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閱讀:《中醫刺灸》 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

2021-02-22 超心理實驗空間

  《中醫刺灸》 > 針灸大成針法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

《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針法玄機口訣多,手法雖多亦不過:切穴持針溫口內,進針循攝退針搓,指捻瀉氣針留豆,搖令穴大拔如梭。」

楊氏將針法的基本操作步驟總結歸納為十二種(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即:爪切、指持、口溫、進針、指循、爪攝、針退、指搓、指捻、指留、針搖、指拔。同時又把進針時的一些基本操作歸納為「下手八法」,即:揣、爪、搓、彈、搖、捫、循、捻八種。

楊氏十二手法

手法操作作用爪切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針之穴令氣血宣散,然後下針不傷於營衛指持右手持針於穴上(準備進針)口溫入口中溫熱(此法今已不用)進針神定、息勻,審穴在何部分,重切經絡,少待方可下手(將針刺入)指循用指於所屬部分經絡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氣血往來,上下均勻,針下自然氣至沉緊爪攝隨經絡上下用大指爪甲切之針下邪氣滯澀不行者,其氣自通行也針退分明三部,一部一部緩緩而退(由深出淺)指搓轉針如搓線之狀,勿轉太緊洩氣指捻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內捻。……如出至人部,內捻者為之補,轉針頭向病所,令取真氣以至病所;……外捻者為之瀉,轉針頭向病所,令挾邪氣退至針下出也行氣,內外移行上下指留出針至於天部之際,在皮膚之間留一豆許,少時方出針(出針前稍作一停留)令營衛縱橫散針搖以指捻針如扶人頭搖之狀洩法:使孔穴開大,邪氣出如飛指拔待針下氣緩不沉緊,用指捻針如拔虎尾(起針)

下針八法表

手法作用方法揣取準孔穴凡點穴,以手揣摸其處,以法取之,按而正之,以大指爪切掐其穴,於中庶得,進退方有準免傷榮衛刺榮掐按其穴,以針而刺;刺衛撮起其穴,臥針而刺爪宣散氣血,欲使不痛爪而下之,左手重而切按,右手輕而徐入搓補瀉搓而轉者,如搓線之貌,勿轉太緊,左補右瀉彈補先彈針頭,待氣至,卻進一豆許,先淺後深,自外推內搖瀉先搖動針頭,待氣至,卻退一豆許,乃先深後淺捫補欲補時,出針捫閉其穴循令氣血宣散,邪氣散洩凡瀉針,必以手指於穴上四旁循之捻(行氣)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內捻。如出針,內捻令氣行至病所,外捻令邪氣至針下而出

下手八法中爪、搓、搖、循、捻分別與爪切、指搓、針搖、指循、指捻五法相同。揣,主要是「以手揣摸其處」,探明穴位得準確位置。彈,是「先彈針頭」(針尾)再配合插針,是「補針之法」。捫,是在「欲出針時,就捫閉其穴,不令氣出,使血氣洩,乃為真補。」

 

相關焦點

  • 小兒外治8法:捏擠法
    捏擠法由山東張漢臣小兒推拿流派開創,為小兒外治法之一。
  • 冬季溫陽何處有,潞河醫院藥餅灸
    艾灸中的主要成分為艾葉,清代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亡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鬱,調經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由此可見,艾灸的功效十分的強大,總結下來,便是有溫經散寒、行氣通絡、回陽固脫、昇陽舉陷等作用。
  • 肝氣鬱結者的福音:膽經合穴,灸一穴可養生排氣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刺法: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深刺可透陰陵泉,局部酸脹,有麻電感向下放散。灸哪兒艾灸大全
  • 純粹中醫|2017年三伏天灸時間
    「三伏貼」是以中醫「冬病夏治」與「春夏養陽」等理論為依據,藉助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甚至起泡,以激發經絡、調整氣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通過將特殊調配的藥物貼敷於特定的穴位,可使藥物持續刺激穴位,通經入絡,達到溫經散寒,疏通經絡,活血通脈,調節臟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臨床症狀,又可提高機體免疫力。
  • 細說灸法:艾灸、溫灸和馬氏溫灸,傻傻分不清楚?
    為了讓一直以來關注和喜愛馬少群溫灸法的朋友們學到「原汁原味」的馬氏溫灸,我們特別製作了馬少群溫灸初級班系列視頻課,歡迎大家線上學習!從現在起,參與「馬少群溫灸法」微信公眾號第一次調查問卷和文章末尾處讀者討論的朋友,還將獲贈精美禮品!快叫上您的家人朋友一起參加吧!
  • 熱門閱讀:《釐正按摩要術》 摩法
    《離合真神論》∶治之以按摩醪藥。《前漢·藝文志》∶黃帝岐伯《按摩十卷》,《小兒按摩經》,四明陳氏著集載《針灸大成》。周於蕃曰∶按而留之,摩以去之。又曰∶急摩為瀉,緩摩為補,摩法較推則從輕,較運則從重。或用大指,或用掌心,宜遵《石室秘錄》∶摩法不宜急,不宜緩,不宜輕,不宜重,以中和之義施之。其後掐法屬按,揉法,推、運、搓、搖等法,均從摩法出也。一、摩腹。用掌心,團摩滿腹上,治傷乳食。
  • 2018年「三伏天灸」開始預約啦!(文末附時間表)
    什麼是」三伏天灸」? 天灸,也稱「三伏貼」。 選擇在三伏天貼敷,是根據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來進行治療。  「三伏天灸」是選擇夏天炎熱季節,採用適當藥物進行治療。因每年三伏天是大自然與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人體陽氣浮越,此時對陽虛者用助陽藥,可更好的發揮扶陽祛寒、扶助正氣、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並可為秋冬儲存陽氣,陽氣充足則冬季不易被嚴寒所傷,「冬病夏治」屬於中醫緩則治其本的治病原則。
  • 婦孺國醫堂:中醫知識融合臨床保健 「冬病夏治」有了好去處
    【口導】在今年的新冠肺炎戰疫中,中醫治療法取得了顯著成效,而就在去年,我們興化也順利通過了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的覆核評審,興化的中醫事業可以說是源遠流長人才輩出,在此基礎上,我們還不斷的創新方式,讓中醫更多的惠及普通市民,今天我們就帶大家走進市婦幼保健院婦孺國醫堂,聽專業人士講解如何「冬病夏治」。
  • 三才系列保健灸
    、「陷下則徒灸之,陷下者,脈血結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肘後方》大量用灸,尤其在急難雜病上。唐《備急千金藥方》曰:「凡病皆由血氣壅滯不得宣通,針以開導之,灸以溫暖之。」由此可見針與灸結合效果倍增。本診所在傳統中醫理論指導下依多年臨床經驗獨創「三才藥餅灸法」能溫陽補虛、疏通經絡的作用。
  • 經典保健灸配方(收藏版)
    以上介紹保健灸的六組基本穴位,可以因人因病選擇使用,每組用三四穴即可,不必全用。灸的日期、時間,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為強壯保健之目的,可以三五日或1周施灸1次,每次每穴灸3、5、7壯,艾炷如麥粒大小即可。
  • 【三伏天灸】2017年「三伏」天灸來啦,您準備好了嗎!
    初伏加強:2017年07月02日(星期日)初    伏:2017年07月12日(星期三)中    伏:2017年07月22日(星期六)中伏加強:2017年08月01日(星期二)末    伏:2017年08月11日(星期五)【三伏期間均可貼藥,可諮詢中醫康復科
  • 保健灸系列一,腦保健
    張賀康復中心保健灸系列一,腦保健保健對象:1,經常從事腦力活動,強度較大,易產生腦疲勞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