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富陽中醫骨傷醫院醫務科
在整理資料時翻出了
一封特大版的感謝信
這封信幾乎與人一般高
令人對信中的內容充滿了好奇
↓↓↓↓
仔細一看,這封信是一名姓沈的患者女兒於三年前寫的,她說他們是從湖南慕名而來,找到了富陽中醫骨傷醫院微創中心主任兼脊柱病區副主任華永均,幫助父親治療腰椎疾病。
△華永均給病人解答
當年的1月12日是父親手術的日子,華主任特地來到病房中叮囑她,術前術後為父親多準備件衣服、注意保暖,等會兒到手術室去最好家人用手推車將他推進去,多為父親提供一份安全感。這些細微的關懷讓父親與自己都覺得很溫暖,也放心將父親的健康交在這樣的醫生手中。
手術一直到下午1點才結束,她在手術室外等得非常焦慮,直到聽到醫生出來說「手術一切順利」,她才真正放下心來。
但看著醫生拖著疲憊的身子走向辦公室、吃著早已冰涼的快餐,她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所以便用紅紙寫了這封感謝信。
△一封特大版的感謝信
對於這位患者,華永均至今還有印象,他記得沈師傅當時57歲,由於腰椎滑脫伴椎管狹窄導致他常常會腰痛、屁股痛,發展到後期已出現雙下肢麻木的症狀。而感謝信中提到的那些暖心細節,華永均都不記得了,「醫生對每位患者都一樣的,不會區別對待,那些小事可能每天都在發生,肯定記不住的。」
手術日的中餐,華永均認為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根本不會考慮食物美不美味。儘管現在醫院條件改善了,每層樓配備了微波爐,但他很少會去將冰冷的快餐去熱一熱。
他說,下手術臺時,整個人長時間未進水,嘴巴裡總是苦苦的,再好吃的食物放進嘴裡都沒有什麼味道的。「只要白天手術多且長,一直到晚上都會感到口渴,老是需要喝水,喝水不易解渴,喝點有味道的飲料才會好點。」
△華永均給患者檢查
當醫生不容易,但也很有成就感。十幾年前,華永均接診了一位海寧來的患者王師傅, 60多歲的王師傅因車禍導致下肢嚴重損傷,當地醫生建議截肢處理,不願截肢的他到了富陽求醫。
經過前後5次手術,華永均團隊幫助王師傅保住了下肢,但康復後他走路仍有些跛。「達到這種程度,他自己是很滿意了,後來他還坐著班車,背著一袋80斤重的糯米,一瘸一拐地送來給我,我心裡也是很感動的。」此後,他們就像朋友一樣在走動,偶爾到對方家中做做客。
點亮「在看」
醫者仁心
向醫生致敬!
富陽日報記者 周曉露 通訊員 王櫳羚
編輯 臧一平
請分享給更多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