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20日(當地時間)拜登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後,文在寅政府將在自己任期的第5年迎來同盟國的新領導人。對於韓國政府一直以來在外交安全政策方面不斷推動的議題來說,與拜登政府的政策默契顯得尤為重要。《中央日報》針對韓、美、中、日外交安全領域的34位專家進行了深層問卷調查,對拜登政府對於不同議題的戰略和立場做出展望。鑑於拜登政府提倡「回歸傳統」的外交原則,聆聽外交安全領域資深專家做出的分析和預測也更加重要。問卷由18個選擇題和20個主觀題構成,調查從11日至18日進行。
首先,就拜登政府將如何應對韓日間慰安婦賠償問題的問題,選擇「慰安婦問題是韓日雙方之間應該解決的問題,美國可能不願輕易介入」的佔38.2%(13名),佔比最大。聖公會大學日本學系教授梁起豪表示,「在韓日雙邊問題上不強力介入是美國的基本立場」,「尤其是因為慰安婦糾紛涉及到美國民主黨相當重視的人權問題,所以美國更會對該問題保持距離,期待韓日雙方自行解決」。
回答「2015年韓日之間就慰安婦問題達成的協議沒能解決問題,因此日本也要做進一步努力」並支持韓方意見的人佔14.7%(5人);回答「韓國政府事實上廢除2015年慰安婦協議是錯誤的行為,韓國也應該採取糾正錯誤的措施」並支持日方的人佔11.8%(4人),均佔少數。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政治學西野純也教授對此表示,「歐巴馬政府為2015年慰安婦協議做出了努力,拜登政府可能也希望這一協議能夠順利履行。但在韓國文在寅政府已經解散『和解與治癒基金會』的情況下,美國可能不會支持任何一方,根據原則繼續維持慎重立場」。但他同時預測,「儘管如此,韓日關係惡化對拜登政府的東亞政策造成很大負擔,因此拜登政府為改善韓日關係,可能會採取行動」。
相反,專家就韓日間的另一個矛盾「日本對韓限制出口及《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終止」問題則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預期。在34名專家中,認為「拜登政府將表明美國不介入的立場,等待韓日雙方之間解決問題」的人只有3人,僅佔8.8%。與之相反,認為「即使日本對韓繼續實施經濟報復措施,韓國也不應該終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的人有25人,高達73.5%。只有一人認為「如果日本對韓國繼續採取經濟報復措施,那麼韓國也只能終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美國可能對此也無可奈何」。
去年,韓國對日本二戰時強徵勞工做出索賠判決,日本對韓採取報復性的限制出口措施,而韓國則針對此措施宣布終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但在美國的強烈反對下又對此做出暫時推遲終止協定的決定。韓國政府至今仍堅持「儘管暫時推遲終止協定的決定,但根據日本的態度隨時可以終止協定」的立場。專家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很可能會直接介入。
首爾大學國際研究生院教授樸喆熙表示擔憂稱,「我們應該認識到,《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不僅對韓日關係有影響,而且對韓美關係也會產生直接影響」,「因為GSOMIA是韓美日安全合作的基礎,如果韓方拒絕續籤該協定,那韓國的行為很可能被解讀為脫離同盟」。日本靜岡縣立大學教授奧園秀樹表示,「現在韓國也已充分認識到,GSOMIA作為國家安全問題,不能成為韓國對日談判的籌碼。如果處理不當,那只會導致韓美關係惡化」,「不僅是把歷史糾紛和貿易措施掛鈎的日本有錯,把安全問題也拉進來的韓國也並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