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工」能否不打工?

2021-02-28 陳魯

「童工」能否不打工?

童工現象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江蘇「常熟童工案」近來備受社會關注,記者從常熟警方了解到:四名童工都來自貴州,每天工作15個小時

觀點分歧

觀點1:僱傭童工絕對不能被文明社會所容忍,這完全是老闆無良與監管缺位的結果,必須把這些孩子解救出來,送回父母身邊

觀點2:不能簡單站在道德高地譴責,把他們攆回家生活更苦,「送回去肯定還要出來」「出來打工起碼有肉吃」。

童工產生原因

1、家庭經濟壓力大,無錢上學,早點打工被認為是「懂事」「顧家」的選擇。

2、市場不良企業選擇廉價童工,降低人力勞動成本。

解決問題的建議

1、基於更高視野,從根源入手,通過系統性協同,實施基礎性救濟、制度性保障、結構性安排解決童工問題。例如:大力推進精準扶貧。

2、地方財政優先保障教育投入,九年義務教育,提升鄉村教育水平,普及並提升職業技術教育;

3、調動更多社會慈善力量參與進來;消除童工界定的模糊地帶,對於保姆、家政、學徒、演藝等領域有清楚的界定。

總結呼籲

我們沒有理由面對個體童工憐憫淚流,面對一個龐大群體卻冷淡了、麻木了。多方努力才能匯聚成合力。現在需要的,就是體制性同情,結構性救助,協同性作戰。

相關焦點

  • 童工,遠不止「貧窮」那麼簡單
    常熟童工事件曝光後,與人們的憤慨形成對比的是這些不足15歲的農村孩子認為「打工」生活並不差,而輟學的原因也遠不是「貧窮」那麼簡單。成績差,不被老師喜歡,認為「讀書無用」,農村通過讀書成功的「榜樣」越來越少,打工賺錢的例子反倒是越來越多,這些是許多孩子輟學的共同誘因。提起「童工」這個字眼,好多人都會覺得特別遙遠,遙遠到好像僱傭童工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其實不然,它就在我們身邊,隔一年半載,就有媒體用他們的調查把我們身邊有不法企業僱傭童工的事情擺放到我們的面前。本周,一段6分多鐘的視頻再次把童工群體展現在公眾面前。
  • 常熟童工背後的「讀書無用論」更可怕
    文/廖保平 常熟童工事件被披露後,引發了輿論的高度關注和一致譴責。人們很自然地認為這些童工是因為家裡貧困上不起學,被中介賣給黑心老闆。可是,臥底的拍客發現,這些孩子外出打工,並非因為家裡貧困上不起學,而是覺得讀書無用,「出來打工既能賺錢,又可以被村裡的同齡人『羨慕』,儘管很累,但出來也不想回去了」。
  • 關於禁止使用童工的規定
    一、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三、禁止任何用人單位招用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招用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以下統稱使用童工)。禁止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開業從事個體經營活動。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為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介紹就業。  四、用人單位使用童工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給予嚴肅處理,並責令用人單位限期將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費用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
  • 南寧15歲女孩在酒吧打工,因拒絕與男子去賓館被砍六刀!後續來了!
    一周前小南寫了一條南寧15歲女孩在酒吧打工時
  • 南溪的老闆們注意了,對使用童工規定和處罰!
    一、禁止使用童工規定: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在內的用人單位,均不得招用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 6月12日:世界無童工日|撐起彩虹傘,溫暖孩子們的童年
    我國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用人單位使用童工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處5000元罰款的標準給予處罰;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業場所使用童工的,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規定的罰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處5000元罰款的標準,從重處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並應當責令用人單位限期將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費用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
  • 盧氏勞動保障監察行政處罰一起非法使用童工決定書
    勞動保障監察行政處罰決定書(盧人社監察罰決字〔2021〕第1號)當事人:盧氏縣盧園唱吧歌廳   地址:盧氏縣盧園溫泉酒店樓上8、9樓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張博   職務:經營者  盧氏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在2020年12月18日對你單位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你單位在營業過程中非法使用童工李佳樂
  • 南寧15歲女孩被砍傷後續:女孩工作酒吧涉嫌僱傭童工遭處罰
    南寧市良慶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聞播出後,他們於1月30日安排了良慶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的工作人員介入調查,發現小陳工作的酒吧存在涉嫌僱傭童工的行為
  • 八首催淚好歌《打工十二月》《打工的人》《新打工謠》《打工行》《打工苦打工累》送給在外打工的人
    》《新打工謠》《打工行》《打工苦打工累》送給在外打工的人,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網絡直播歌手:「不是好聲音歌手不想來。可好聲音歌手暫時想不到辦法跟父母交代。【可發】7首催淚好歌《打工十二月》《新打工謠》《打工行》《打工苦打工累》送給在外打工的人,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 水葬男孩,打工男孩,人間失格
    「你不能這樣對待我這樣一個打工男孩,活做完了就應該給我們農民工工資,你這樣害得我沒法過。」 6月26日,打工男孩朋友圈內容曝光: 「再苦也得帶點笑容。」
  • 入職未滿一年者、提前離職者,能否要求年終獎?
    剛入職不滿一年的職工能否領取年終獎?   案例1  李師傅在某公司打工有5年了,每年年終,李師傅的工資卡裡都會定期收到1000元-3000元的年終獎。2013年6月,該公司和李師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李師傅領到了5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 【微評】暑期打工,怎樣保障自己不被「坑」?——對暑期打工的學生,我想說~
    但作為社會新鮮人,社會經驗不足的青年學生們,普遍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權利意識,暑期工作中一旦遇到糾紛,往往淪為弱勢群體,權利受到侵害而求償無門。昨天,我們在微信中就報導了我市的一位準大學生,高考結束後在飯館打工20多天,卻因突然離職而僱主拒付工資的新聞。觀眾朋友對此紛紛發表意見。
  •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周某出獄:南寧的電動車顫抖吧?最強對手出現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還有進看守所跟回家一樣,裡面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嚯,超喜歡在裡面呢!」
  • 超實用:日本打工指南之如何尋找打工機會
    在這裡,有一些常用的網站,為大家附上參考:https://townwork.net/ Townworkhttps://baito.mynavi.jp/tokyo/ マイナビhttps://weban.jp/   這類打工,對日語要求不高,一般平均的話在 1080 日元左右。也會根據店的時段、地域有所變化。
  • 南寧周立齊「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當南寧一電動車公司老闆
    廣西不可能打工男子當老闆,任電動車公司聯合創始人,繼續走網紅這條路 11月11日,周立齊與廣西南寧某電動車公司籤約,成為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這消息一出,引起輿論一片譁然。說周立齊這個人,可能還有人不知道是誰;但是,要說這輩子不可能打工者,相信許多人都知道。沒錯!那個曾因偷盜而多次入獄,聲稱不可能打工的人做老闆了。
  • 「不打工男」回家,希望他走上正路!
    而與周某渴望改過自新相比,此前網絡上出現了有關周某的荒誕鬧劇,竟然有30多家網紅經濟公司希望與周某籤約,對此人民網發表網評文章《人民網評:爭搶「不打工男」,這些公司病的不輕》。文章全文如下:「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啦,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會做」。36歲男子周某,因盜竊四次入獄,而這樣一句話卻讓其變成了網紅。
  • 日本「便利店打工」引爭議:不好好讀書,連收銀員都沒法當?
    在日本求學的小夥伴許多都有打工的經歷,從居酒屋到事務所,再到便利店,打工的選擇也是各種各樣。近來,網上爆出這樣一句話:「在日本便利店打工,不是精英就是學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而且某節目組經調查後發現,在外國學生群體中,「便利店」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打工地點... 一起來看看他們給出的理由吧,首先是一個俄羅斯妹子。
  • [攻略] 去韓國打工咋辦不下簽證?
  • 為什麼我是「打工人」 ?
    最近一段時間,「打工人」這個新詞在網上刷屏了。這種現象,是一種有趣的網絡「模因」。有的小夥伴可能要問:「人家工人招你惹你了?為什麼要打工人啊?」別誤會,小灰在這裡明確一下,「打工人」的斷句方式是「打工-人」,而不是「打-工人」。顧名思義,打工人既不是老闆,也不是拆遷戶,而是給別人打工的人。
  • 打工收入:澳洲打工1周掙的錢,臺灣要1個月
    目前在澳洲打工的小威直言,臺灣薪資追不上物價,在澳洲工作1周就可以買1支iphone,臺灣卻要工作1個月。臺灣知名大學畢業的小威,畢業時碰上金融海嘯,求職困難,只能斷斷續續地打工,失業許久後,決心出國打工度假,結果愛上澳洲的環境,工作2年後存了錢,現在又回到澳洲自助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