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當年與張立義共事過的南航老師回憶:張老師在南航原機械廠搞金工實習教學。他在單位還是蠻有特點的,接電話時都帶著軍人的味道,拿起電話時,首先是立正後自報家門:「我,張立義」。然後再通話。其他老師很少用這種方式接電話的,估計是他們那裡軍人的習慣。
張老師既要上課又要管理,每批學生來廠金工實習(現在叫:將軍路校區工程培訓中心)需一個月時間,由他先上導論,然後再由他將一批學生分成許多組,分配到各實習項目車間和班組去上專項課和實習,如車、銑、刨、磨、鉗等。每周他還得統計這一批同學的成績上報。
每一批基本上是一個系(現在是學院),有一、二百號左右的學生。事也挺多的。後來,張老師是從南航離開了大陸。離開南航時,當時工程培訓中心(機械廠)專門開了歡送會,大家都為他祝福。有許多同志贈送禮物以示留念,場面感人。
當時南航誰都不知道張老師未來去向何方,只知他要去香港後轉道去臺灣。後來沒能去成臺灣去了美國,若干年後,歷經曲折回到臺灣團聚,這些都是近些年才從媒體中知道的。
上海校友會副會長,原二系黨委書記劉興田老師回憶曾在學校見過張老師,當時張在南航還處於身份保密狀態,無人知道他的來歷,後來才漸漸公開。
1982年後,張立義經大陸特批去香港返臺,此時在臺的妻子已改嫁,臺灣當局懷疑其被大陸統戰,拒絕其入境。張又輾轉經中情局安排去美。兩岸和解後多次往返海峽兩岸從事和平交流工作。
2015年9月,張立義老師86歲,作為臺灣抗戰老兵的代表,他受邀前往北京參加了9月3日「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觀禮。老人家心情非常激動地說:「我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作為一名中國人我非常驕傲!」。
同年,張立義又回到了故鄉南京。張立義的父親張少峰是大屠殺遇難者,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遇難者名單牆上,張立義找到了父親的名字,老人感慨萬分:「父親是個很本分的普通市民,圍城時他不捨得那點家業就留在家裡,結果被日本兵帶走就音信全無。我母親多方打聽才了解到,父親已經被日本兵屠殺了。」
在參觀南京青奧體育公園時,張立義說:「我是老南京人。這一段過去是爛江灘,一發洪水就被淹。我也就3、4年沒來這裡,沒想到變得這麼美,這絕對可以算得上世界級的公園」。
2019年6月12日,張立義老師,因心臟病突發逝世,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歷史的車輪滾滾,歷史的印記,歸來兮,歸去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