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腳上田」變城裡人,邁進優質生活圈!搬遷戶羅惠平:感謝好政策!

2021-02-13 學習篤行

在十二口塘鍾屋住了30多年,羅惠平覺得周圍環境從沒像這5年的變化那樣大,這種感覺在去年12月搬遷到寧新安置區文峰新城後更明顯——人居環境整潔有序了,休閒場所變多變靚了,生活便利度越來越高了。

因城市擴容提質需要,興寧市於2012年提出南部新城建設計劃,羅惠平家所在的寧新街道城南居委十二口塘鍾屋被列入升級建設範圍,她家自建的三層小樓因此變成了4套「電梯房」。

記者日前來到文峰新城看到,11棟高層建築拔地而起。小區門口是一個綠意盎然的休閒小公園,公園的石桌邊,幾位老人正在下棋。羅惠平的新房在7棟10樓。她將兩套兩房兩廳打通合成了一套,還請設計師做了設計,家裡看起來敞亮大氣。牆面正中一幅「福」字十字繡掛畫,映襯著她家紅紅火火的小日子。「以前住在『城中村』,門前的清潔要自己維護,屋後是城區的排汙管道,夏天氣味難聞。」說起新居,羅惠平十分滿意:「現在樓梯變電梯,衛生專人管,環境不知好了多少倍。」

羅惠平(左二)在新房裡招待客人,家裡窗明几淨,大氣又溫馨。 (高訊 攝)

上午10點多,家裡三代六口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羅惠平的丈夫在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鍛鍊,只有她和兒媳在家。羅惠平說,神光山新建了一個體育公園,登山途中還有南山湖、百花園這些新增的觀景休閒點,她和孫女孫子經常去。除了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與她家僅一街之隔的歐尚超市也是家人周末的休閒娛樂地,「不僅方便了我們購物,兒媳婦也能在家門口就業,方便照顧家庭」。小區對面未來還將有圖書檔案館、美術館、演藝館、青少年文體活動館、市民廣場等,羅惠平很期待。

 

5年來,梅州充分利用原中央蘇區和粵東西北「兩大振興政策」,扭緊「三大抓手」,加快構建「一區兩帶六組團」,擴容提質讓城區更有「顏值」,人居環境質量持續提升,使廣大市民邁進優質生活圈。興寧城區的羅惠平一家就是其中的生動寫照。「我們『洗腳上田』變城裡人了,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打心底裡感謝黨委政府的好政策。」羅惠平感嘆道。

來源:《梅州日報》

記者:黃焱

特約記者:鍾思婷

編輯:玉芳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隨手掌握梅州新聞!

相關焦點

  • 龍山171戶搬遷戶,上湖南電視臺了!
    齊唱土家語版《唱支山歌給黨聽》歡度新春佳節搬遷戶們喜跳擺手舞龍山縣融媒體中心2月9日訊(記者 胡達勝 朱勇 見習記者 王秋月)2月9日,在龍山縣靛房鎮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惠和家園和文化廣場擺手堂前, 該鎮30多戶易地搬遷戶代表一起齊唱土家語版《唱支山歌給黨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歌頌黨的恩情,歡度新春佳節。
  • 高山蜜梨,讓搬遷戶的生活越來越甜蜜
    彭朝俊告訴筆者,必須搶抓時間將這片蜜梨管護好,讓搬遷戶在這裡面長期就業。蜜梨基地的工人都是搬遷戶,每年會進行兩次管護,除草、鬆土、施肥等,每次管護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能有效解決搬遷戶的就業問題。鐵汞壩社區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共有搬遷戶187戶909人,去年成立了居民小組,叫思源組,隸屬鐵汞壩社區。駐村幹部姚慧告訴筆者,鐵汞壩社區共有駐村幹部8名,都將以個人名義進行資金入股德江縣萬潤梨緣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
  • |渦陽這幾個村243戶要搬遷|男子購買明知被盜電腦,被判5個月,罰款8000元!
    渦陽這幾個村243戶要搬遷8月26日,天靜宮街道搬遷工作動員會召開,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縣委政法委書記蘇志傑,縣委常委,副縣長喬建出席會議。會上,相關部門宣讀了房屋及其他附屬物搬遷補償實施方案,解讀了有關搬遷安置政策。
  • 谷微搬遷通知
    感謝新老客戶一直以來對我司大力支持與厚愛, 讓我們得以穩步前進與發展。本公司全體員工表示由衷的感謝!為滿足市場需求,公司現擴大生產規模,  自2019年6月1日起,公司將搬遷至新的地址(具體聯繫方式附後),因公司搬遷期間給您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 在醫院裡為三位至親洗腳的故事
    幸福9號孝心員工宋濤為自己的丈母娘洗腳行孝道幸福9號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教會了我很多,讓我懂得了如何感恩每一個人!為丈母娘洗完腳後,又開始給自己的母親洗腳,當母親把腳放到盆裡的的時候我發現母親的腳和腿都腫了,母親看我愣了一下,連說沒事沒事,經常這樣的,過一段時間就好了。當時我的心在顫抖,原來母親說她的病好了是騙我們,母親是為了不讓我們擔心她,要不是這次洗腳也許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媳婦說讓我給母親說幾句話,我回應著,嗯,行!可是母親卻說不用說,說啥呢?只要你們兩個人好好的就行!
  • 長順這個搬遷的布依家庭,用這種方式感黨恩,好特別!
    「扶貧政策領導好,安居樂業念黨情。橫批:感謝黨恩。」最近,在順興社區21棟2單元程明平門口貼的一副對聯,讓人眼前一亮,上下樓的鄰居和親朋好友們路過,都會情不自禁地駐足念上一念。談到為何搬遷,女主人伍小金的話匣子便關不住了,她說:「幹部到家宣傳動員搬到縣城去,我們一家商量後就到村裡面報名了,靠我們自己的能力在縣城買房子也很老火。在縣城,要好掙錢點,日子能不能好轉,就看這次了。」
  • 十年禁漁|永安鄉彭守榮:「洗腳」上岸 生活穩了、幸福來了!
    (文/曾顏金 李健  記者 邱春梅)「『洗腳』上岸一年多了,沒想到老來收入還能比以前翻一番,更重要的是終於過上了不靠天吃飯的日子」
  • 東安:兜底戶「輪椅人生」幸福起錨
    扶貧工作隊員為謝紅花裝配新輪椅 照片均由陳愛民攝今日永州訊(通訊員謝助民 毛芳芳)12月26日上午,東安縣省定貧困村新圩江鎮大浪村兜底保障戶殘疾人謝紅花在丈夫吳章友的幫助下,坐上駐大浪村扶貧工作隊再次送來的新輪椅
  • 臺沃肥料好不好,同田對比見分曉 ——臺沃集團測土配方進新疆系列活動(十九)
    四川綿陽老鄉曾大哥告訴我們:他綿陽老家的親戚朋友十多年都用臺沃,效果很牛,不知在新疆如何?他聽人說,效果好不好還是自己試試,同田比比就知道好不好。對此,為了更直觀的了解臺沃肥的效果,他把自家的一長條地分成三大塊,左一塊用臺沃肥,中間一塊用其他肥,右一塊也用臺沃肥。通過同田對比,在棉花生長時期,就看出了顯著差距。
  • 西燕鎮舉行西燕社區安置點搬遷入住儀式
    11月7日,西燕鎮舉行上林縣易地扶貧搬遷西燕社區安置點搬遷入住儀式,共有324戶搬遷戶在這天搬「新家」、住「新房」,正式入住易地扶貧搬遷西燕鎮幸福小區。安置點內共有8棟小區住宅樓,以及配套小學教學點、扶貧車間等基礎設施建設,搬遷安置324戶1282人, 2人戶型50套、3人戶型82套、4人戶型90套、5人及以上戶型(含5人戶型)102套。項目總用地面積50畝,總投資4320萬元,搬遷對象全部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 我們過上了好日子
    1949——201970年從解放到過上好日子巴東鄉村生活經歷了巨變 住房變了樣交通變了樣通信變了樣生活變了樣…… 村民心懷感恩感謝70年黨的好政策脫貧攻堅的全面展開傍晚時分,一聲吆喝,廣場上舞動的旋律跳出了新生活的幸福感。
  • 常郭鎮衛生院完成搬遷 ,進入試運營階段
    近日,常郭鎮衛生院搬遷工作順利完成,並進入試運營階段
  • 注意:富寧城裡人來農村「蹭飯吃」了,請務必招待好...
    富寧廣大農村鄉親們注意,這幾天城裡人相繼到咱農村「蹭飯吃」了,請務必招待好!富寧的殺豬飯,又稱殺年豬,多在每年農曆的冬臘月,這是一個城裡人"蹭飯吃"的季節,也是春節前最為喜氣的時節。當然說城裡人"蹭飯吃"其內在的含義是富寧殺豬飯的豬是土豬,不餵飼料,環境天然,生長慢長……這是物質層面!
  • 獅南村志願隊為17戶長者送上靚湯
    出發前大合照活動當天陽光明媚,秋風送爽,志願者們如往常一般為熬製靚湯備好材料。在社工的引導下志願者們用湯壺裝上新鮮出爐的靚湯,分成五小隊一起踏上送愛心之路。送湯入戶期間,志願者關心長者的身體狀況,了解其生活情況。長者麥姨表示由於平時要照顧中風的丈夫較少出門,平日倍感寂寞,志願者的到來令她非常開心,她表示非常感恩能收到大家精心熬製的靚湯,同時也感謝社區的關懷。
  • 新聞: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長安區醫院搬遷公告
    茲定於2018年10月16日-17日正式搬遷,10月18日(星期四)上午8:00新院區試運營。為方便廣大群眾就診,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搬遷時間10月16日(星期二)9:001、10月16日-17日醫院舊址暫停業務(急診除外);2、10月18日(星期四)8:00醫院新址試運營,同時舊址急診業務停止。
  • 「跪拜感謝」?藥店員工齊齊跪地磕頭,總監稱是公司文化,大家自願……
    也歡迎您加入「夜航拍客」大家庭,微信搜索 yehangpaike 加「新聞夜航」為好友,為我們提供優質的視頻素材!最近,在貴州貴陽一家藥店的微信群裡,幾段穿著統一制服的工作人員跪在地上、磕頭感謝的視頻「火了」。內容很快在微信群中傳開。
  • D20開啟優質乳時代,楊凱:「奶業都心」打造「行業樣板」
    來自報告的內容顯示,2008年以來,我國出臺和完善了奶業法規政策和標準制度,大力開展奶業整頓和振興。其中,在奶牛養殖環節,不斷加大對奶業的扶持力度,實施了奶牛良種補貼、標準化規模養殖、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奶業發展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從傳統奶業向現代奶業轉變,奶業生產水平和奶源質量不斷提高。
  • 胃脹:怎樣養胃好?飲食上這麼吃,胃可能慢慢變好,身體也感謝你
    好胃臟其實是養出來的,要是想要自己的胃臟健康,那就要學會正確的飲食,這也是相對比較好的一種養胃方式,畢竟解鈴還須繫鈴人,胃臟有時候就是被自己給吃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