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引進的國際上最新一代的手術機器人「達文西」,近日在南京鼓樓醫院正式「上崗」。這是繼南京軍區總醫院之後,江蘇引進的第二臺國際尖端手術機器人。與人工手術相比,「達文西」有著巨大優越性,然而遺憾的是它不能納入醫保報銷,優越性不能充分發揮。
「與常規手術相比,機器人手術更精準、創傷小、幾乎不出血,病人恢復快、痛苦少,過去一些醫生無法操作的高難度手術,機器人能輕鬆完成。」南京軍區總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江志偉說,過去做心臟修補大手術,要在患者胸上劃開一道30釐米長的刀口,幾位醫生一起忙乎半天,病人出血多,往往元氣大傷;而現在「達文西」上臺,只要在患者腹部打幾個硬幣大小的洞,機械手伸進去操作,很快就能完成。
不僅如此,機器人手術對許多外科治療方法是顛覆性的。南京鼓樓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李笑弓說,比如發病率越來越高的男性前列腺癌,90%以上病人術中有大出血、術後有尿失禁等併發症,這是因為它位置獨特,醫生手術視野有盲區,而機器人能把刀和「眼」伸到前列腺大後方,並把手術區域放大5-20倍,再細小的神經和血管它都能保留住,因此幾乎不會有手術併發症。再比如,盆腔、口腔、耳道等狹小空間的手術,人手根本沒法進去操作,而機器人不僅能把「手」伸進這些空間,甚至能拐個彎手術。
「美國是世界上機器人做手術最多的國家,普通外科90%以上的手術,機器人都能完成。」李笑弓說,機器人手術不僅帶來技術上的革命,更帶來醫療管理上的創新,比如它可以長時間工作而不疲勞、不分心;過去需要多人配合完成的手術,現在3個人就可以搞定,解放出更多的醫生服務病人;病人輸血少、用藥少、床位周轉率高,可以節省更多的醫療資源,收治更多的病人,緩解住院難。
但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機器人手術費用較貴,2萬元/次的開機費和1萬元左右的器械費,均不在醫保報銷範圍。早在5年前,南京軍區總院在江蘇首個引進「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由於費用的影響,5年來手術量才1000多例,只相當於美國一臺機器人的年工作量。
「醫院已經與醫保部門多次協商,但由於如何報銷、報銷多大比例等無參考標準,所以醫保部門一直未批下來。我們盼望能儘快批下來,這樣機器人可以造福更多的病患。」南京鼓樓醫院相關負責人說,如果機器人手術能納入醫保的話,手術量至少要比目前翻2-3倍。
來源: 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