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蘋果管理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有關蘋果的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種蘋果的都在關注
來源:網絡
2月1日,廣東廣州,一貨車司機拉著17噸蘋果經過高速收費站時,因貨箱裡有一塊篷布不免過路費。王先生稱,篷布只有40斤,也就是兩箱蘋果的重量,車上總共有1025件蘋果。
據高速人員表述稱:當地文件規定貨物不能與鮮活農產品同裝。
司機帶一塊篷布,肯定也是害怕在行車過程中遇到雨雪天氣,萬一要是下雨還能用篷布遮一下,但是到了高速收費站工作人員的口中這一塊篷布卻成了非鮮活與農產品混裝。
出現這樣的情況,究竟是工作人員執行的標準太過嚴格?還是工作人員沒有解讀清楚相關文件的真實含義?
蘋果有17噸,篷布只有40斤,混裝兩個字用在這裡真的合適嗎?
事件回顧
據媒體報導,廣東廣州,一名貨車司機拉一車蘋果途徑從化收費站時,被告知無法免費,工作人員告知司機稱:「篷布不是農產品,不得與鮮活混裝」。
遇到這樣的情況,司機非常的氣憤質問收費站工作人員:「跑長途需不需要備用篷布」。結果工作人員直接回復司機說:「你需要備用篷布,就需要自己放好,不能與農產品混裝」。
經過幾次激烈的爭論後,司機也知道了爭執下去沒有結果,於是便交了3570元的過路費下了高速。
這件事情傳到網上後,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看著輿論越玩越烈,高速收費站也多次回應了這一問題,但是過程卻相當狗血,幾番回應更是讓人吐血。
第一次回應說:界定有相關文件,我們是嚴格執行,並沒有違規。
第二次則說:司機放置篷布的這個位置不對。
第三次又說:政策上我們沒有問題,可能是新員工執行標準過於嚴格了,出於人性化,我們處理完了會公布情況。
第四次才說:文件的確明確要求貨物與農產品不能混裝,是新員工誤判了,錢也退了。
高速收費站的這一行為,很多人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覺得:「工作人員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並沒有問題」,而有的人則認為:「高速收費站工作人員的表現是雞蛋裡挑骨頭,為了收費無所不用其極」。
農產品之所以會有綠色通道,本意是為了降低農產品的運輸成本,減輕農民的負擔。
但是也有很多投機取巧之人把這個規定當成了逃費神器,有人在水果裡邊藏乾貨,還有人在蔬菜裡邊藏設備,打著鮮活農產品的幌子運輸其他貨物,以達到免繳通行費的目的。
為了有效的杜絕這一類事件發生,相關部門也制定了嚴格的政策,比如哪些農副產品產品符合免費標準,所在鮮活農產品應佔車輛核定載質量,或者是車廂容積的80%以上等等。
這樣的規定被嚴格執行無可厚非,但是關於農貨混裝著一條,可能會存在很多理解上的差異。
這位司機僅僅只是在貨車上邊放了一塊篷布,本意是為了防範天氣變化,完全沒有渾水摸魚偷逃費用的心思,如果非要把字眼扣得這麼細,那在車廂裡放一條毛巾,是不是也可以定義為鮮活農產品與貨物混裝?
結語
作為一名高速收費人員,如果不顧及實際情況,只懂得一味地背誦條例上的文字,恐怕也就違背了制定政策的初衷。
規定的文字是冷冰冰的,但是人卻是鮮活的,面對具體情況也是千變萬化,如果只是一味地遵循條例,法律條文中又何必出現合情、合理、合法幾個字?
在規定和執行之間,本就應該有一個「度」,這個度既是尺度也是溫度,千萬不要讓一塊篷布遮了眼。
喜歡的,請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