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公務員沒有年終獎一說,只有年終考核績效或精神文明獎,因為基本上都在年底發,因此也被很多人視為年終獎。國企和私企一樣的確存在年終獎的講法。
國企嚴格意義上來說仍屬於體制內。因此,作為同屬體制內的兩類人員,公務員和國企員工的年終獎都有各自的核算體系,整體來看相對比較固定,處於社會的中上水平。常規年份,不受大災大難影響,國企的年終獎一般多於公務員;遇到特殊情況,比如今年的疫情爆發,很多國企經營效益受到影響,而公務員因為有穩定的財政保障,反過來公務員的年終獎會超過不少國企。
以本地公務員和國企為例。
2019年不受特殊情況影響,公務員的年終績效普遍在兩三萬之間。而本地不少效益好的國企基本上都在五萬以上,不少甚至有十幾萬之多。比如本地一家城商行,效益一直比較好,年終獎普通員工在六萬上下,中層保底翻一番。由此可見國企的年終效益。
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國企受到了衝擊,均調低了日常工資,至今沒有恢復到去年水平。至於年終獎,從小公了解的情況來看,除了央企外,本地的國企多半已經宣布年終將大幅降低獎金標準,有的甚至直接不發,國企員工為此哀嚎一遍,感嘆好光陰不再。對比起來,公務員要好很多,年終績效基本上都有保障,維持在去年的水平沒有問題。以前是公務員羨慕國企,今年輪到國企羨慕公務員了。
當然,以上都是本地國企,央企和省企因為體格規模大,整體效益遠遠好於本地國企,年終獎普遍還是比較可觀的,即便公務員也自愧弗如,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