月16日,死者家屬提出工傷的申訴。
  • 臺當局下令公務員捐錢救災 網友:不是有錢捐日本?
    但不知是不是效果不佳,居然有女警察踢爆嘉義縣長張花冠要求縣內公務員都捐出一日所得,引起網友譏諷張花冠,要捐不會自己捐?更有網友譏諷有錢捐日本,沒錢助災民?  823水災造成南部災情慘重,臺南、嘉義累積雨量超過900毫米,高雄、屏東逾7、800毫米,嘉義沿海一帶民眾淹水最深、最久,且嘉義縣沿海地區民眾經濟條件不好,嘉義縣政府更是財政困難,但各界至今都沒有明顯的捐款。
  • 醫師過勞很危險,別讓表揚變悼念
    今年臺灣醫勞盟、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醫改會與小區醫院協會等團體召開記者會,頒發「醫療肝鐵人獎」,呼籲政府當局,與其連年大張旗鼓在頒發「醫療奉獻獎」表揚醫師,更應該看見目前醫師的過勞處境,並儘速以納入勞基法讓過勞的噩耗不再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