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時代的東亞政策展望(一):不會輕易介入慰安婦問題,但很可能在GSOMIA問題上立場強硬

2021-02-25 半島觀察

在1月20日(當地時間)拜登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後,文在寅政府將在自己任期的第5年迎來同盟國的新領導人。對於韓國政府一直以來在外交安全政策方面不斷推動的議題來說,與拜登政府的政策默契顯得尤為重要。《中央日報》針對韓、美、中、日外交安全領域的34位專家進行了深層問卷調查,對拜登政府對於不同議題的戰略和立場做出展望。鑑於拜登政府提倡「回歸傳統」的外交原則,聆聽外交安全領域資深專家做出的分析和預測也更加重要。問卷由18個選擇題和20個主觀題構成,調查從11日至18日進行。  
首先,就拜登政府將如何應對韓日間慰安婦賠償問題的問題,選擇「慰安婦問題是韓日雙方之間應該解決的問題,美國可能不願輕易介入」的佔38.2%(13名),佔比最大。聖公會大學日本學系教授梁起豪表示,「在韓日雙邊問題上不強力介入是美國的基本立場」,「尤其是因為慰安婦糾紛涉及到美國民主黨相當重視的人權問題,所以美國更會對該問題保持距離,期待韓日雙方自行解決」。

回答「2015年韓日之間就慰安婦問題達成的協議沒能解決問題,因此日本也要做進一步努力」並支持韓方意見的人佔14.7%(5人);回答「韓國政府事實上廢除2015年慰安婦協議是錯誤的行為,韓國也應該採取糾正錯誤的措施」並支持日方的人佔11.8%(4人),均佔少數。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政治學西野純也教授對此表示,「歐巴馬政府為2015年慰安婦協議做出了努力,拜登政府可能也希望這一協議能夠順利履行。但在韓國文在寅政府已經解散『和解與治癒基金會』的情況下,美國可能不會支持任何一方,根據原則繼續維持慎重立場」。但他同時預測,「儘管如此,韓日關係惡化對拜登政府的東亞政策造成很大負擔,因此拜登政府為改善韓日關係,可能會採取行動」。

相反,專家就韓日間的另一個矛盾「日本對韓限制出口及《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終止」問題則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預期。在34名專家中,認為「拜登政府將表明美國不介入的立場,等待韓日雙方之間解決問題」的人只有3人,僅佔8.8%。與之相反,認為「即使日本對韓繼續實施經濟報復措施,韓國也不應該終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的人有25人,高達73.5%。只有一人認為「如果日本對韓國繼續採取經濟報復措施,那麼韓國也只能終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美國可能對此也無可奈何」。 

去年,韓國對日本二戰時強徵勞工做出索賠判決,日本對韓採取報復性的限制出口措施,而韓國則針對此措施宣布終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但在美國的強烈反對下又對此做出暫時推遲終止協定的決定。韓國政府至今仍堅持「儘管暫時推遲終止協定的決定,但根據日本的態度隨時可以終止協定」的立場。專家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很可能會直接介入。 

首爾大學國際研究生院教授樸喆熙表示擔憂稱,「我們應該認識到,《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不僅對韓日關係有影響,而且對韓美關係也會產生直接影響」,「因為GSOMIA是韓美日安全合作的基礎,如果韓方拒絕續籤該協定,那韓國的行為很可能被解讀為脫離同盟」。日本靜岡縣立大學教授奧園秀樹表示,「現在韓國也已充分認識到,GSOMIA作為國家安全問題,不能成為韓國對日談判的籌碼。如果處理不當,那只會導致韓美關係惡化」,「不僅是把歷史糾紛和貿易措施掛鈎的日本有錯,把安全問題也拉進來的韓國也並不明智」。


相關焦點

  • 拜登:不會公開的反對中方在香港問題上的做法、在新疆問題上的立場,以及在臺灣問題上通過強硬手段維護「一中政策」
    媒體以及國際問題專家都希望能從中窺得拜登政府對華政策新走向的蛛絲馬跡。當地時間2月16日,拜登參加CNN知名主播安德森·庫珀主持的「市政廳」節目,就應對疫情、疫苗接種、振興經濟、槍枝問題、移民政策改革等一系列熱點問題與主持人暢聊,涉及外交政策,中國必然是繞不開的話題。
  • 日韓解決慰安婦問題與你我有何關係
    觀照LGBT群體, 倡導有品有智趣的生活這幾天一個時事熱點,是日韓於12月28日為慰安婦問題蓋棺定論,日本道歉並捐資
  • 拜登對華政策這幾句話,該怎麼理解?
    拜登4日在國務院發表外交政策講話拜登的這個講話契合了美國社會當下圍繞對外關係的主流認知和情緒。這一方面是他的對外政策講話,另一方面又是講給國內聽的。拜登更多做的是立場表態,講的都是大原則,具體政策宣示不多。比如美國該就伊朗核問題怎麼做,如何制裁緬甸軍隊領導人,怎麼處理朝鮮核問題,都沒有展開講。
  • 在慰安婦問題上跪低,日本還能再硬得起來嗎? 國際
    雖然岸田文雄仍不忘敦促韓方履行《韓日慰安婦協議》,但自己也知道這是在自我解嘲。「慰安婦」問題一直是制約韓日兩國關係發展的重大障礙。二〇一五年年底,樸槿惠政府為修復對日關係,突然轉舵,與日達成慰安婦問題協議。日方在既未承認慰安婦性質,又未謝罪、道歉的情況下,以區區十億日圓「治癒金」(日方反覆強調不是「賠償金」)收買了青瓦臺,以圖一勞永逸解決慰安婦爭端。
  • 否認慰安婦問題能「恢復日本名譽」?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1日在國會問詢中表示,1993年時任日本官房長官河野洋平承認日本軍強徵慰安婦問題的發言,「有很大問題,我們否認那個發言。
  • 華盛頓傳出重磅消息,拜登稱不反對中國追求統一,島內輿論炸鍋
    據參考消息網2月19日報導,當地時間2月16日,拜登參加CNN知名主播安德森·庫珀主持的「市政廳」節目,就應對疫情、疫苗接種、振興經濟、槍枝問題、移民政策改革等一系列熱點問題與主持人暢聊。當兩人在談及中國時,拜登稱不反對中國追求統一,這一消息引發島內輿論炸鍋。
  • 韓外交部回應將慰安婦問題訴諸國際法院:將慎重考慮
    圖為韓國「慰安婦」主題博物館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原日軍「慰安婦」受害者、韓國92歲老人李容洙16日在首爾舉行記者會,呼籲韓國總統文在寅和日本首相菅義偉將「慰安婦」問題訴諸國際法院(ICJ),探索基於國際法的解決辦法。  李容洙呼籲:「為了讓日本認清錯誤並反省,需要接受國際法院的判斷。」她強調:「不是想要錢,是必須得到全面的認定和道歉。」
  • 拜登作出罕見表態,「中國統一」論引爆美國輿論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據參考消息網2月19日報導,當地時間2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參加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知名主播安德森·庫珀主持的「市政廳」節目。在就任美國總統即將滿一個月之際,拜登就應對疫情、振興經濟、槍枝問題、移民政策改革和應對中國崛起等一系列熱點問題發表了看法。
  • 美國一流智庫中國問題專家龍虎榜--葛來儀
    葛來儀(Bonnie Glaser)是美國著名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員,同時也是CSIS 中國力量項目的主任
  • 菅義偉和普京打電話要談「領土問題」,俄羅斯強硬啟動反入侵軍演
    共同社的報導還表示,通電話取得最大的進展是兩方已經同意將就這個問題進行全面交涉,坦率的交換意見。而且還要"不把問題推給下一代"。普京的態度也非常好,準備保持安倍時代一樣的共識,歡迎日本對雙邊問題進行交涉。
  • 拜登政府已明確在臺灣地區、釣魚島和南海問題上的立場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其一,關於臺灣問題。1月23日,美國務院發表聲明,宣稱美國將與印太地區的盟友和盟邦站在一起,推進所謂「共同擁有的繁榮、安全和價值」,包括與臺灣(地區)深化關係,「美國將在符合臺灣(地區)人民的期望與最佳利益的情況下,繼續支持和平解決兩岸議題」。
  • 《朝日新聞》就慰安婦報導致歉
    【CCTV-4今日亞洲】針對日本《朝日新聞》此前宣布撤銷慰安婦問題報導一事,該報社長11號首度公開道歉。《朝
  • 澳大利亞教訓就在眼前,又一國向美表明立場:拒絕跳上反華戰車
    雖然拜登政府已經取代了川普政府,開始執掌美國,但是這並不代表美國的對華政策就會有質的改變,實際上,美國仍舊把中國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美國仍舊會採取各種手段來針對中國
  • 日本人怎樣看待慰安婦問題?
    長久以來,討論最為激烈的應該就是「慰安婦問題」。「慰安婦」在英語裡一般被直譯為「comfort woman」,但在2012年7月,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要求美國所有文件和聲明禁用按日語直譯的「慰安婦」一詞,將其改為「
  • 拜登上臺,對這個國家可能不是好消息
    全文摘編如下:鈴木拓也問: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正式執政後,美國的對朝政策將會發生變化嗎?樸元坤答:我不認為拜登會像川普一樣,試圖通過領導人之間的互信解決朝鮮核問題。歐巴馬政府的「戰略忍耐」政策給了朝鮮研發核武器的時間,基於對這一政策的反省,拜登可能會尋求通過工作級別的磋商,加大施壓力度。問:朝鮮將會如何回應?答:很明顯,金正恩委員長不喜歡工作級別磋商這種形式。
  • VOA慢速英語:柬埔寨支持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好朋友)
    柬埔寨首相洪森公開表明支持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中國官員稱南海問題的爭端不能通過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得到解決。Prime Minister Hun Sen said Wednesday that the issue should be solved by the countries directly affected by the disputes.
  • 哈佛教授稱"慰安婦是自願賣淫",韓外交部這回應…
    拉姆塞耶,圖自韓聯社目前這篇文章還沒有公開發布,但根據摘要,在這篇題為《太平洋戰爭中的性交易》一文中,拉姆塞耶似乎將韓國「慰安婦」這一歷史問題簡化成一個經濟問題,認為她們其實是被公開招募的,「韓、日兩國的長期政治爭端,掩蓋了戰時妓院『慰安婦』問題中的合同問題,她們是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自願進行交易的。」
  • 時隔3天,拜登再次對中國表態,全球目光緊盯,中方漂亮回應
    萬事如意     美國前總統川普執政時期,中美關係迎來了很多轉變,變得更加敏感緊張並且脆弱,而在新任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後,外界廣泛關注這位總統將會在中美關係問題上保持怎麼樣的態度。前不久在首次外交政策演講中,拜登對自己的對華政策作出了解釋,而在三天後,拜登再次就中國問題做出了表態。對美國方面的聲音,中國方面不卑不亢的明確回應了中方對中美關係的期待。
  • 拜登勝選對朝鮮意味著什麼?
    它的沉默可以說明問題。分析人士說,朝鮮方面並不樂見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在美國領導人中,川普是獨一無二的,他願意親自與金正恩接觸,儘管這些努力後來停滯不前。曾在歐巴馬和川普任內擔任美國對朝政策特別代表的尹汝尚說:「我認為,川普敗選確實會令朝鮮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