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工」能否不打工?
【童工現象】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江蘇「常熟童工案」近來備受社會關注,記者從常熟警方了解到:四名童工都來自貴州,每天工作15個小時。
【觀點分歧】
觀點1:僱傭童工絕對不能被文明社會所容忍,這完全是老闆無良與監管缺位的結果,必須把這些孩子解救出來,送回父母身邊;
觀點2:不能簡單站在道德高地譴責,把他們攆回家生活更苦,「送回去肯定還要出來」「出來打工起碼有肉吃」。
【童工產生原因】
1、家庭經濟壓力大,無錢上學,早點打工被認為是「懂事」「顧家」的選擇。
2、市場不良企業選擇廉價童工,降低人力勞動成本。
【解決問題的建議】
1、基於更高視野,從根源入手,通過系統性協同,實施基礎性救濟、制度性保障、結構性安排解決童工問題。例如:大力推進精準扶貧。
2、地方財政優先保障教育投入,九年義務教育,提升鄉村教育水平,普及並提升職業技術教育;
3、調動更多社會慈善力量參與進來;消除童工界定的模糊地帶,對於保姆、家政、學徒、演藝等領域有清楚的界定。
【總結呼籲】
我們沒有理由面對個體童工憐憫淚流,面對一個龐大群體卻冷淡了、麻木了。多方努力才能匯聚成合力。現在需要的,就是體制性同情,結構性救助,協同性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