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2020年1月1日起,海南將普通門診納入醫保可報銷!

2021-03-05 南海網

  

      第八條 參保居民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統籌基金按照以下標準支付:

  (一)普通門診起付標準為50元,與門診慢性特殊疾病、住院合併計算。

  (二)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統籌基金年度累計最高支付標準為300元,計入統籌基金年度累計最高支付限額。

  (三)參保居民當年度未達到普通門診醫療費用年度累計最高支付標準的,其剩餘部分可結轉至下年度,計入住院醫療費用統籌支付額度,參保期間可依次結轉,中斷參保不再結轉。

  (四)參保居民發生起付標準以上、最高支付標準以下的門診醫療費用,由統籌基金和參保居民分別按比例分擔:一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統籌基金支付比例為60%,個人支付比例為40%;二級定點醫療機構,統籌基金支付比例為50%,個人支付比例為50%。每日最高支付限額為40元。

  第九條 普通門診一般診療費不計入普通門診醫療費用起付標準、最高支付標準和每日最高支付限額,但計入統籌基金年度累計最高支付限額。

  一般診療費統籌支付標準:二級醫療機構9元/次;一級醫療機構8元/次;村衛生室5.5元/次。每日支付一次。

  第十條 符合肺癌、胃癌、肝癌和大腸癌篩查條件的參保居民,可在二級定點醫療機構進行專項篩查。專項篩查費用不受每日最高支付限額限制,符合醫保規定的,統籌基金按50%支付,計入普通門診統籌基金年度最高支付標準,累計支付不超過普通門診年度最高支付標準的50%。

  (一)肺癌專項篩查。未被確診為肺癌的45周歲及以上參保居民,可進行肺部低劑量32層或以上多層螺旋CT的檢查。

  (二)胃癌專項篩查。未被確診為胃癌的45周歲及以上參保居民,可進行胃鏡檢查(包括診查前必要的檢查、檢驗項目,不含病理檢查)。

  (三)肝癌專項篩查。未被確診為肝癌的35周歲及以上男性和45周歲及以上女性的參保居民、B型肝炎病毒或(和)C型肝炎病毒長期攜帶者、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持續陽性者,可進行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臟B超檢查。

  (四)大腸癌專項篩查。未被確診為大腸癌的45周歲及以上參保居民,可進行肛門直腸指檢、大便隱血試驗(FOBT)檢查,任一指標陽性的,可進行腸鏡檢查。

  第十一條 符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範圍目錄》的醫療費用,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普通門診統籌基金支付。

  第十二條 不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普通門診統籌基金支付的醫療費用:

  (一)未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

  (二)不符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範圍目錄》的;

  (三)享受門診慢性特殊疾病待遇期間發生該疾病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

  (四)已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住院統籌基金結算的急診搶救醫療費用;

  (五)住院期間發生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

  (六)已納入「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的「兩病」患者,普通門診使用降血壓、降血糖的藥品費用;

  (七)超過普通門診年度最高支付標準的醫療費用及之後就醫發生的一般診療費;

  (八)超過醫保支付標準的醫療費用;

  (九)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醫療費用;

  (十)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醫療費用;

  (十一)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醫療費用;

  (十二)其它不符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的費用。

相關焦點

  • 居民醫保普通門診報銷待遇提高,來看城鄉居民醫保普通門診統籌待遇新政策!
    《重慶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普通門診統籌辦法》(渝醫保發〔2020〕71號)。未成年人可在三級兒童醫院或婦幼保健醫院門診就醫,按照在二級醫療機構的起付標準和支付限額進行報銷。小編說:以前的居民醫保基層門診政策規定只有在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門診就醫醫保才報銷,不包括二級醫療機構。普通門診統籌待遇按照我市藥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和醫保基金支付範圍執行。
  • 醫保門診報銷將有重大變化
    意見擬規定普通門診費用醫保可以報銷,報銷比例從50%起步。同時,職工醫保個人帳戶計入辦法也將有變,醫保單位繳費部分不再計入個人帳戶,全部計入統籌基金。第一,建立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報銷比例從50%起步。把門診小病、常見病納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範圍。這是一項新增的醫保待遇。
  • 定了!1月1日起,醫保個人帳戶將於年底前取消
    實行個人(家庭)帳戶的,應於2020年底前取消,向門診統籌平穩過渡
  • 這項費用擬納入醫保報銷
    其中明確,要針對包括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在內的全體職工醫保參保人員,建立完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共濟保障機制,支付比例為50%起步,並適當向退休人員傾斜。這意味,門診小病、常見病也將納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範圍。   自職工醫保制度改革以來,我國基本醫保制度都是以保住院為重心,為住院提供相對較高的待遇保障。
  • 山東將把日間手術費納入醫保,術前一周門診、術後處置費都算!
    《通知》提出兩個階段性目標:一是2019年年底前,各市都要按要求開展日間手術醫保支付工作,每個市不少於2家醫療機構,開展病種不少於30個;二是到2020年,全省所有符合條件的三級醫療機構全面推開,日間手術病種達到50種以上,形成比較規範完善的日間手術管理制度和醫保支付制度。
  • [海南]7月1日起人工電子耳蝸納入海南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
    原標題:7月1日起人工電子耳蝸納入海南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   7月1日起,先天性耳聾患者人工電子耳蝸納入我省基本醫療保險醫用耗材支付範圍
  • 江蘇醫保局:已將抑鬱症納入門診特殊病
    「每個月抑鬱症的藥費都需要1000多元,長期吃下去負擔太重了。今年都在呼籲要關注廣大抑鬱症群體,是否可以把抑鬱症納入門診慢病呢?」來自江蘇省連雲港市的田女士反映。對此,江蘇省醫保局致函回復稱,對此問題高度重視,已將抑鬱症納入門診特殊病。
  • 普通門診費用也可報銷,醫保或有重大變化!黃埔在全市率先推出「關愛12條」,提供多項免費服務!還有……
    線上全搞掂,黃埔人才安居服務到位黃埔區人才安居服務平臺已運行3個月了,該平臺可實現人才住房、公租房、品牌公寓房源平臺瀏覽,還有3D全景看房,預約看房、在線申請、個人在線籤約等一系列服務,實現足不出戶「一觸到位」。目前,平臺向363家企業單位、616位人才提供在線服務,得到一致好評。
  • 【福音】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運行範圍擴大了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2018年以來,長三角、京津冀、西南五省相繼開展區域內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截至2020年底,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重慶、雲南的所有統籌地區,以及四川、貴州、西藏的部分統籌地區,開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雙雙突破1萬家,累計直接結算人次突破300萬。
  • 肝臟移植、電子耳蝸……這五類項目或將能用醫保報銷啦!
    又有五類項目可能要被納入醫保報銷目錄啦!各市根據收支情況,自定報銷比例各市可根據基金收支等情況,合理確定納入支付範圍的診療項目的個人自付比例,並做好與其他診療項目的銜接。省人社廳醫保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把這5項納入醫保目錄後,對醫保基金的壓力不大,但能起到良好的社會效果,特別是為聾啞小孩帶來福音。
  • 8月1日起,產檢費用由逐筆報銷方式改為按每人1千元限額一次性補貼
    8月1日起,西安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生育門診產前檢查費用由逐筆報銷方式改為按每人1000元限額隨生育住院費用一次性補貼方式。1. 自然流產和人工終止妊娠等不享受門診產前檢查費用補貼。2.新政策從2020年8月1日起執行。
  • 新版醫保目錄啟用 新增119種藥品今起可報銷
    「全院信息系統已順利切換完成,患者可到醫院一樓大廳的醫保諮詢窗口了解最新情況。」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醫保辦主任聶廣孟介紹,為了讓患者享受到最新醫保報銷政策,醫院採購部門在藥品陽光採購平臺上及時獲取醫保目錄所涉及的藥品,核對變價信息;物價辦和藥劑科根據變價情況更新了藥品價格和醫保待遇水平,目前一切運轉正常。
  • 針灸推拿將納入醫保報銷
    11月29日下午,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專題詢問我省加強基層醫療衛生工作情況。據了解,我省將把針灸、推拿等非藥物診療的中醫特色項目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減輕患者負擔。會上,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房文翠問及如何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提升中醫藥服務的能力。省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回應說,將通過編制、管理、工資、待遇以及職業前景方面對中醫給予傾斜,特別是要進一步完善縣管縣用的人才培養機制,人才真正下得去、留得住。
  • 太原市門診慢性病醫保11月開始申報
    山西日報新媒體綜合報導:11月2日,記者從太原市醫保中心獲悉,太原市門診慢性病醫保申報工作11月正式啟動,參保職工和居民可在本月內到有鑑定資格的定點醫院醫保科進行申報。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申報時間不受限制,隨時可以去參保地縣人民醫院醫保科進行申報。
  • 針灸推拿將納入醫保報銷
    不少小夥伴都熱衷於看中醫但是許多中醫診療項目不能醫保報銷
  • 腎移植等器官移植的醫保報銷政策
    人民網北京11月2日電 日前,一位山東網民在《地方領導留言板》留言,諮詢能否將腎源費用納入醫保問題。他說自己2010年查出尿毒症,「現在病情不穩定需換腎維持生命,我還年輕,我想活下去,能考慮將腎源費納入醫保嗎?」  針對這一問題,山東省人社廳回復表示,根據國家頂層設計,基本醫療保險執行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目錄、醫療服務設施範圍及相應管理辦法。
  • 太原門診慢性病醫保開始申報!
    11月2日,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太原市醫保中心獲悉,太原市門診慢性病醫保申報工作11月正式啟動,參保職工和居民可在本月內到有鑑定資格的定點醫院醫保科進行申報
  • 醫保報銷!滕州納入醫保報銷的日間手術病種從30個擴大到52個
    為深入推進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近期,市醫療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印發了《關於擴大日間手術病種範圍的通知》,以開展日間手術為抓手,降低醫療服務成本,促進醫療機構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方便患者就醫,減輕個人負擔。
  • 疼痛類疾病患者福音:門診物理治療也可報銷
    10月26日中午,在益陽亞東康復醫院康復理療科,鄧先生一邊享受「華人一手」推拿,一邊感慨。鄧先生是位80後,雖然年紀不大,但由於長期從事駕駛工作,腰部經常酸脹,難受的時候坐立難安。正是想著自己年輕,鄧先生總是咬咬牙,扛一扛就過了,沒把這當回事。近年來,疼痛發作的頻率越來越高。
  • 肝臟移植、電子耳蝸……這五類項目或將能用醫保報銷啦!
    根據徵求意見稿,廣東省對《廣東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粵勞社〔2000〕304號)中,列為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範圍的項目進行調整,擬把五類診療項目和醫用材料納入省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範圍。各市可根據基金收支等情況,合理確定納入支付範圍的診療項目的個人自付比例,並做好與其他診療項目的銜接。