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山東省醫保局獲悉,為規範日間手術醫保支付管理,切實減輕患者醫療費用負擔,省醫保局牽頭制定了《關於在全省開展日間手術醫保支付工作的通知》(魯醫保發〔2019〕48號,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提出兩個階段性目標:一是2019年年底前,各市都要按要求開展日間手術醫保支付工作,每個市不少於2家醫療機構,開展病種不少於30個;二是到2020年,全省所有符合條件的三級醫療機構全面推開,日間手術病種達到50種以上,形成比較規範完善的日間手術管理制度和醫保支付制度。
日間手術是指患者按照診療計劃在1日(24小時)內入、出院完成的手術或操作(不包括門診手術),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特殊病例,住院時間不超過48小時。
省醫保局成立後,將開展日間手術醫保支付作為我省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充分調研論證、基金測算分析、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會同省衛健委制定出臺了《關於在全省開展日間手術醫保支付工作的通知》,對日間手術醫保支付有關要求進行了統一規定,以進一步提高醫療機構醫療服務效率、減輕參保人員醫療費用負擔、提升醫保基金使用績效,實現醫保患「三方共贏」。
各市按照「先易後難、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的原則,對照原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開展三級醫院日間手術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提出的試點醫院基本條件,在本市範圍內擇優遴選具備條件的三級定點醫療機構開展日間手術醫保支付。
各市可在原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制訂的《日間手術病種及術式推薦目錄》(比較常見的下肢靜脈曲張、腰椎間盤突出症、結腸息肉、老年性白內障等病種都在其中)內自主選擇部分病種和術式開展醫保支付;也可根據當地實際,自行確定部分臨床路徑和診療規範明確、醫療質量可控、醫療安全可保障的日間手術病種和術式開展醫保支付。
▲術前一周內門診、術後處置費用都按住院醫保待遇結算在費用結算和管理部分,明確醫保結算的日間手術費用範圍。
打通日間手術門診和住院之間的政策通道,將日間手術住院期間醫療費用,以及日間手術住院前不超過1周的門診費用(指與日間手術治療直接相關的術前檢查和化驗等費用),術後必要處置費用(如換藥、拆線等),按住院醫保待遇結算。此前,門診檢查費用按門診待遇報銷,報銷比例和水平均低於住院待遇,由此造成日間手術患者為了報銷更多費用選擇住院,小病大治,既加劇了醫院床位緊張、醫療資源浪費,又加重了群眾醫療費用負擔、增加了醫保基金支出。
對按規定應在門診實施的手術,不得納入日間手術醫保結算管理。
同時,明確日間手術醫保支付方式。鑑於適宜開展日間手術的病種既有操作簡單、也有技術較複雜的,在醫保支付方式上不宜搞「一刀切」,規定日間手術費用醫保可按項目付費。有條件的市可納入按病種付費範圍,通過科學測算,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談判協商,合理確定日間手術病種支付標準。
在醫療質量與醫保管理部分,強調切實保障日間手術醫療質量與安全。
要求定點醫療機構成立日間手術管理部門或日間手術中心,統籌協調管理日間手術患者。建立日間手術管理制度,嚴格掌握日間手術適應症及入出院標準,結合臨床路徑管理,做到合理檢查、合理治療,讓患者獲得規範、安全、高效的診療服務。
建立日間手術激勵機制。為鼓勵醫療機構積極開展日間手術,規定醫保支付的日間手術醫療費用不納入定點醫療機構醫保總額控制管理;在計算住院次均費用、平均住院天數等指標時與普通住院合併計算。
嚴格控制醫療費用。要求實行日間手術後的病種醫療總費用,比原住院治療費用有明顯下降。
來源:大眾網·海報新聞 見習記者:陳洋洋
編輯:劉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